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网络合音词

2016-05-14刘家玮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因分类特点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正在突显,并引起语言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出现的“表、造、酱紫”等合音词被广泛使用,而这类合音词的出现除了满足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之外,还与网络语言简练幽默的表达需要、当代网友追新求异和表达方言的心理有关。文章就网络合音词的产生机制、分类、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以期对网络合音词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合音词 成因 分类 特点

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强的传播媒介,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至此,网络已成为人们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并应运产生了适用于网络使用的语言,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指“网上通用的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1]。目前学界对网络语言有广、狭两种看法。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网络用户之间所使用的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如:“软件、硬件”等;二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电子商务”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菜鸟、灌水、造、宣”等[2]。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网络聊天用语。而文章讨论的便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其主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网络为传播媒介,实现网络交际服务为目的,它的存在为网络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网络语言有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而所谓合音是指经常连用的两个汉字的音节由于连读或快读等原因按照一定规律合成一个音节的现象[3]。合音产生的音节叫合音音节,合音音节所对应的汉字叫合音字,而通常一个合音字就对应着一个词即“合音词”。合音是汉语中普遍存在又较为特殊的一种音变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诸、叵”,现代汉语中的“甭、您”,方言中的“啷、恁”都是合音词。这类合音词在合音的同时也伴随着合义,然而,网络语言中的合音新词(如:造、宣、酱紫)却又与传统的合音词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网络语言中出现的合音新词的成因、分类和特点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一、网络合音词的成因

2012年热播电视剧《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里,有一段台词:“欧皓辰!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喜欢你!”这便是网络合音词产生的语源模型。2014年,在《爱情公寓4》第11集中,主角唐悠悠给众人播放自己的表演影片剪辑,第一幕偶像言情剧里便出现了如下对话:“欧皓辰,你造吗,为直都,我宣你,我的脑嗨我的心,我全身上下的每一个器官,都在说着,我宣你。”(意思是:欧皓辰,你知道吗,我一直都,我喜欢你,我的脑和我的心,我全身上下的每一个器官,都在说着,我喜欢你)[4]。此句一出,因其强烈的适用性和新颖性,立即被网络上的年轻网友所使用,并同时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从那以后,诸如此类的表达层出不穷,最典型的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你造吗(你知道吗)、我宣你(我喜欢你)、有兽(有时候)、神兽(什么时候)、女票(女朋友)、为直(我一直)、间(今天)、古琼气(鼓起勇气)……

对于这类网络合音词,学界一致认为它们的产生与传统合音词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当然,它们被称作为网络合音新词,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语音上的合音,即由两个音节合为一个音节。除此之外,网络合音词的产生还包含了其他机制和成因:

(一)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是网络合音词产生的内部机制,它的作用奠定了网络合音词产生的基础。经济原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一条普遍性原则,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语言应用领域也同样受到经济原则的影响。语言经济原则又称省力原则,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际收益[5]。语言表达的经济性要求表达者用较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和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且信息量准确有效。网络合音词的产生正是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合音词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连说快读而自然形成的连音,它将两个音节合并为一个音节,但其表达意义并未缩减。因此,合音词用一个音节表达了两个音节的意义,让同样的音节承载更大的信息量,传递更为丰富的内容,提高相应的表达效率,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经济”,更适用于及时性强的网络语言表达。

(二)网络语言简练幽默的表达需要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一般都是在特定场合,就特定话题、特定目的,与特定对象进行交际。由于交际语境的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体。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依托于网络,而网络这个特殊的交际环境却导致了网络语言需要特征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在网络这个特殊性极强的交际环境中,其交际时间的紧迫、交际场景的分隔性、交际方式的书面化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等性质都要求我们的网络语言简练幽默、生动形象。而网络合音词因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一个音节表示两个音节”,节省了网友们的输入时间,并且这样的语言符号在网络这个交际环境中能够准确清楚地传递网友们的语言表达,这一切也符合了网络语言简练幽默的表达需要。用一个音节表达了需要用两个音节才能表达的意义,这种用法的独特也使得网络合音词在网络交际环境中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三)当代网友追新求异的心理

网络的兴起与普及使得每位网民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表达,而他们想要使自己的表达能够在广袤无垠的网络世界中得到关注与突显,就需要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在我国当代网友结构中,青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敢于张扬个性、追求新奇、崇尚自我。他们的这一特点也集中体现在其创造的网络语言中,他们期待通过自创网络词语来体现自身价值,引起他人的关注与兴趣。正是当代网友追新求异的心理和渴望关注的需求,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一种求异性。而网络合音词正是网络表达求异性所催生出的结果,这也使得网络合音词不同于传统合音词,但又具备了网络语言的典型特点,因而,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流行与关注。

(四)当代网友方言背景的表达

互联网就像一个地球村,它将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联系到一起,它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文化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同样的,在中国,网络就像一瓶黏合剂,将56个不同民族的人民粘在一起。当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交流与交际时,他们所使用的语言自然而然会受到自身方言背景的影响。网络合音词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网友方言背景的影响。在文中列出的11个网络合音词中,部分合音词便是出于网友的方言背景产生的。例如:“不要”的合音“biǎo”源于陕北方言和四川彭州方言;“知道”的合音“zào”源于中原官话;“今天”的合音“jiān”源于四川彭州方言[6];“这样”的合音“jiàng ”源于闽南方言。由此,我们可以相信网友使用的部分网络合音词是由其自己方言背景原因产生的。至于网友在交际时,会利用自身方言语言去改变和新创网络词语,相信这一现象与目前提倡全民说普通话政策有关。因为该政策的约束,人们想要表达方言的欲望就变得越强烈,而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开放也满足了人们方言表达的需求,相信这也是网络合音词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合音词使用认可度分类

