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高尚师德促进时代发展

2016-05-14冯伟雄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师德弘扬

冯伟雄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省的师资力量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以及市场刚性需求下,我省的教师结构组成比例越发趋于合理。在大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来引导学生形成符合当代思想的道德价值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需要教师身体力行,以自身的行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将崇高的师德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发扬开来,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最终使得其成为时代发展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弘扬;师德;学生发展

随着教育的开展程度越来越高,教师这一岗位的人群组成越来越丰富多彩,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符合时代特征、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正是这些教师在岗位上的不同教学风格以及性格,使得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师德在现代教师的身上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一些青年教师性格平易近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一些老教师相比近了不少,甚至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称兄道弟,论资排辈。然而这一情况是要分为两方面来看的,一方面这样的情况在客观上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但是另一方面,这一现象在客观上使得学生的成绩出现了“人情分”等现象。

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弘扬高尚的师德变成了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之中都应该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另一方面,在新思想以及各种思潮不断传入我国的世界背景之下,社会环境需要教师一改以前严肃拘谨的作风,努力迎合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需求。

一、弘扬师德的重要性

一方面,弘扬师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求。我国社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其社会基本形态已经发展成熟,社会经济趋于稳定,这时就需要通过道德的力量来促进社会思想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弘扬师德也是教师这一职业体系的根本需求。教师这一行业自古就存在并且一直发展到今天,其本质原因是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在不断地对“师德”这一主题进行建设,无数人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素养,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影响学生的发展,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品行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同时,在不断地弘扬师德的过程中,教师们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以及其他品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召学生。

二、弘扬师德需要自身的提高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1. 弘扬传统师德

我国许多先贤都强调了师德对于一个教师、学生甚至是民族以及其未来的重要性。而且,也有类似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名句来教导他人作为一个榜样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弘扬传统师德,就需要教师不断对自身的品行以及道德水平进行修正,通过对时代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进行不断地解读,以不断修正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意志,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一方面,根据传统思想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合理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所谓合理,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有隔阂,否则会妨碍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在社会以及学校内通过舆论宣传的力量来帮助“榜样”的建立。尽管现代社会中教师“虐待”学生的案例不在少数,但是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些教师是通过自身的一腔热血来教书育人。因此,通过舆论的力量来宣传榜样,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教师在社会中的形象以及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广大教师能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以及动力。

2. 弘扬新时代师德

传统思想中关于师德的部分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一部分思想已经严重不能适应当代的需求,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弘扬新时代的师德也是十分重要的。广大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弘扬师德这一疆土上不断开拓创新。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了解现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因为时代的原因以及外来思潮影响等客观原因,现代学生的思想发展很快,甚至隔了两年就会出现一定的“代沟”,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在了解学生的思想过后,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去不断迎合,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教会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一定程度的交流之后使得其能够有能力剔除思想上的“杂质”。同时教师也应该将创新精神发挥在这一领域,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将一系列的新思想传递给学生,将自身锻炼成为时代标兵,以服务学生的思想发展。

三、积极自我改进,争做“四有”教师

所谓“四有”教师,指的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以及仁爱之心。因此,现代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自我改进,使得自身不断接近“四有”教师的目标。

1.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应该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其最基本的理想信念应该是通过自身的教学任务使得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技能以适应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同时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来约束其价值观。因此,广大的教师应该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以基本的讲台、校园为基本阵地,以教育来树立理想信念,给自己的人生发展提供最充足的动力。

2.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先贤所不断追求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上没有其他职业比教师更需要道德情操的了。而且,在社会的不断要求以及教育部门的不断施压下,广大人民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了道德情操的重要性,并且正在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在实际的生活、教学中,“见贤思齐”“取法乎上”等做法也屡见不鲜。

3. 扎实学识

教师最基本的职能是通过自身的教学手段来将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扎实的学识是不能成为一名良好的人民教师的。因此,广大人民教师应该不断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更新,将知识功底、教学手法等其他方面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从教师身上获得知识。

4. 仁爱之心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仁爱之心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因此,作为教师,是责无旁贷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自身的仁爱表现来使得学生逐步养成仁爱之心。而且,另一方面,仁爱可以说是教育的灵魂、根本所在。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犹如春风化雨,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如鱼得水,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性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拥有仁爱之心的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应该首先拥有仁爱之心,并且在学生的成长中不断影响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从本质上来说是非常符合这一主题的。教师的任务首先应该是将良好的师德发扬开来,以良好的道德情操素质来影响学生的品行,而后才是教会学生知识,追求成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切不可本末倒置。

总的来说,弘扬师德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通过对新老观念的不断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用的理念提炼出来,服务自身,服务学生,同时不断地开拓创新,将自身逐渐树立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应该注意自身对于学生的榜样作用,不断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最终促进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师德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