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现状与现实思考
2016-05-14陈韫春
陈韫春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留守儿童进入大众的视野,其概念随着社会进步而嬗变。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的衍生群体,其关注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焦点。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体质、学业、社会性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结论大相径庭。留守儿童将长期存在,教育关爱工作任重道远,须避免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习表现;社会性;个体标签化
一、“留守儿童”概念的演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辞海》(1999年版)均未收录“留守儿童”这个词条。两者对“留守”的解释如下:一为皇帝离开京城,命大臣驻守;二为部队、机关、团体等离开原驻地时留下少数人在原驻地担任守卫和联系等工作。“留守儿童”按照字面理解,只要父母与儿童分居两地即成立,此群体自古以来就已存在,但并未引起较大关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现了“民工潮”和“出国潮”,尽管民工数量远大于出国人员数量,但资料显示对民工与孩子分离的关注滞后于对出国人员与孩子分离的关注。“留守儿童”概念的正式提出源于20世纪80年代“出国潮”研究者的反思,最早由上官子木于1993年提出[1],特指那些完全由祖父母抚养而父母均在国外的儿童,至此“留守儿童”纳入学术话语体系。研究者很快发现,因务工而留守的儿童比因出国而留守的儿童更值得关注,“留守儿童”渐渐扩展至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儿童。“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的衍生群体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留守儿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数据之争
留守儿童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研究团队[2]、全国妇联课题组研究报告[3]、教育部统计公报。由于段成荣教授参与全国妇联留守儿童工作组定量研究部分,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数据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但与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却有较大出入。对比全国妇联研究报告和教育部统计公报的数据,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相差接近800万,误差超过30%;留守儿童排在前五名的省市有广东和江西的差异。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是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抽样推算而得,教育部统计公报则是各级教育部门报送汇总而得,数据精确度都可能存在偏差。
2012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内含留守儿童信息模块,由于该系统遵循“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原则,准确度更高。截止2014年7月31日,根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共计1630.54万人。与全国妇联研究报告(2948万)和教育部统计公报(2126.75万)相比,精准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系统留守儿童数据更利于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
2.留守儿童问题之辩
自留守儿童概念产生以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医学和人口学等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其心理、体质、学业和社会性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1)心理健康方面
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存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比例偏高[4],心理成长状况较差[5],心理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6];也有研究认为有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存在争议[7]。
(2)体质方面
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形态、宽度、充实度等体质指标均差于非留守儿童[8][9];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两者并无显著差异[10]。
(3)学习表现方面
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学习习惯较差[11],学习兴趣不高[12],学业心理状况较差[13];也有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说明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成绩产生负面的影响[14];还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学习兴趣和对学习成绩的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15],尽管父母外出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影响[16]。
(4)社会性方面
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社会适应较差[17],有相对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18],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19];也有研究表明,纯粹的留守经历并不会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产生[20]。究其原因,主要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部分研究者将留守儿童假设为问题儿童[21],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某些研究甚至不设参照组[22],偏向性预设研究导致结论有失偏颇。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多数是正常的,与父母没有外出的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他们并非问题儿童[23]。
二是在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研究时,未对留守儿童年龄段作区分。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果他们能成功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反之,则出现“认同危机”。[24]
三是在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研究时,未对留守儿童细分。事实上留守儿童分为父母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父亲外出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三种,父母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差异显而易见,选择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将导致研究结论的差异。
四是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研究中,不同研究者研究的立场、视角和标准不一致。具体来说,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尺度、问题的清晰度、问题的逻辑关系等会对问卷结论产生影响;访谈过程中问题的描述、问题的引导、问题的立场等会对访谈结论产生影响。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1.留守儿童命题源于社会进步
(1)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尽管“留守儿童”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发展一直存在着,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留守儿童”才进入社会视野,这个群体先后经历了无人关注、研究者关注、官方关注,以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过程。马斯洛等行为学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需求的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一个国家只有多数人的需求层次提高了,那些被长期忽视的问题才会进入视野。留守儿童概念的提出,正是我国多数人需求层次提高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留守儿童群体从社会边缘走向当今关注热点。
(2)概念源于出国潮,聚焦于农村地区
“留守儿童”概念原特指因出国而留守的儿童,后扩展至因农民外出务工而留守的儿童。留守儿童概念的演变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常情况下,人类只有低一级需求满足后,才可能出现更高一级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父母亲出国而留守的儿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这些儿童家庭相对殷实,其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他们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逐步引起了关注。2001年,《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标志着我国大多数人需求层次向高一级跃迁,也正是2000年后,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显著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留守儿童长期存在,教育关爱工作任重道远
农村留守儿童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是“农民工”的衍生群体。“农民工”首先出现在1984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是指那些离开土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建国初期,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采取了自由迁移的政策,许多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转为工人和城市居民;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标志着我国采取了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政策,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由此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根据2010年和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2271.51万人,随迁子女1167.17万人;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2126.75万人,随迁子女1277.17万人。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数量此消彼长,这主要得益于2010年国务院提出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和2012年国务院要求实行异地高考等政策的逐步落地。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对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考虑到城市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承载力,以及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农民工”在短期内不会消失,留守儿童也不会消失,对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任重而道远。
