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多媒体项目教学,焕发课堂活力
2016-05-14朱国良
朱国良
摘要: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理想课堂呈现了多元化的快乐而显得勃勃生机:充满着兴趣的快乐、合作探索的喜悦、思考创新的快乐、感悟成功的兴奋,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舞台。理想的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堂机制的不断调控,多媒体已经成为老师不可或缺的“好搭档”。
关键词:多媒体;助推器;发生器;互感器;检测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95-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堂机制的不断调控,多媒体已经成为老师不可或缺的“好搭档”。它的合理使用能给我们的教学注入灵动、鲜活的血液,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构建起“阳光、动感、深情”的高效课堂,焕发课堂的无限魅力。所有课堂都充满理性与思辨的课堂,但不是冰冷的课堂,应该是理性与激情的智慧碰撞,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火热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张力与师生个性魅力的课堂。
一、多媒体,张力课堂“角色进入”生成的“助推器”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内容更充真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兴趣和热情。
赞可夫说过:“但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什么因素是张力课堂的关键因素?诚然,教学原则、调控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管理方法、教材处理、课堂应变等等,都是影响张力课堂关键的因素,而精巧导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提前进入角色的一种有效手段,应是众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如果把握了导入的原则和技巧,可以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这个关键点做出的任何努力都是有价值的。“没有魅力的教学是乏味的、低水平的教学,能引起学生乐趣的艺术性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科学合理、巧用活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导入环节(形象导入,激情引趣,直观演示,引人入胜,回归生活,重创回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溢着浓烈的青少年情趣并进一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
二、多媒体,张力课堂“活力主体”生成的“发生器”
纷繁复杂的中学学科内容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表现方式直观灵活地再现。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张力课堂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培养思维能力,增强情感体验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达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促使学生发挥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使教学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得到扩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实现信息反馈,所以在每节课中留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选择反馈,可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将课堂知识重组。以图表、选择、连线等多种形式进行再现(投影片制成复合片,底片为题目,上片为答案),让学生讨论、判断,尔后显示答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了解了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不足需今后修正或改进。因此,注重反馈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做到堂堂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教师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存在不足的有效方式。
三、多媒体,张力课堂“师生互动”达成的“互感器”
师生之间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方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背景下,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才会有互动的话语权和共同语,实现互动的默契与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才会一帆风顺,才能实现课堂精彩。然而,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介入,师生之间的互动凭借不仅仅是书本、语言和黑板,而且还有呈现多形态的信息技术。多媒体不仅改变了互动的载体,而且改变了互动的方式,因而师生适应这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互动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否则,必然会造成思维的迟滞和互动的困难。因此,熟练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找到多媒体技术载体上的师生共同关注点,让学生保持思维的紧凑性和流畅性,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就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互动包括语言形式的交流与非语言形式的交流,而“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形式交流,实现互动的最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要想在课堂中进行对话互动,特别是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对话互动,师生双方必须建立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而且还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对称前提之下,否则,就很难实现平等的、一致的对话互动。在现实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之间的悬殊是必然存在的。就指定的学习内容而言,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搜集材料,其掌握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不是学生通过预习所能比拟的。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富含“营养”特别是“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让所有学生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对称信息,对话互动成为信息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发和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形成和谐的师生对话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互动。特别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目标,带着目的实现有意识的互动,并且是在预设基础上的、不断进行教学调整的互动。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教师或学生往往容易会迷失教与学的目的,实现的师生互动也就会偏离预定方向。所以教师就需要摒弃干扰因素,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学习的教学调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继续运用察颜观色、巡视交流等传统手段来搜集学习情况信息,而且需要认识和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搜集和利用学习情况信息的重要作用,以便更有把握地进行动态教学调整和实施后续学习的师生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逼真生活的丰富信息,可以完全沉浸在真切的情景中,特别是创设的虚拟对话活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进入“话”思如泉的境界,有效达成了“体会学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教学目标。
四、多媒体,张力课堂“活力学生”评价的“检测器”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信息发生过程,而是发出信息——回收信息——再发出信息。由于屏幕的光波传输速度与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远远超过语言的声波传输速度与信息量,加上有关教学中的重要信息、板图、视频和例题可在屏幕展示,这就不仅增加了教学容量,使学生在丰富的声像结合信息中不断扩充自己的视野,而且教师也可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做自查练习。教师从反馈信息中,检查教学效果,评价过程和信息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边讲边查,在每一个知识点抽插一些练习题,练习题可以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解答,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缺陷进行及时的补救及进行有效的调控。这样就缩短了师生间教与学的反馈周期,提高了教学效率,便于学生及时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这种方式是一种良好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仅有利于按计划传输学科知识,而且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调整传输的方式、环节和层次,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使教学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得到扩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实现信息反馈,所以在每节课中留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选择反馈,可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将课堂知识重组。以图表、选择、连线等多种形式进行再现(投影片制成复合片,底片为题目,上片为答案),让学生讨论、判断,尔后显示答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了解了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不足需今后修正或改进。因此,注重反馈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做到堂堂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教师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存在不足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金陵.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若干问题的思考[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谢洪亮.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教育现代化,2005(11).
[3]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3(09).
[4]李国玺.让多媒体技术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祖国:教育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