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思想演变分析
2016-05-14刘喜球王尧
刘喜球 王尧
摘 要 论文对我国上世纪80年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思想做了归结,认为先后经历了编目为先、联合协作、标准化三种发展思想阶段,并对三种思想的成因进行分析,例举了三种不同思想主导下的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成果。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发展思想 编目 联合协作 标准化
分类号 G250.7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up the developing thought of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in china in the 1980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ing thought: cataloging for first; co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the proces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rming reason of the three kinds of developing thought stage, and gives some examples of automation system design produ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kinds of developing thought.
Keywords Automation system. Developing thought. Catologing. Co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十年历程,这十年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回顾80年代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进程,从刘国钧先生译著传介,到沈迪飞、袁名敦、王大可、陈源蒸、朱南等一批学人和实践工作者的亲身实践、理论探索,之后通过图书情报机构等单位的人才培养、学术团体组织加以推广,才有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起步、发展和实用。
1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启蒙——编目为先
1974年8月,国家层面工程——“汉字信息处理工程”(俗称748工程)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实施[1],图书情报部门在这一工程中承担的一项任务是编制《汉语主题词表》。词表编制属于重大工程,有505个单位、1378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因此影响面很广,“748”工程无疑成为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的启蒙推动力量。图书情报机构在围绕这一重大课题开展工作时,克服当时国内对外交流受限的困境,通过国外文献了解发达国家实现自动化的技术方法和经验教训,以探索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前进的方向。在这一时期推荐国外图书馆自动化技术思想,刘国钧先生毫无疑问起到了先驱作用。
1.1 编目为先的指导思想
艾弗拉姆参与和领导美国国会图书馆MARC系统和国际图书情报网络的设计、实验、发展,以及美国成功应用MARC技术的OCLC、RLIN、WLN、UTLS四大书目资源网络给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引起国内学者对建立机读目录的探讨。最早研究和接触国外图书馆机读目录的有刘国钧先生(1975)[2]、陈光祚(1978)教授[3]、沈迪飞(1982)[4]研究馆员等人。他们中的部分人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英、美图书馆自动化还有过实地考察经历。他们通过分析美、英国家编目系统,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应最先开展书目工作自动化的指导思想,指出这种工作所需要准备的软硬件设施。
刘国钧先生提出图书馆自动化思想包含:自动化工作要从编目工作做起,需要研究与解决汉字编目、多文种文字字符集、文献著录标准、机读目录款式等问题[5]。这些问题思想为后来研究自动化其他各项业务打下了基础。此后,朱南针对国内西文图书编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引进LC-MARC磁带,建立我国西文图书编目数据库的设想[6]。沈迪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际操作思路,图书馆界应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协作,借助LC-MARC磁带编制西文图书目录卡片与书本联合目录,逐步建立西文图书书目数据[7]。陈源蒸提出从引进到自制,从租用到自购,从批量到联机,从西文到中文,从内部处理到实时操作的自动化发展思路,主张联合引进MARC磁带,租用计算机,进行西文图书统一编目[8]。
1.2 自动化思想产生的试验性产品
在自动化思想具体实现方面,曾民族、高崇谦的影响和贡献很大。他们针对引进的文献数据库磁带,提出借鉴日本自动化经验。其译著《电子计算机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就是介绍用高级语言COBOL编写情报检索程序,运用菊池方式的“表变换法”和福岛方式的“逆波兰法”建立索引文档的倒排检索。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几乎所有依托引进的国外文献数据库编制SDI服务程序,都是借鉴菊池或福岛方式进行改进编写而成。
在“748”工程的推动下,计算机界积极进行情报检索软件的研制试验,他们以图书馆西文文献为处理对象,并且在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启蒙思想——编目工作为先影响下,采用穿孔纸带输入方式,利用磁带、磁鼓存贮,纷纷建立目录检索试验系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南京大学数学系承担的“748”项目的软件研制任务,通过仿照MARC格式,用当时通用的COBOL语言编制了一套西文图书机读目录的建立与检索程序,这个系统成功试制的主要原因是采用标准的MARC格式进行西文编目。此外还有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的图书流通管理、多用户联机书目检索项目试验[9]。由于受存贮容量、输入方式、汉字技术、高级编程语言等限制,当时建设的应用系统数据规模太小离实用化还有较大距离。
