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叶廷德
叶廷德
摘 要:物理作为高中课程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常识、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有重要帮助。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物理教学也在向探究性学习转变,更加强调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改;探究性学习
一、巧妙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提出新问题。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通过不断提出新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中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教师在利用提问方法进行探究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合理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能保证学生开动脑筋,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又要避免问题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后,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比较,让学生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理想状态下的科学探究问题,应当是上下衔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摩擦力的实例,在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再继续提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摩擦力的大小应该怎样计算?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既能够平滑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
2.进行科学实验操作,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高中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抓住这些特点,就会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对未知科学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再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例如,在进行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悬挂一根细钢丝绳,下面悬挂一个质量为1 kg的铁球,把球拉开一个角度,并贴近自己的鼻子,随后让铁球自由释放,并站在原来的位置,等待球的返回。问题1:球会撞到鼻子吗?问题2:如果教师用力推球,给球以初速度,等到球再一次摆回,教师为什么离开了原位置?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学生自己通过实验产生质疑,反复探究,也能增强其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制订明确教学目标,挖掘学生探究潜力
1.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对于下一步的课堂安排也会更加条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设置难度适当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能力的变化,从而为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于未知的物理知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疑问,其中不乏一些令教师啼笑皆非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详细解答,就会使学生失去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难以理解物理现象的内在本质。因此,无论学生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认知规律进行科学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正确答案。换个角度来说,学生对物理现象和教学存在疑问,恰恰说明学生对该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大胆质疑。
2.组建学生学习小组,鼓励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和引导之外,更重要的培养方法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开展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之间进行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求知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能够完成整个探究流程,包括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组内讨论和问题总结。其次,教师要合理设置谈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关联程度,问题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折射现象吗?同学们知道折射现象发生的原理吗?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发一个棱镜,让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与协作,了解棱镜的使用说明和规范,并进行简单的光折射试验。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强化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记忆力。
三、利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模式要求按照学生认识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方法为主线,以实验为手段,倡导主动参与、亲身体会,通过建立概念的一般方法来理解和形成物理概念。其中,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也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物理规律反映有关事物相互作用和有关物理现象(或过程)中内在的必然关系,通常分别称为定律、定理、原理、方程等。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概念规律的教与学。首先,教师应充分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显形和隐形地对应着特定的科学方法,教师应看清概念规律建立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其次,善于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推导训练,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隶属关系。如在讲加速度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亲自推导加速度和速度关系公式,从而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
四、规范学生探究操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能力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直观感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对许多物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够,在进行物理实验(尤其是电学实验)时,对一些危险操作的防范意识不足,给学生探究学习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首先自身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预实验,保证试验质量和试验安全性;其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试验,降低试验中的安全风险。再次,科学实验开始前,做好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安全实验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预防误操作和危险操作的出现。物理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尤其是物理实验,任何不规范或不细致的试验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或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的试验结果很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教师在物理的探究性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试验操作规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试验操作,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是一个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革,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值得重视的,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参与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社会、学生、家长等行之有效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切实提高,使我们的教学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志旺,徐子发.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13(6).
[2]胡彦.探究式学习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学科教育,2011(3).
[3]徐红,张国尧.数字信息化实验系统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探究性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