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研究
2016-05-14胡丽媛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中介的媒介作用正趋于萎缩,金融脱媒的趋势日趋凸显。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牢牢把握金融脱媒带来的发展机遇,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针对金融脱媒的加速化趋势,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调整客户结构、转变经营理念与转换经营模式、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五项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影响 经营策略
一、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1.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过去,我国企业融资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改善企业高负债经营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为公司运营提供流动资金,降低其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有利于分散集中于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改善外部经营环境。
2.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金融脱媒趋势下,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促进了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兴起,使商业银行资产组合形式更为多样化,满足了客户们差异化的要求,增加了其中间业务对投资者的市场吸引力。同时通过提供风险投资、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3.促进了同业存款的发展。金融脱媒推动了由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崛起。银行储蓄将被资本市场分流,其中一部分最终将以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或企业存款形式回流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不断增长,这就拓宽了银行同业之间的业务交易范围,满足了投资者在同业交易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
(二)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严峻的挑战
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融脱媒背景下大量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削弱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优势。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银行不再是融资的唯一渠道,降低了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企业转变传统的融资方式,选择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进行筹资,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增长速度下降。
此外,金融脱媒严重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阻碍了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为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资金的投资由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转移到日臻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大量储蓄存款流出银行体系。
2.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银行的资金来源日趋短期化,这将导致商业银行以短期资金支撑长期贷款的矛盾凸显,资产与负债数量结构的错配产生了流动性风险。优质客户资源的流失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对中小企业开放信贷业务,这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使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将导致银行融资成本变动频繁并且增加了贷款的定价风险。
3.互联网金融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人人贷、众筹融资等新的模式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而具有创新性的经营模式,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拓宽了客户办理存、贷、汇业务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脱媒的进一步深化,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
二、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的首要对策。商业银行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应努力由浅层创新、孤立创新过渡到深度创新和合作创新。商业银行要努力转变经营观念,依托证券市场平台,综合化系统化地进行金融产品创新,进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调整客户结构
融资非中介化分流了部分优质大企业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应调整经营策略,完善个人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扩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服务对象。对优质大企业客户不再单纯地提供存贷款和结算业务,应为其融资提供综合性的专业化金融服务。
(三)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要努力转变经营理念,主动与证券市场接轨,发展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避免被融资市场边缘化。以证券市场为依托,推动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共同发展。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模式,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拓展资金和资产管理业务市场,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鉴直接融资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来规避风险,实现风险的外部化。商业银行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市场风险管理,通过贷款出售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债权转让、贷款互换等方式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五)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实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要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与信息技术,建立起更便捷、更适应客户需要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璇.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4.
[2]侯宇飞,韩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改革途径[J].商,2015.
[3]王淑静,王宝莹.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
作者简介:胡丽媛(1995-),女,江苏南通人,汉,本科,江苏科技大学,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