2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联合协作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全国科技大会的报告中明确在八年内建立起一批文献检索中心和数据库,初步形成全国科学技术情报图书计算机网络,从政策上为图书馆开展自动化系统的联合研究、协作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开展联合协作思想的政策成因。197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中图学会”)成立,1983年在中图学会下设立现代化专业组,以推动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这是开展联合协作的组织成因。1980年北京地区研究试验西文图书机读目录协作组(简称MARC协作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开始起步,从这一时期开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才从科研院所计算机研究机构为主转移到图书馆文献机构为主,这是图书馆界开展联合协作的内需成因。MARC协作组提出的自动化思想就是先易后难,从建立联合西文机读目录入手,这是由于汉字信息处理的许多关键问题尚未解决,而社会对西文图书的需求又很迫切。因此,只能利用LC-MARC磁带完成西文图书的编目处理,然后再着手研制中文图书的机读目录。
2.1 联合编目思想
从传统编目到使用机读目录编目、到MARC编目,这既是一场技术形式的变革,也是一场思想上的变革。MARC协作组包括北京图书馆在内的6家单位,尽管只运行了3年时间,但在业界产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联合协作影响是巨大的。紧随其后,“上海高校情报检索网络”研究计划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分布式文献数据库,并提出把情报检索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图书联机编目的图书馆自动化思想[10]。而1983年召开的“西文图书编目标准化与自动化研讨会”统一了当时形势下图书馆开展自动化的思想:一是图书馆自动化首先要从西文图书编目着手,并且必须先搞标准化,为实现自动化创造条件;二是集中编目和联合编目两条腿走路,北京图书馆注意力在集中编目方面,高校图书馆注意力在联合编目方面,这两种编目途径最后实现所有编目成果的共享。
2.2 网络化思想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图书馆界对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则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思想形成的重要内因。上世纪80年代早期同种机的网络环境可以构建,对于异种机联网从技术上讲比较复杂。但是,1982年底召开的“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会第二次自动化专业学术会议”提出了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网络化道路的思想[11],1985年,中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制定了APTNET网络计划,争取国家与社会的赞助,对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西文图书联合目录、高校学报论文数据库等课题进行研究,开展合作项目,推进图书馆网络的建设。网络化思想使图书馆界认识到构成图书馆网络三个基本要素:计算机、联机数据库、网络通讯系统。
3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标准化思想
1986年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西文系统,包括书刊资料的流通管理,期刊管理、采访编目、专业文献管理、国外磁带检索服务等,这些系统大多数离实用水平还有较大距离,一般都是处于试验性阶段。
1986—1987年,由于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完善,全国集中了30多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案,特别是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形方案全国使用最多。因此,在这一时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有了重大转变:从过去重点开发西文系统转到重点开发中文系统,从以开发软件系统为重点转到研制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并开始了多功能多用户综合性集成系统的研制,开始应用较高级的联机网络技术。
据1988年“全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统计,共有36个实用系统和7个试验系统参加展示,全国已有131个图书馆自行研制或合作研制自动化系统,已投入应用的有110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短短十年取得众多研制成果,但由于大多数单位在获得补助资金发展自己的自动化系统时,忽略了标准化建设——尽管这也是自动化系统初期建设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当这个问题上升到软件系统百家齐放的时候,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也势必违背了图书馆界研制自动化系统的初衷:通过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这种重复一方面是编目资源的重复,另一方面是研制出大多数自动化系统软件均是低水平重复。
3.1 文献标准化组织的成立强化了图书馆标准化意识
1979年,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后,开始了文献标准化的制定工作,经国家标准局批准并公布实施的标准至少有13项[12]。其中针对手工著录文献标准有《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规则》《古籍著录规则》《西文文献著录条例》等。针对计算机著录文献的标准有《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这些标准化思想的引入和出台,为国内研制书目数据库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也为国际间书目数据交换提供了共享数据的可能。文献著录的标准化引导图书馆界从最基础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开始重视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从而可以达到一馆编目、众馆共享的目的。
