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的媒介伦理探讨
2016-05-14徐婷婷
徐婷婷
摘 要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4G网络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大面积覆盖,现代社会的个体能够越来越便捷的接入互联网,我们也越来越频繁的生产着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对我们而言就像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合理有效地利用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避免在大数据资源利用与开放方面的各种侵权行为。
关键词 大数据;新媒体;媒介伦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026-02
1 基于大数据使用的媒介伦理
其实,关于数据隐私的伦理之争最早应该追溯到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他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国及其盟国长期运行的诸多秘密监听项目。一时间,全球舆论哗然。然而普通公众更加关心的事实是自己的手机电脑有没有被监听,自己的个人信息有没有泄露。全球化、智能化的一个后果可能是,我们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这种变化,有时候连用户自己也感觉不到。
1.1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边界的模糊
“公共领域”的概念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哈贝马斯提出。
所谓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意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其概念从18世纪的英国就已经真正存在,那时伦敦社会中的咖啡店变成了艺术和文学批评的中心,逐渐的伸入到经济的或者政治的如对事件的批评。
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私人领域也就是那些独立于国家、社会领域,具有隐蔽性、私人性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空间。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个人利用公共平台如微博、微信、空间、论坛发表言论的自由度逐步提高,在这些所谓的公共空间中,用户亦可以发布有关个人隐私的信息、图片或视频。这些被晒出的个人信息,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但发布的平台又具有共享、开放的特点,基于此一些数据分析机构在采集社会言论信息的同时,有可能会把这些标榜个人隐私的部分一起纳入考查范畴,由网络世界带来的这种共享与私有高度交错与融合的世界中,公共领域被进一步侵蚀,私人领域又呈现出高度的公共化,随之而来的媒介伦理、隐私保护问题就愈发突出。
1.2 个人隐私的保护难度加大
在云端存储和大数据概念兴起之后,人们对个人用户的信息使用和保护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有技术人员称,互联网用户每天产生的信息数据如果不加以利用和开发,那么与数据垃圾无异。然而,事实情况是这些基于数据分析的各种客户端、数据库无时无刻不在分析和追踪你的上网轨迹,以便给你推送最精准的信息,从而促使你产生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可以是流量也可以是金钱。细心的用户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各种手机客户端app,尤其是社交类、娱乐类、消费类的app在软件更新和安装时的说明越来越长,然而很少有人细心去阅读这些软件提供给你的安装说明。如果仔细阅读和分析,你一定会心生很多疑问?我们以常用美图软件、购物软件和聊天软件为例来加以说明。
美图、淘宝和微信,这些软件在安装时都需要调取和阅读你的相册、短信、电话等内容。如果说美化软件调取相册合情合理的话,那么购物软件调取你的相册到底所谓几何?当用户相册中大部分内容为亲子、家庭时,你打开淘宝就会收到更多的母婴用品推送。如果相册中自拍内容更多时,你可能会收到更多服饰、美妆用品的推荐。如果不去深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你一定会惊呼智能化的生活实在是太合你的心意了。如果说购物网站调取这些用户信息是为了更好更精准的为用户提供产品,那么朋友圈中的广告推送又是所谓几何?
自从微信朋友圈从2015年推送广告伊始,这种广告形式就备受诟病。基于熟人圈子的微信,它在信息传播上与开放的微博平台不同,我们更享受的是朋友间对生活、情感等半私密性话题的分享。微信广告的介入,打破了这种轻松、低防备心理使用感觉,并且这类广告所谓的精准投放其实是“看人下菜碟儿”。同处一个圈子的人可能会收到不同类型的汽车广告,一方是国产奇瑞而另一方则是梅赛德斯奔驰,这样做的一大弊端是,收到奇瑞汽车推送的用户会因此而大受伤害,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暴露我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准了吗?没错,后台数据库会连续追踪和分析你的上网行为,从而对你进行各种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并给你打上某种特定的消费标签。这种推送有时是精准的,但有时候却也不尽准确。用户其实更为关心的并不是自己收到哪种档次的信息,我们更为疑惑的是手机软件可能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银行账户里还剩多少钱。
2015年的“双十一”,淘宝重拳出击,使今年的订单交易量又创新高。看看天猫披露的数字,无一不是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收货地址让天猫统计出了全国最败家的前五名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如果说这些内容的公布无可厚非的话,那么在“双十一”过后,网上披露的这样一则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忧虑起来,就在全球购物狂欢节落下帷幕不久,就有所谓知情人士爆出这样的内幕,对于大牌奢侈品的消费,淘宝后台数据库会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对于那些从未有过奢侈品消费记录的人群来说,他们收到高仿甚至假货的几率会成倍增加,理由是这些人可能并没有见过正品的真容。虽然我们无从考证这则消息的真伪,但这种用户个人信息的利用状况则令人担忧。
一方面,我们相信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技术,的确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疑惑,在这个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社会,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这些被利用了的
信息。
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个人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燃料;从“敞式监狱”到“观展表演”,人与媒介间隐秘或公开的竞合戏码,一时也不会落幕。或许正如米切尔所言,当人的身体与日常生活细节日益紧密缝合于网络之中,人类本身开始变成某种电子存在物[1]。
1.3 数据使用的道德规范
如此庞大的数据规模,的确是一座可供挖掘的宝藏,然而在数据分析和利用的背后,越来越多有关数据使用伦理、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浮上水面。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数据监控之中,数字技术的进步,让这种监控行为更加隐蔽,监控范围更加广泛,对监控对象的信息采集则更加全面。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与进步,让人们更加热衷于享受这种动动手指就能与世界相联的生活方式,但也让人们暴露在信息曝光的更高的风险之中。人们既是技术的主人,但又成为了技术的
奴隶。
2015年美国苹果公司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承认,该公司可以通过一项未曾公开的技术获取iPhone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这一消息的披露更是让广大用户不寒而栗。所以,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如何更有效的保护个人隐私似乎更为重要。但这种保护势必会对目前的数据利用和开放提出更多要求,甚至形成某种程度的阻力。
2 大数据资源开发的未来走向
2.1 以立法促发展
推行和完善有关互联网的立法进程是未来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去限制这种新闻,处在法律监管盲区的数据资源开发很有可能出现版权归属、数据来源、隐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未来的数据资源开发不放入法律的笼子中,那么“斯诺登”事件的历史重演只是时间问题。
2.2 以自律赢未来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考查和论证,在当前的形势下,只能依靠行业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如果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各利益机构丧失理智和良知的话,那么对广大产生数据的用户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试想个人的一切网上行为都在监控之中,个人账户、银行信息、隐私照片能够被人轻松获取,甚至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将会引发多大的社会冲突和矛盾。
还记得几年前的“3Q”大战吗?奇虎360和腾讯QQ之间的争端,就缘起于相互指责对方窃取用户资料。其实,安装在用户手机、电脑中的各种软件想要获得用户个人信息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只是他们想不想这么做,用来做什么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则来源于行业内部的自律和数据使用者的道德规范。
所以,大数据到底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法避免它、忽视它,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它尽可能健康发展成为我们的朋友,发挥数据资源无穷的潜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卫东.开放社会及其数据敌人[J].读书,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