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鲜活的语言滋养心灵

2016-05-14赵万文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碎语奶奶文本

作者简介:赵万文,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万集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小语会会员,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曾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淮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洪泽县师德模范、先进教育工作者、洪泽县劳动模范。获得淮安市微课竞赛一等奖,多次在县级优课评比中获奖。主持多项市县级课题,有二十多篇论文在《教学与管理》《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山东教育》《辽宁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为学生有效学习服务的,故教师在课前文本解读时必对其有所预设。由于课堂是一种活跃的多边交往活动,是多变而又复杂的,需要教师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状况。于是除了“导语”“结语”的储备适当运用外,“提问语”“讲析语”则需要应变地夹杂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师协同学生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适时适景插入或幽默诙谐,或慷慨激昂,或循循善诱的应变语,以调节教学节奏,调动课堂气氛,特别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些看似随机、无意,但却决定着课堂效能的应变语就是教学“碎语”。

一、不良教学“碎语”的表现

走进课堂,不难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相似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反应却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在于执教语言中存在着五种“缺乏”。

一是缺乏情趣性。例如:“说得对”“请重复刚才的问题”,此番提示不失简洁明快,但却有着冰冷之感、受令之嫌,客观上会削弱学习的激情,降低教学效率。

二是缺乏启迪性。即教师重复学生讲答。有研究者以科学论证,当一句话重复三遍及以上可在头脑中产生印痕。然而,简单的重复也会让人产生烦躁之感、抗拒之意。

三是缺乏激励性。有些教师在课堂对话时常常忘记此为教学场合,会以聊侃的方式随意进行讲评,甚至是进行玩笑似的讽刺,这对心智年龄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会是一种打击。于是应激反应随即出现——打消了发言欲望。

四是缺乏应对性。正如前所述,课堂的不定因素太多,教师若只将教学“碎语”作为课堂教学流程一个可有可无的连接,一旦预设的问题答案偏离时,便乱了阵脚,不知所措,使得精心设计的问题或虎头蛇尾,或支离破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空耗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五是缺乏严谨性。表现为把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学生日常表现,校内外闲杂事等随意转化为教学“碎语”,学生看似兴趣盎然,但连贯的课堂教学被打破,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教学成效无从谈起。

二、影响教学“碎语”的因素

以上教学“碎语”的产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教师讲话时的心态。加拿大精神分析专家贝尔尼曾提出了“PAC分析模型”。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三种状态:父母心理状态(Parent)、成人心理状态(Adult)、儿童心理状态(Child),只是比重各不相同,因而就自然会有不同的语言行为表现。具体到教师身上,不同的心态结构成就了课堂“碎语”不同的特征:“父母心态”常表现出果敢的态度;“成人心态”则表现为冷静、谨慎。当这两种心态过重时,教学“碎语”容易句法刻板,缺少灵变,常就题论题,多为指令、追问等;而“儿童心态”则是感性的,表现为激情、冲动,当以这种心态为主时,教学“碎语”中出现信口开河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二是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师长期积累的语言素养,也直接会对碎语产生影响。以前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但现在看来,教师要有一泓泉水,常流常新才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读书充电,不断积累新的语言。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为教学工作所选择的阅读书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教学参考、教育理论、文史类、现实题材小说、时政类、科技及其他,同时对文史类图书的阅读较多选择了经典名著。可见其阅读面还是较为广泛的,然而,在大力推崇个性化教育的今天,参考书在教师阅读中居首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此外,教师们的阅读取向也略显陈旧了些,这样必会使教学“碎语”缺少创新、活力,继而失去应有的魅力。

三、教学“碎语”的运用策略

学生语言获取需要有效的输入,教师“碎语”,作为能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和调控互动交流的语言媒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关注文本原生态的价值

课文中存在很多作者诉诸文字试图传达给读者,但需要用心感悟的东西。但是,处于心智尚在发展中的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或无法领会,这就必须倚仗教师有机而适宜的“帮扶”。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师①: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开心的语调)

师②: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该怎样呼喊?

