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十九首》
2016-05-14尚亚荣
摘 要:《古诗十九首》历来为历代诗人们所推崇,不仅仅是因为其是千古五言之祖,更是因为《古诗十九首》以其传达的真情实感,人生之理践行着传统诗教观,更以其情深貌浅影响着中国诗歌含蓄隽永的诗风,为历代诗人树立质朴含蓄诗歌的典范。
关键词:真情 真理 情深貌浅
自梁萧统《昭明文选》编订以来,《古诗十九首》便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归结因缘,在于《古诗十九首》言千古士人共有之情,唱万年世间常祈之愿。背井离乡,出外所求,远行者思,留守者愿,《古诗十九首》以其简短质朴的语言,将这些情感在其中一一唱出,也难怪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赞其“一字千金”,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推其为“古诗第一”,并做出“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这样的评价,吕本中也在《吕氏童蒙训》中说“诗皆思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可谓经千年而不衰,历代研究《古诗十九首》之人,以其独特的体验,给予其至高的评价。
一、《古诗十九首》之情通千古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道尽了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万般牵挂与忧心,与之相反的,《古诗十九首》却从另一个方面写着离家远行的场景,或者游子思乡,或者女子思夫,但不论哪一种,都是远行之人避不开的牵绊,也因此《古诗十九首》才得以情通千古。
1.游子之心
《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是多情之人,游历在外,历经大都市的繁华,他们未曾消磨自己的心智,不管繁华的宴会多么奢侈,在外如何的风光,这些通通不是他们关注的对象,无论何时何地,繁华中总存在着一丝落寞,这也是当时游学求官风气下所产生的人生体验。《青青陵上柏》中,繁华的宴会仍掩不住心中空虚,热闹的宴会中他感受到的是“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涉江采芙蓉》中的游子在他乡他路,想其所思之人,心中念着的依然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去者日以疏》中的游子面对时移事迁的社会,在愁思袭来之时想着“思还故闾里”,但最终却是“终归道无因”,是没办法回去,还是未功成名就而不能归家?《古诗十九首》游子思乡并无特定的场景,也只是在生活中某一瞬间的所思所感,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最触动人心的瞬间。但是,诗中的主人公奔波在外,都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即追寻名与利,这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追求与期待。
其中最为特殊的当为《明月皎月光》,诗中的主人公与朋友同是外出闯荡,诗的前四句“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都从不同的方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下一句承接着“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很容易让人想到,从前携手同行的朋友如今飞黄腾达,本是一件值得高兴之事,却随着下一句“弃我如遗迹,不念携手好”,飞黄腾达的朋友并不记得志同道合的故交,整首诗也随着这一句事实真相急转而下,前面历经时间考验的友谊也成为一种叹息,在外的游子在经历了友情的背叛之后,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发出了“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中算是一种特例,也可以说是痛定思痛后的大彻大悟。
2.女子之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女子是最普通的女子,也是离家之人的妻子,“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经历着世间最深沉的思念,这些女子在丈夫远离家乡的日子守着一份情,平淡的生活。《行行重行行》中的女子与所念之人“相去万余里”,在“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的日子里,尽管“思君令人老”,但心中仍然对所牵挂之人寄予“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的关心;《庭中有奇树》中的女子并未将自己的思念用语言清晰地表现出来,而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便将主人公的连绵不绝的思念倾泻而出;《迢迢牵牛星》中的思念是最沉默的深情,无一字言情却处处皆情;《孟冬寒气至》与《客从远方来》的女子是行动派,他们的深情不在语言,不在赠物,而在对远行之人寄来的物品的珍惜,或者“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或者将有“双鸳鸯”图案的罗绮“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青青河畔草》中的女子是最爽朗的女子,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依恋,“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用最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不同的女子形象,同样的相思,同样的孤单,却有不同的反应。
