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一节历史好课的基本要素
2016-05-14刘波
作者简介:刘波,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无锡市历史学科中心组成员、无锡市属高中历史学科基地负责人、刘波工作室导师。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有50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0篇, 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同课异构”是新课程实施后颇为流行的校本研修方式。2015年岁末,在学校举行的“课堂开放日”活动中,小沈、大李、小李三位青年教师就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笔者全程参与了观摩与研讨,在点评交流环节,“构建一节历史好课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以下笔者基于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话题的思考。
一、好课要有好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主题。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决定了一节课的品质,也决定了教材整合的思路。当前,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好的教学立意被视为一节好课的第一标志。任世江老师说:“现在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必须对教学内容及其为之服务的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宏观导向作用。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立意的过程中,要借鉴史学研究成果,深入把握相关史实,将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上接下联,前后贯通,挖掘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意境、新视角、新见解。
那么,好的教学立意该如何确定呢?结合课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进行挖掘,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有些表述实际上已经显示了对相关内容的史学观点和主观意向,隐含着教学立意的提示。以《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为例,其课标内容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教学立意可以围绕“一国两制”理论指导下的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对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来确定。课堂教学中,三位青年教师基于课标内容而凝练与升华的教学立意各具特色。如小沈老师把本课立意为“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用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众里寻他千百度”“紫荆花开香满园”“缺月重圆会有时”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大李老师把本课立意为“中国梦,统一梦”,以“圆梦之由、圆梦之道、圆梦之路、圆梦之盼”为线索展开教学;小李老师则以“统一梦,复兴梦”的教学立意引领全课。由于确定的教学立意摄精统要,使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严谨的逻辑性和清晰的条理性的统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好课要有好的历史细节
随着课改以来历史教学的不断深化,历史细节的价值与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掘。叶小兵教授曾说:“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的活动时,要讲得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离不开细节的支撑。”历史的大道往往蕴藏于历史的细节中,如果没有了历史的细节,许多历史无法说清,许多道理无法阐明。因此,一节好的历史课离不开对历史细节的雕凿。教学实践证明,细节运用好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的抽象、枯燥和乏味,使课堂更加出彩,并能够在教学中解决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
例如,在本次展示课中,三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运用了一些历史细节来推进课堂教学。如小沈老师在“台湾问题的由来”环节,提供了台湾陈爱珠女士的新婚照片,让学生寻找结婚照中的日本元素,提醒学生勿忘台湾被日本殖民的苦难历史;小李老师在“炮击金门”环节,介绍了中共“时打时停、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攻而不取”的极具想象力的奇特战法,让学生理解中共领导人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争取到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配合,巧妙地达成了“一个中国”的默契,实现了挫败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战略远见;大李老师在讲解“香港、澳门的回归”环节,介绍了历史上有关紫荆花的美丽传说,让学生领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所蕴含的大陆、香港“团结和睦、骨肉难分”的象征意义。三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所选取的最具有代表性、最生动的精彩细节,使已经逝去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情状,有利于学生穿越时间的限制理解历史,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起到了恰到好处的妙效。必须指出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随意编造、胡乱拼凑历史细节,否则细节就会失去对教学应有的意义,甚至会起反作用。
三、好课要有好的问题设计
一节好课,必须有好的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课堂探究,培养其学科思维能力。问题设计得好,课堂教学方能“步入正轨,渐入佳境”。
例如,小李老师在讲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之后,设问如下:“假如你是新中国的领导人,要解决港澳台问题,先后顺序该如何抉择?”这一问题要求学生深入历史去思考对策,引起了学生极大的讨论兴趣。在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首先应当解决港澳问题,因其涉及到主权,不可拖延;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首先应当解决台湾问题,内政解决了,才有利于解决外部主权问题。两派意见争执不下,形成僵局。教师适时出示相关材料: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后,毛泽东即开始谋划解决台湾问题,对于港澳问题则并不急于解决。面对大部分学生的困惑不解,教师则引入史学成果,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对这一抉择予以理性分析,尤其重点剖析了“把香港暂时留在英国人手里,比立即收回更为有利”的缘由——这是因为英美之间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矛盾,英国为了保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是不可能完全唯美国马首是瞻、跟着美国来封锁中国的。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了“暂不收回香港”这一决策的伟大与正确,当西方国家跟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时,中国能够通过香港这一特殊管道,进口石油化工等重要战略物资。而到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在陆上的进出口通道完全被封闭之时,香港更几乎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香港对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师当堂点拨下,学生们豁然开朗,懂得了历史“何以如此”的真正原因,在还原历史复杂性中汲取了智慧,拓宽了视野。
又如,小沈老师在分析香港问题能最终解决的原因时,这样设问:“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本领,主要是……”此时教师故意省略“主要是”后面的话,请学生对“邓小平接下去会说什么”进行合理想象;大李老师在本课结尾处,要求学生尝试作“心灵寄语”,展望海峡两岸的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什么想对台湾同胞说、对台湾中学生说、对台独者说、对外国反华者说。小沈、小李两位教师的问题设计可谓异曲同工,巧妙留白,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产生想要填补空白并使之完整、完善的欲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彰显了教师的教学功力。
四、好课要有好的情感渗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相应要求,所以一节好课,不仅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与引领,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教师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内心选择、精神升华,适时、适度地发挥示范、熏陶、启发作用,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
例如,小李老师在讲述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通过PPT呈现了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的珍贵资料,他们在八达岭长城上激动地高呼“到家了”,并拍下了一幅令人动容的照片。为了抓住这个情感教育的生长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置身于情感的场域,师生共情,展开教学。教师首先开头:“老师通过这张照片看出了……不知同学们在照片中看出了什么?”面对这幅震撼心灵的照片,学生纷纷议论与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但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追问学生:“你们在照片中还看出了什么?”“还能看出什么?”引生入情,深度阅读历史照片,学生们抱着“同情之理解”下的发言显然更深一层,其中有一位学生发言道:“在这张照片中,我除了看出他们回家的喜悦之情外,还看出了他们满满的心酸”——如此发人深思的感受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心体悟得来的。从1949年离开大陆,到1988年返乡探亲,这期间已经过去了整整39年,探亲团中的一些人当初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回来时已是两鬓白发,能不心酸?“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祖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不知不觉中,师生都被浓浓的家国情怀所感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感情的共鸣引发师生齐声背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总之,一节高中历史课,如果能具备以上要素,应当就是好课了。当然,构成历史好课的要素远非本文所能全部论及。笔者相信,随着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好的历史课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一定会形成更加完备的标准。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