生:“奶奶!”(惊喜的语调)

师③:对呀!可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又该怎么请求奶奶呢?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

师④:这急切的请求里还有——,谁再来?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

师⑤:恳求?

生:哀求。

师⑥:是呀,她必须哀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师⑦: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流着伤心无助的眼泪,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

师⑧: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

【评析】显而易见,教师引领学生做的绝不是小声、大声、再齐声读一遍的浅层、低效的朗读,因为那是无法唤醒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体味文本文学韵味的。请看教师的即兴点拨:师语②与①的不同,不仅在于借助“终于”“唯一”这两个词语,进一步点明女孩对奶奶的依恋,更通过“该”这个字,来暗示“快乐”还不足以表达女孩的心情;师语④与⑥则采用足够的语言“留白”,促使学生回到文本,沉浸其中,不断地咀嚼、玩味,继而打开“慧眼”发现隐藏的情感内涵——哀求与无助后的绝望。这八句教学“碎语”可谓引出了层次、情感和境界。尤其师语⑧极为准确地把握住“关键点”及时点拨,捕获住“感受点”适时升华,于是达到孟子所言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

2.关注知识兴趣的课外延展

语文教材及其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借助课内外的衔接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使语文突破学科局限,通往更广阔的天地。除了课案的提前设计,课中的即兴点拨也能够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课外阅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从而建立起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下面的例子。

师:如果你是林冲,如果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么想?

生①:我会非常气愤。

生②:我会这样说:“他﹡的,我非打死你不可!”(众笑)

师:特殊的时候我们要用特殊的词来表达情感。有一位著名作家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狗日的粮食》,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这里这位同学用了“他﹡的”,说明实在是忍不住了。但林冲还是——

生:(齐)忍住了!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碎语”中所隐藏的教学智慧。当课堂上突发插曲时,不妨借“他山之石”巧妙转接,重回教学主干线。其中看似顺手拈来的“碎语”,其实是为了触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再如《少年闰土》一文,只讲述了少年闰土的故事,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鲁迅又作何描述呢?教师适时地引经据典,插入鲁迅的《故乡》中其他片段,学生兴趣盎然,课余迫不及待地去寻来阅读。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教师说:“有借就一定得还,诸葛亮向曹操借的箭何时还了呢?”“鲁肃可不傻,不然他怎么会在周瑜去世后接任大都督一职,《三国演义》中,此人物还有更为精彩的表现。”就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应时应景地抛出“绣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探究。于是学生的想法深远了,视野随之扩大了,知识自然就增长了。

3.关注学生随性思维的动态

课堂中,教师引领着学生与文本对话,还需要随时监控学生的思维动态。对此教师需敏锐地抓好“五个点”,即捕捉“热点”、诱导“兴奋点”、扶植“机灵点”、点拨“关节点”、升华“感受点”,使学生有方向可行动,有思想可表达,有兴趣可交流。如下面的例子。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生:就是不说话。

师:老师明白了“沉默不语”就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生:错了!

师: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些什么?书中可有答案吗?

【评析】适时的归谬,引导学生将对于“沉默不语”一词的感悟走向更为本真的境地,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更加真实、丰满。

生:她想我只买了棒棒糖,家人会不会骂我呀!

师:该用“埋怨“一词吧!

【评析】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教师要敏于发现、善于纠正学生在语言习读过程中的疏漏和偏差。

4.关注语言内在性质的示范

无论语文课如何变其花样,本质都是听说读写的练习,而对象则一定是文字、文章、文学,从狭义上是指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言语材料,其中有教师在课前字斟句酌的设计语言,也有课中随性即景的教学“碎语”。

教师要在课堂中准确而精心地运用教学“碎语”,自然而清晰地唤醒学生去体悟文字的温度、感情和立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掘教学深度,把握课堂节奏,引导课堂走向服务。智慧的“碎语”,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简约、高效,富有艺术性。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碎语奶奶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冰花碎语
雪地,树枝羞红了女孩的脸庞
给奶奶按摩
碎语(组章)
奶奶喊你吃饭啦
有趣的待客之道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