网络合音词虽然数量不多,可其存在价值不容忽视。文章以文中出现的11个网络合音词为蓝本,对中学生、大学生、社会工作人员等普通民众就这类合音词的使用频率和其认可度进行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对待网络合音词时往往以其使用频率的高低来决定其是否属于合音词。因此,文章以其使用认可度对该类合音词进行了一个新的分类。

(一)使用频率高、认可度高的合音词

“酱紫、造、表”三个合音词是人们使用频率高、认可度也高的合音词。他们在使用这些合音词时会有意识的对其进行选择,百分之九十的人会选择使用这三个词,百分之八十的人认为它们属于合音词。

(二)使用频率高、认可度低的合音词

“神、兽”是人们使用频率较高、认可度却较低的合音词。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会使用这两个词,但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认可它们为合音词。

(三)使用频率低、认可度高的合音词

“酿紫、宣、票”是人们使用频率较低,认可度却很高的合音词。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人会使用这类词,但是受调查者大多认为它们属于合音词范畴,比例占到百分之七十。

(四)使用频率低、认可度低的合音词

“间、琼、为”是普通使用频率低、认可度也低的一类词。有部分调查者表示从未使用过这类词,当然,对其认可度也就相对较低。

通过分析,人们对这类合音词的使用情况主要与该类词出现的结构搭配是否常见、常用有关;对这类合音词的认可度则与其使用率和曝光率有关,部分使用频率不高的合音词却因为常常出现在网络或其他交际平台,因而对这类合音词也表示认可。其实,网络合音词的认可度本就伴随着巨大的主观因素,人们往往根据其自身知识背景和使用背景对其表示赞同,所以此种分类仅可作为参考。

三、网络合音词的特点

规范的汉字在网友的重新组合和定义后出现了新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将部分字词玩出新方式,网络合音词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字词的原义并没有丢失,而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表达了新的含义,这种含义可以看做是某些特定人群在某种特定语境中的共同认知。

(一)语音特点

网络合音词既称为合音词,必定具备传统合音词的单音节语音特点。本文列举的11个网络合音词均由两个音节合为一个音节,且合成单音节后所表达的含义均是合成前两个音节的原义。如:“表(biao)”是由“不(bu)、要(yao)”两个音节合成为一个音节,且此时“表”就表示“不要”的意思,并无“钟表、外表、模范”等含义。

(二)词汇特点

网络合音词数量十分有限,但这类词在词汇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首先,网络合音词具有简约性。“造、宣、表”这类合音词代表的是两个字的含义,所以大部分网友在进行键盘输入时更倾向于使用这类字词。其次,网络合音词具有任意性。这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其合音上字和合音下字的组合中,比如文中所举“为(我一)、琼(起勇)”2个词,它们的合音上、下字之间似乎并无什么联系,而网友们为了能使其进行合音而任意对其进行合音。最后,网络合音词具有求异性。这种求异性主要体现在网友对网络合音词字形的使用,相信大部分人在面对“神、兽、表、琼、间”这5个字时,肯定不会知道它们的具体所指,并且会对其感到好奇进而去了解、使用它们。

(三)语用特点

网络合音词作为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的特有词汇,其独特的语用特点和表达效果必定是其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这类合音词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口语色彩,满足了网络语言自由交际的特点。网络合音词以其简洁新奇的特点为口语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表达形式更加新颖,更加形象,更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其次,俏皮可爱是网络合音词最鲜明的表达效果。网络合音词在某种程度上是模仿港台腔所形成的新词,这一发音特点便赋予其表达形式撒娇卖萌的感情色彩,使网友们使用该词时显得更加可爱俏皮。最后,张扬自我、标榜个性是网络合音词独有的语用特定。网络词语本身就是年轻人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体现,而网络合音词因其发音方式和构词来源的独特传递出年轻人对于方言文化和港台文化的推崇与喜爱,以及打破传统、张扬自我的需求。

网络合音词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特殊用语,以其独特的发音形式、语法特点和表达效果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和使用,并凭借其特有的语用魅力逐渐流行于现实生活。虽然这类词语数量不多,但其交际效果不容忽视,因此,这也是网络语言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语言现象之一。当然,由于这类词语属于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所以我们对它的产生和使用应当持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与认识。

注释: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2]邓文彬:《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第273页。

[3]李春晓:《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合音词研究》,中国方言学报,2013年,第3期,第145页。

[4]拾晓峰:《汉语合音网络词研究》,北方文学,2014年,第10期,第106页。

[5]罗胜雄:《网络语言中的语言经济性原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35页。

[6]杨绍林:《四川彭州方言的合音词》,方言,2007年,第3期,第282-284页。

(刘家玮 四川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610068)

猜你喜欢

成因分类特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