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叩开科学阅读之门
2016-05-14江光华
江光华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全程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科学探究过程,“做中学”已经成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常态,这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小学生的科学阅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们阅读科学教材吗?除了《十万个为什么》等一些纯科普知识类读物外,他们在家里读科学方面的其他课外书籍吗?笔者就这些问题,在本校四年级100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读得最多的还是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等一些纯科普知识类读物,而阅读其他方面科学读物的寥寥无几,这就是小学生科学阅读的现实。那么,导致小学生科学阅读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有哪些有效策略以推进小学生的科学阅读呢?
一、小学生科学阅读缺乏的主要原因
1.教师和学生的科学阅读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教师和学生往往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情,科学学科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做中学”,科学阅读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没有多大价值。这种片面的、肤浅的“学科”视角,导致了至上而下对科学阅读的忽视。
2.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
为了进一步做好教学设计,科学教师已经反复地阅读教材、教师指导用书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资料,并将其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教师觉得通过自身的阅读,然后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和体会传递给学生就可以了,如果必须要求学生进行科学阅读,那就布置学生背诵教材上的科学概念、实验结论等就可以了。
3.科学教材编写的不足
综观各种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可以说是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活动情景图和问题串提示构成了教材的主要结构。教材中虽然有较大篇幅的链接资料,但是缺乏连贯性和故事性,可读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引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生基于绘本的科学阅读策略
科学绘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最能接受的方式,回答他们最想知道的科学问题,内容涉及人体、动植物、自然、地理、太空等方方面面。它既是科学启蒙读物,又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与爱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已从韩国、欧美等引进了不少优秀的科学绘本,这些绘本最初在家庭和幼儿园使用。笔者通过将科学绘本引入自己的科学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受到了科学思想的熏陶,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阅读方法和习惯。
1.强化选择——不同学段不同内容
有教学专家指出,绘本的阅读,要秉持功利的目的、不功利的过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教师要时时把握好科学绘本阅读和科学教学之间的关系,把课程教学的“功利目的”隐于不功利的绘本阅读过程中。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科学绘本,关键要在量和质上把好关。目前,我国本土原创的科学绘本较少,而从韩国、欧美等地引进的科学绘本与我们本土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适切。所以,教师要广泛阅读,精选适合自己教学、适合所教学生特点的科学绘本,不要一味盲目地追求学生的阅读量,以免导致学生的科学阅读缺乏目的性和结构性。
同时,教师要在推荐给学生阅读的科学绘本的质上下功夫。比如,在三、四年级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动植物的认知和了解比较缺乏,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阅读菜单,动物方面的绘本包括《我是漂亮的八色鸟》《海滩,谢谢你》《哎呀,吓我一跳》《仲夏夜的萤火虫》等;植物方面的绘本包括《种子嘟嘟想变成什么呢?》《这是什么谷物呢?》《哇,好多好多的花儿》《蘑菇,你好吗?》等。在五、六年级教学中,学生对认知性的科学知识掌握较好,但对颇具系统的理解性科学概念掌握相对薄弱,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拓展性的科学绘本,如《要不要跟我一起走》《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尖锐的“武器”》《怪物喜欢热》等,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拓展科学视野,深化科学概念建构。
2.细化要求——不同学段不同读法
在小学生的科学绘本阅读过程中,同一册绘本可以提供给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由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科学认知基础、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科学绘本运用的重点是讲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较为感性的方式进行阅读。比如科学绘本《金龟子,我为你骄傲》,其中包含有斜面、杠杆以及滑轮等简单机械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本身,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而不具体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要让学生体会到金龟子宝宝的智慧与快乐,以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到了小学中年级,教师可以将引导重点放在斜面、杠杆以及滑轮等简单机械结构组成要素方面的知识上,并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简单机械。 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探究方法,采集系统的数据作为证据来解释斜面、杠杆以及滑轮的科学原理,同时对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也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富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激发不同学段学生的科学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起学生的科学阅读习惯和能力。
3.内化素养——不同学段不同价值
基于绘本的科学阅读在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阅读指导中要明确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目标,因时制宜、统筹兼顾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教师要营造出一种“看似无意却有意”的阅读氛围,不能有意识地提醒学生绘本的内容是其以后要学习的知识,强行要求学生记住零碎的科学知识,否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沉重的负担感,反而无法体现绘本阅读的应有价值。教师在运用科学绘本辅助教学时,一定要学会“收放自如”。比如前面提到的《金龟子,我为你骄傲》这册绘本,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时,使其全然不知绘本与教材的联系,只是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品味勤劳、智慧的金龟子用不同方法滚粪球的天真与乐趣,初步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从而全面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实际,引导学生在关注“故事”本身的同时,理解和体验“故事”之外的科学要素,特别是科学实践、科学思想和科学情感等。比如科学绘本《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体验性的活动制造影子,然后借助科学问题进一步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光源与影子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激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促进“动手”与“动脑”的高度融合与转化。教师在关注学生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实践、理解和体验时,还要关注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情感的形成与发展。比如科学绘本《尖锐的“武器”》,介绍了刺猬尖尖的刺可以抵御狐狸的侵袭、树袋熊尖尖的指甲可以牢牢地抓住大树、大鲨鱼锋利的牙可以猎取食物、海象尖尖的獠牙可以帮助它上岸等,生动地诠释了动物特殊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的良好关系,提醒我们人类要保护好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构建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系统。又如科学绘本《动物吃些什么呢?》,讲述的是根据动物的粪便来分析它们所吃的食物,譬如大象的粪便里面夹杂着好多草,说明青草、树叶、果实等都是它的食物;老虎的粪便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里面还有野猪毛、兔子毛,说明野猪、兔子等都是它的食物;松鼠的粪便小小的,形状像枣核,粪便旁边还有松子和橡栗,说明松子、橡栗等都是它的食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运用实证、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寻找与之相关联的要素,探寻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使之真切地体悟到美丽的科学思想和情感。
阅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应掌握的基本能力,每门学科都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阅读的任务。要想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科学阅读素养,单靠推荐阅读内容、指导阅读方法、强化阅读训练等是无法最终实现的。教师必须在日常的科学绘本阅读指导过程中,持续激发学生强烈的科学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学习视野,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备的科学概念,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阅读素养。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