由于馆际互借、采购协调等资源共享的现实需求,大型图书馆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将编目资源供其他馆参考、共享,著录标准化在图书馆界特别是大型图书馆已达成共识。北京大学牵头为十二所科研和高校图书馆编制西文联合目录计算机系统,建立全套的美国国会MARC检索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性的《机编西文图书联合目录》,在本馆实现西文图书的联机编目,并为一些单位提供机读书目数据和机编西文图书目录卡片。这套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地区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著录标准化建设,实现地区性、全国性馆藏联合目录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对今后开展标准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中科院采用UNIMARC格式和国际标准著录条例研制的《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系统》联机检索书目数据库,收录的西文连续出版物总量占据全国一半,该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输出的卡片目录和磁带记录。此外,北京图书馆根据《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标准开发的《中文机读目录编制系统》,可产生目录卡片、输出磁带或软盘载体的机读目录。
3.2 标准化思想主导研制的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成果
深圳图书馆牵头、跨地区五家单位联合研制的《实时多用户计算机光笔流通管理系统》在基于标准化书目建设的基础上涵盖了八大功能模块:书目管理与建库、书目检索、流通事务管理、读者管理、管理查询、系统总控、系统维护、统计打印。该系统真正实现全部功能运行,在设计思想、光笔条形码技术、图书馆业务应用及实用程度等方面达到上世纪80年代国外同类系统的先进水平。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光笔输入的联机多用户实用图书流通管理系统》《深圳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等数十家自动化管理系统。
4 结语
从编目为先,到联合合作,再到标准化,认识层面一步步提升,图书馆界从顶层设计思想上对标准化认识也在一步步提高。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地区性的联合目录系统,也出现了通用性强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是,综观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大多数自动化系统,在编目模块领域对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还停留在狭隘的实用化阶段;在标准化推行、数据库建设质量等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看法。对这些问题,图书馆界通过行业学会推动思想统一、标准化组织制订各类标准及大馆示范效应等多种有效途径,逐步引领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联合合作、资源共享的道路上迈进。
参考文献:
[ 1 ] 袁名敦,耿骞.图书馆自动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8.
[ 2 ] 刘国钧.马尔克计划简介:兼论图书馆引进电子计算机问题[J].图书馆工作,1975(试刊):37-43.
[ 3 ] 陈光祚.英国的联机检索与编目系统:BLAISE[J].图书馆学通讯,1979(1):85-90.
[ 4 ] 沈迪飞.我为能做ILAS人而永远骄傲[J].公共图书馆,2010(2):55-58.
[ 5 ] 刘国钧.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图书目录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工作,1977(2):45-50.
[ 6 ] 朱南.利用MARCⅡ机读目录系统建立书目数据库共
享图书资源的探讨[J].国书馆学通讯,1979(1):75-84.
[ 7 ] 沈迪飞.谈谈我国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的起步问题[J].图书馆学通讯,1979(2):66-70.
[ 8 ] 陈源蒸.谈谈计算机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1980(4):71-76.
[ 9 ] 顾鋆文,万锦堃,安树兰.在实践中探索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化的途径[C]//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二次科学讨论会摘要.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361-362.
[10] 戎行.电子计算机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C]//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图书编目标准化与自动化研讨会纪
要.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1983:87-94.
[11]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会第二次自动化专业学术会议[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4(1):7-8.
[12] 谭祥金.谈谈图书馆现代化[J].国家图书馆学刊,1985(4):10-15.
刘喜球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吉首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广东广州,510006。
王 尧 吉首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湖南吉首,416000。
(收稿日期:2015-10-28 编校:方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