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完善对策探讨
2016-05-14张明
张明
摘要: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推进成为了企业改革中的重要要求。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主要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构建高效的经济结构。因此,只有加快改进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现状,才能进一步完善企业政工的具体形式。本文针对当前形式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现状和推进策略进行强化和分析,供广大同行业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发展现状;强化策略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增进企业发展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在经济发展模式中进行了新的改革的开创。从企业政工工作的组成形式上看,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构建高效的经济结构。因此,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推进成为了企业改革中的重要要求。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国际经济市场的拓展使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式。无论是在管理模式、创新思维还是发展内容上,都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升级。企业政工工作作为强化企业的作风建设、提升员工发展深度的具体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发展能力。
首先,企业政工工作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多种政治教育形式,提升企业文化、增进职工素养的思想核心。其次,政工工作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贯彻国家对国有资产维护、运行过程中新出台的各项策略,使企业和时代接轨,使国有企业能够沿着健康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二、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中的发展现状
尽管当前形势下,政工工作具有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现在的发展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常态化的发展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进行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1)政工工作队伍发展失衡
在当前很多国有企业中,企业对政工人员的需求在增大,而相应的专业人才的吸收中,缺少新鲜血液的融入。政工工作者的年龄偏大,一般都在35-45岁之间。随着退休、调岗等相应的人事活动的开展,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政工工作失调、后期无人的发展现象。
(2)政工工作体系缺乏创新
受政工工作人员年龄、性格、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很多国有企业都未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工思想政治体系,除了在思想认识上有所偏差,在国有企业队伍的建设中,整体素质也呈现出下降趋势,难以呈现出较高的引领作用和深入创新能力。
(3)政工工作意识的缺乏
企业的发展核心是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发展重点放在生产效益好销售渠道的拓展上。认为基层党建工作只是一项“面子工程”,是可有可无的发展内容,所以造成了企业内部对政工认识的缺乏,难以引发企业的认同和关注。在这一问题的而影响下,企业党建工作都难以推进,职工对政工工作认识缺乏、态度轻视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强化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中具体策略
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全方位的发展工作,还是关系职工荣辱、营造民主环境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说,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帮助企业职工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长期和短期的工作规划,形成一个完善的发展策略。通过劳动技能大赛、节日娱乐活动、文体健身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在企业发展策略的推进下,促使职工能够具有清晰的发展方向,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从而开创出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新面貌和新气象。
其次,在企业面临的发展抉择中,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鼓励职工要将自己的得失和企业的发展连接在一起,形成齐心协力前进、脚踏实地发展的良好局面。再次,企业管理者还要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建课程统一在一起,将行政命令和激励措施进行高效的结合。
一方面,要树立企业政工工作的思想标杆,将劳动模范等一批优秀的职员作为学习榜样,从而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职工的各项积极性。定期表彰先进职工,以此做出示范和激励,鼓励职工争先创新,使企业能够具备专业的管理形式,确保国有企业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发展、开拓。共同营造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企业发展环境。
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有企业思想工作面临着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地深化和完善,能够进一步增进企业的团队凝聚心,不断满足企业职工对自身思想、道德、技术的发展需求,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政工环境,充分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政工作状态,不断夯实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赵志国.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2.
[2]陈迎民,周国江,胡爱萍.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11)
[3]王芳.浅谈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的思考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