不管是游子之心,还是女子之情,这些都是相思的两个方面,从两个人,两个地方,两种情感写出了人类最普遍的相思,后世之人,但凡远离家乡,但凡心有所思,但凡有着类似的经历,都会从中读出自己,感同身受,这正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有言“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古诗十九首》正是将“一时一事一意,约之止一两句,长言永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愈发情深。
二、《古诗十九首》之意贯古今
《古诗十九首》感人之处在情,令人深思之处在意,情意的结合,使其能意贯古今。王夫之《姜斋诗话·诗译》“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十九首》将诗人之意寄于微言细语之中,传达的却是历经千古同守之理,也因此,《十九首》抒发的是中国诗人特有的情怀,是中国人特有的理念。
1.《十九首》中的恋家情怀
遍寻古诗,最不缺乏的是思乡之情,不管是大诗人李白,还是忧国的杜甫,又或者看透尘世的苏轼,每一位诗人身处异乡,历经坎坷辛苦,便将自己的愁绪寄语明月,传至心灵的家园——故乡。《古诗十九首》作为“五言之祖”,不管是游子在外的思乡愁绪还是留守在家的思妇情怀,在《古诗十九首》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思还故闾里,欲归道无因”“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游子的思乡是恋家情怀最直接的表达,而与之对应的便是思妇思君情怀的侧面烘托,对于远行之人的思念,深层流露的是对全家团聚的渴望,思归返乡,盼归团聚,将人情之中的恋家情怀表现无遗,而这种恋家情怀并不是某一时某一世而存在的,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十九首之情,是共有之情。
2.《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生命意识,时间观念一直存在于诗人的思想之中,他们发出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四是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浩浩阴阳移,生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感慨,流失的时间,短暂的生命,让游子心中产生了不同的选择,或者在短暂的生命中试图把握机会,赢得精彩,改变命运,“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常苦辛”“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或者看淡名利,追寻人生中值得珍惜的事情“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游戏人生,秉持及时行乐的观念,“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不同的选择都展现了不同的人在面对短暂的生命的应对措施,也体现了古人对名与利的认识,是当时游学求官风气中游子心态以及世俗面貌的反映。
3.《十九首》中的理性气息
情意绵绵,是《十九首》精彩的原因,但并不是《十九首》流转千年不息的根基,《十九首》中隐藏最深,也最能引起千年之后人们的共鸣的是藏在语言中的理性,是支撑人们走下去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止是在外游子坚持的信念,也是留守思妇等待的勇气。
这种理性气息,首先体现在游子消极中显现的积极心态。《十九首》的主人公是矛盾的,为生活,为功名,离家而去,但是在外闯荡的时时刻刻中,心中牵挂的是故乡,故乡的呼唤让他们知道“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家乡支持着他们保持自己的目标,同样的,在外闯荡,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良宴酒酣,面对若飘尘的生命,他们依然积极追求心中所想,这是“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常苦辛”“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他们明确心中的追求,努力地坚持;有的在坚持的过程中,面对挚友见弃,依然苦心相劝“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追求而不得,心灵缺失寄托的游子,便将生命的价值寄于吃喝玩乐,他们的人生就是享受每一刻的快乐,这种生活态度虽然消极,但是在消极之中却展现了一种洒脱,成为后世很多人的选择……矛盾的生活状态中也有着自己的坚持,不管是不放弃心中所坚持的,还是放浪形骸,都是一种乐观与积极,这种隐藏在《十九首》中的洒脱与积极,让悲伤消减,成为继国风之后哀而不伤的佳作。
其次这种理性气息体现在女子身上便是等待的理性与平淡。古代女子特殊的依附的生活状态让她们不可能离开家庭去开始自己的生活,只能禁锢于家庭中沉默的等待,但是他们的等待不是没有生命气息的等待,是日常生活中偶然的相思,也因为如此,这种相思不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般动人心魄,却比“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多一分哀怜与动容。他们的爱是理性的爱,并不会因为“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而愁肠婉转,寝食难安,他们会说“努力加餐饭”,会在“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时,说“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会在惴惴不安,思绪万千时说“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会在多年不见,把“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的书信置于怀袖中,珍惜到“三岁字不灭”,不言情而处处皆情,不写相思却思念满溢,不写惆怅,却只是正常的生活,而相思却渗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思念是理性的等待,是美好的期盼,是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至情至性。
