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学校课程的重构

2016-05-14魏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系民族

魏健

在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学校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学校要立足学校文化,分析课程建设的要素,寻求课程建设有效进行的策略,从文化层面剖析课程发展的实质,形成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民族学校多元文化课程的重构就是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建构多元文化的民族校本课程,这既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实践要求,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表现。

北京市回民学校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办学特色,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融·和文化”校本课程体系。“融·和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以多元和综合为底色,以理解与尊重为基本要求,以共融与和谐为最高价值观”,旨在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教育内容,针对民族学校学生特点,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以爱国情怀、价值认同、公民素养为教育重点的,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多元文化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

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融·和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把爱国情怀、价值认同、公民素养作为校本课程体系的重点内容,每一层面再做具体的内容呈现。

核心目标 重点内容 具体呈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 国家层面:爱国情怀 国家意识 国情教育 国家安全 国家发展

社会层面:价值认同 民族精神 革命力量 人文传统 地域文化

个人层面:公民素养 责任担当 诚信法治 平等合作 奋斗自强

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文化底蕴、创新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科学精神,充分体现区域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民族传统与现代国际融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性发展融合。例如,开设以知识性为主的课程,如“走进新西城文化”系列;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如风筝制作、空竹技巧、民族体育等;以研究型为主的课程,如研究区域少数民族变迁等。

学校课程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三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各学习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搭建基础优化平台课程(包括学科、德育)、自主拓展平台课程(包括选修课程、专修课程)、实践体验平台课程(包括社会实践、军政训练、非遗传统、社会服务),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基础优化平台课程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自主拓展平台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实践体验平台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规划能力。

学校积极探索了平行、整合、拓展等三种方式。所谓平行模式,即开设主流文化课程,并兼顾少数民族文化与需求,同时开设与其有关联的文化课程,如阿语课程。整合模式,即将主流文化课程有机地与现代多元文化知识进行整合,将丰富的多元文化渗透于当今主流文化课程体系中,如通过语文教材介绍各少数民族的特殊人物、优秀故事、经典传奇、节日习俗等。拓展模式,即以原有课程结构基础上,对已有的文化和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与发展,并积极运用实践的方式对其加以拓展与巩固,如开展综合本民族特色的展示活动,让多民族的学生介绍展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

学校还建构了“融·和文化”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教师为“融·和文化”课程精心设计《学习手册》,《学习手册》将学习指导、过程记录、效果评价融为一体,让学生的学习收获外显,个性特长彰显。自选校本课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评价过程,教师、学习伙伴的参与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学生作品展示、汇报表演等方式将学习成果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进步。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课程重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入手,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研究民族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力求系统研究民族学校多元文化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目标、内涵、结构、方法与评价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揭示其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合的教育。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体系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多元民族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