3.关注留守儿童群体,避免个体标签化
社会媒体对留守儿童报道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研究多是负面描述,夸大了留守的消极作用,使留守儿童“污名化”倾向明显。后果是人们对贴上污名标签的留守儿童采取疏远、敌视等伤害性态度和行为,这个群体能明显感觉到被歧视。由于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父母关爱,且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其对外界的歧视更加敏感[25],“污名化”带来的歧视和心理暗示非常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如果将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污名化”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个体,非常不利于个体的成长。2013年,《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
事实上,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不是固有属性,而是阶段性生存状态,随着留守状态的结束而终结。它是一种状态,是个过程,而非结果。尽管留守儿童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但留守儿童个体却是实时变化的,它随着父母外出务工而产生,又随着父母回家或跟随父母进城而结束,因此只能在时间维度的某个时间点界定留守儿童个体。尽管留守状态是随着时间迁移而产生或结束,但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后对个体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在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应避免个体标签化。
4.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
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随着农民工的产生而受关注,随着农民工数量的激增而备受关注。农民工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将更加特殊、更加复杂。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妇联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氛围;各级综治组织为留守儿童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共青团开展志愿服务行动,促进留守儿童品行培养;各级关工委注重结对帮扶,为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做出了贡献;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奉献爱心。在留守儿童工作中,政府各个部门权责很难界定,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方能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然而,在权责边界不清,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借鉴2013年国务院成立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模式,成立全国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推动留守儿童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好留守儿童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5.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教育关爱具有连续性
近些年,媒体多次报道我国多地“留守儿童之家”“儿童家园”“乡村学校少年宫”等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利用率低下,长期闲置,沦为摆设[26][27]。究其原因,首先是重建设,轻维护。在建设留守儿童活动场所时,地方充满热情,但在建成后缺乏后续维护保养资金。其次是重硬件,轻软件。许多设施设备的交流互动是通过软件完成,而硬件只是软件的载体,在软件缺失的情况下,硬件也只能沦为摆设。再次是重检查,轻实效。有些地方对留守儿童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吝于使用,只用于各层各级检查,解决“有”和“无”的问题,鲜有考虑物尽其用,服务于留守儿童。
根据媒体报道,企业、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多局限在物质层面,很少从精神层面关爱留守儿童[28];其次,爱心捐赠多是流于形式[29],并未建立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保障机制。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呵护,一件两件物质产品,一次两次的“亲子活动”,对亲情饥渴的留守儿童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基于留守儿童将长期存在的事实,无论是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还是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均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重成效,并持续关注。
6.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对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亟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弥补。学校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无差别地对待学生,破除歧视留守儿童的行为;其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引导,宣传农民工的重要性,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化思念为内生动力;三是要调用一切资源,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建立寄宿制学校,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使农村留守儿童均可进入寄宿制学校就读,努力通过学校教育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社会教育则需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等载体的作用,丰富留守儿童校外生活;积极推广“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模式,缓解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努力调动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的积极性,营造留守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J].父母必读,1993(11):16-17.
[2]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3]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4]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36-42.
[5]田录梅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08(2):8-11,30.
[6]崔丽娟.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36-38.
[7]张帆,刘琴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849-857.
[8]皇甫尚峰.我国中东部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体质发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 7481-7483.
[9]高希斌,王秋林.山东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学龄前儿童体质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0(3):330-332.
[10]李春梅等.湘西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000-1005.
[11]马艳琳,阳德华.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3):83-85.
[12]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79.
[13]姚继海,毛亚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心理特点及其学校管理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8(2):33-38.
[14]谭金梅等.浅论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J].企业导报,2012(3):263.
[15]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
[16]朱科蓉,李春景等.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4):21-24.
[17]范兴华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18]刘霞,武岳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5-327.
[19]王良峰,张顺.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6(10):853-855.
[20]徐礼平.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叙事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3):36-38.
[21]叶敬忠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73-78.
[22]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354-355.
[23]谭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38-150.
[24]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3-84.
[25]申继亮,胡心怡,刘霞等.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7-212.
[26]“儿童家园”喜与忧缺乏日常管理机制和后续资金[EB/OL],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3/12/34682501_0.shtml.
[27]安庆市部分留守儿童之家被闲置[EB/OL],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0/04/14/002801478.shtml.
[28]企业成为关爱留守儿童下一站[EB/OL],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9/03/29256563_0.shtml.
[29]一个孩子眼中的农村留守儿童世界[EB/OL],http://news.163.com/14/0812/06/A3E7OPL 200014AEE.html.
(责任编辑 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