在外的经历会让生命精彩,然而家乡的呼唤却是生命中无法割舍的情义,等待是无尽的期盼,但是首先守护好自己,才有相聚的可能,《十九首》中的主人公,是乐观的人,他们的思念与执着,是理性的坚持,也因此,后人才能从这里看到精神的支柱,渗透于诗中的理性,才让它能与《诗经》相提并论,无愧于诗教也。
三、《古诗十九首》之深情浅貌
陆时雍《古诗镜总论》中说“《十九首》深衷浅貌,语短情长”,这可谓是十九首最为中肯的评价了。汉赋的美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十九首》的美却在于质朴平淡,一言一句似无意中说出,一情一景似清晰可见,不见雕琢,恰如天工,而其情不减,愈发深厚。
1.语言平淡
胡应麟《诗薮》有言“诗之难,其《十九首》乎。畜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十九首》无一生僻字,用普通常见的语言交织出坦荡、质朴的诗歌。如在《回车驾言迈》中: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诗中的字都似口语,读此诗如同与诗人对话,听其娓娓道来。平淡中包含着新奇,十九首字之奇在于词语的运用,“悠悠”表现出诗人的百无聊赖,“何茫茫”传达着诗人心中的迷茫,“摇”字,既写出百草随东风之生生不息的被动,也表现了诗人并不希望时间流逝,“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无故物”表现了时间的飞逝,“焉得”将诗人面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以及面对现实的感慨表现的淋漓尽致。《十九首》就是在这样平淡的语言中将诗人的思绪变化寄于其间,从而“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钟嵘《诗品》)
2.结构天然
胡应麟《诗薮》评《十九首》“皆言在带衽之间,奇出尘劫之表,用意警觉,谈理玄微,有鬼神不能思,造化不能秘者”“深情远意,隐见交错其中,且结构天然,绝无痕迹,非大冶熔铸,何能至此”,《十九首》之所以结构天然,了无痕迹,在于其将所言之情,所写之事置于生活中的某个场景,《今日良宴会》是写的某一位游子在宴会之上的感慨,《西北有高楼》是一位游子经过抚弦而歌的人楼下时的感悟,《回车驾言迈》则是路途中的一段心理历程,《明月何皎皎》写的是深夜醒来独自徘徊的愁思,《庭中有奇树》是一位女子看到庭院中的树一刹那间的思绪,《客从远方来》则是女子看到离家之人寄来的物品后对物品的计划与安排,无须刻意安排结构,只是顺着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写下去,将所思所想置于诗歌之中,“不假雕琢,工极天然,百代而下,当无继者”(胡应麟《诗薮》)。
《古诗十九首》就是用平淡甚至口语化的语言,将诗人某一瞬间的生活场景加以叙述,用朴实直接的语言表现万千变化的思绪,看似毫无联系的语句,细细分析,却可以品味出主人公的情思转变,从而将诗句串联,成为毫无雕琢痕迹,却寄托着主人公情思的佳作,成为“万古不可易,万古不可到”的“至诗”(沈用济、费锡璜《汉诗说》),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佳作。
“《十九首》所以称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本文从情通千古、意贯古今、情深浅貌三个方面分析《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万古至诗的因由,《十九首》虽少,而意不浅,虽质朴,却含蓄隽永,虽浅显,却富有哲思,为历代写诗者提供了楷模,同时也成为含蓄质朴诗风的标杆,影响着后辈诗人,其在中国诗歌中产生的影响,理应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其中传达的价值观也应该值得我们通过它,去反思自己,反思当代。
参考文献:
[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北京: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李祥伟.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何国平.山水诗前史: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王志彬.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编辑所,1958.
[7][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朱杰人整理.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8][清]陈祚明编,李金松校.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宋]张戒著,陈应鸾校笺.岁寒堂诗话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0.
(尚亚荣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学文学院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