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学生的分层管理

2016-05-14海朋洋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层管理以人为本高职

海朋洋

摘要:“以人为本”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针对高职学生多样、复杂、差异大的特点,摒弃以整齐划一为标准,强调“管”的传统学生管理方式,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以强调服务和引导为主的分层管理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分层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工作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编号:2014SZ01)

人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有了人才会有人类的各种活动,进而才有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类社会的演化,“以人文本”理念就是紧紧围绕“人”这一根本要素来分析、看待问题。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屡见不鲜,只是说法略有不同。如:我国古代管子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西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等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典型代表。

一、“以人为本”理念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其工作的对象就是“人”。要做到“以人为本”理念所秉持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教育就必须做到:以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宗旨,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学生尽展所能、成长成才。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理念对教育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发展定位模糊

21世纪初期我国开始了一轮高校建设的高潮。其时,扩招、合并、升格成为潮流。中专想升大专,大专想升本科、本科想上研究生;应用型大学要申请研究性大学;学院要改大学、大学要合并扩大规模,为此各个学校都可谓不遗余力,但也因此使得不少高职院校走了不少的弯路。

(二)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建立伊始,人才短缺是普遍现象。解决师资的办法:一是由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成的学校,保留原有师资;二是从企业引进的工程师、技师;三是招聘应届毕业生。除了数量不足以外,教学方法陈旧和经验不足也是大问题。

(三)管理方式陈旧

高职院校有两种比较普遍的学生管理方式。一般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比较倾向于沿用的中专的模式,管得比较死。而在定位上更倾向于大学的学校,则比较习惯沿用本科的管理方式,相对宽松。但都过分强调统一,对学生的共性制约较多,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三、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点

首先,高职院校的招生途径多,生源构成复杂。高职院校最初也是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后来,增加了对口单招的方式,随着近年来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又添加了自主招生。其生源包括普高生(普通高中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三校生(从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复转军人。

其次,高职院校录取成绩分数上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生源竞争的加剧,高职院校生源的整体素质开始呈下降趋势,而且个体的差距在不断加大。仅从录取成绩这一项来看,在只招收参加过高考的学生的时期,因为采用的是高考统一试卷,又按照成绩排名择优录取,所以入校生的成绩差距基本是控制在30分或40分以内。而在加入了对口单招以后,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可以相差150分左右。近年来推行自主招生以后,由于标准不再参照高考,其隐性的差距可能更大。

再次,高职学生的目标更加多元,需求更加现实。高职学生的文化成绩不好,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把文化课的学习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或者说志不在此。这些学生会更多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现实的需求,去决定怎么支配自己的精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高职学生中不乏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中的佼佼者,他们更愿意从事现实的、具体的、操作型的工作,而不只愿意埋头读书。这一点也可以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加以佐证。

最后,高职学生挑战规则的欲望更加强烈,有利于创新创业。高职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常打破规则,挑战权威。所以,在施教者眼里他们是不听话、不好教的。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会发现高职学生在创业、创新方面更具有优势。

四、分层管理的目标与实现

分层管理模式首先要在学生管理中实现个性化、层次化管理,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设计不一样的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将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分类,建立个人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心理问题、交友困难等)。

其次,分层管理中必须完成部分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之间已经从主从关系逐渐地转变为平等关系。高校的学生工作内容也在向服务、咨询、指导方向转变。继续以管理者的姿态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控制,约束和惩罚学生,对于高职学生十之八九会激化矛盾,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降低管理效果。只有抱着服务的态度,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达成教育目标。

再次,分层管理应实现教育管理的开放性和专业性。知识是开放的,学分制打破了学科专业之间的界线,网络将大学校园和外部世界连为了一体。学生管理如果还是抱着老的行政体系和职能分工不放的话,无疑是应付不了学生管理的复杂局面的。一个不断吸纳各种社会积极因素于一体的开放的管理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推进专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

最后,可以尝试推进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由学生事务中心统一协调学校的学生服务性工作。利用学生事务中心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吸引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

总之,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必须要贴合学生实际,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管理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土守猛.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4(15)

[2]郭贤锋.高职学院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解读.经济生活(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2012.

猜你喜欢

分层管理以人为本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