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体育分层教学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2016-05-14袁方

关键词:学生发展分层教学体育

袁方

摘要:身体素质和主观学习意识的努力程度上的不同决定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上,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针对教学中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我们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共性教学,合理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分层教学;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39-2

针对教学中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我们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共性教学,合理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从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入手,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教学目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评价等,使其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的目标。通过体育分层教学的研究,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着眼学生差异,进行目标分层

着眼差异,分层定标是指一上课,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后,定出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和情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用同一目标衡量学生,而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A、B、C三层,结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A层目标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并能简单运用部分;B层目标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知识并能运用部分;C层目标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知识,并能综合运用部分,是对学习范围的拓宽和对教材内容的加深。

二、面向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施教

课堂本身是一个社会,有着独特的秩序和文化,教学过程应是与掌握学习内容有关的“团体活动过程”。换言之,教学过程是课堂内人际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而且发生着学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后者是一种积极性的力量,能促进凝聚力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考虑应用这些“影响”和“作用”。例如: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中,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着练习的教学方法。而是首先出示两幅挂图让学生比较立定跳远和蹲踞式跳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均有踏跳蹬地、腾空、落地动作。

不同点:前者无助跑,后者有助跑;前者是双脚同时蹬地,后者是单脚蹬地踏跳。

学生在掌握原有立定跳远动作的基础上初步知道了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过程和要领。此时,学生可自由选择组合,由3~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自行练习,相互帮助,纠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通过小组表演的形式汇报练习情况,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进行教学。一类是动作掌握较好,能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学生;另一类是还需要教师加以指导的学生。这样分层次的教学不仅摒弃了只有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于同一教材、同一学习目标的弊端,而且重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存在的差异,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分层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分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如何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掌握尺度”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的前提。教师的设计要根据分层教学要求,设计种种不同层次形成性练习,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恰当地设计教学目标,既不偏高,也不偏低。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仔细考虑不同层次的情况,设计相应的目标要求。对于C层学生应设计有难度的目标,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对于B层学生则应设计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并适当加以指导;而对于A层那些身体素质较差,接受能力不好的学生,则应设计低起点的教学目标,让他们易于接受,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多帮助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

例如,速度不够的可选择短跑;耐力不好的可选择耐久跑、游泳;灵敏度差的可以选择武术和乒乓球运动;臂力不足的可以练投掷等。体弱多病的学生也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练习徒手体操、快慢交替走步、太极拳等活动。

四、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评价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老师的评价不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在何层面上,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亮点”,以激励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有困难、基础差的A层学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对成绩一般的B层学生(这一层次学生占班级多数)要采用激励评价,即揭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C层学生,则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使老师的评价不仅成为强化或矫正学生所学知识的手段,激发起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篮球投篮比赛”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的学生不愿意与体弱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学生分为A、B、C三类进行练习。规定C层学生投进一球得2分,B层学生投进一球得3分,A层学生投进一球得4分。这样一来,同学们都希望与A层学生分在一组。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仅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真正做到了能力强的学生“吃的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的消”,而且有利于各类学生“各尽所能,人尽其才”。

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鼓励学生在完成各自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努力去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学生从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赏中,看到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努力尝试进步,体会成功,充分地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体育分层教学由于充分发挥了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性,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体育分层教学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的问题,缩小生生之间在知识理解、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各个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个体需求,而且真正做到了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得消”,更有利于各类学生“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真正使各类学生获得最优的学习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3]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06).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分层教学体育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我们的“体育梦”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