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高考为由耽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16-05-14郭世军
郭世军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部分学校、部分教师以高考为由抵制课改,甚至拒绝课改,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高中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极为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将其落实在新版课程标准中。
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和整合的概念,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的能力,是能够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素养的内涵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一个概念。“核心素养”是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并且这些素养是能够发展与维持的;核心素养是帮助每个人满足各个生活领域的重要要求并带来益处的素养;核心素养是有益于实现预期结果的素养。
以生物学科为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因此,生物科学素养所涉及的学生学习结果将不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还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关注与本学科相关的甚至是跨学科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高考理综课标卷Ⅱ,试题结构创新,内容新颖,既有利于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又增强了试卷甄别功能,在有效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并不冲突。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的强化训练,使教材中大量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启迪学生思维的科学教育素材不被重视,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得不到充分落实。
我校也于2014年下学期全面开展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学习忻州一中、泽州一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原有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情况,学校领导集合广大教师的课改经验及反思,提出了“基于问题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自学存疑、互学释疑、展示质疑、点拨启疑、建构去疑。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二、面向每一位学生
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三、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
我校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经历了种种困难:学生的不适应,教师的不适应,家长的强烈反对。然而,通过我校领导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坚持了下来,课堂教学改革有了起色,走上了正轨。我校选拔课改先进分子成立了石楼中学第一批“课改先锋队”,在课改先锋队中进一步选拔优秀先锋队成员,优秀先锋队成员参与听评课,并且与新进教师结对子进行帮扶。目前第二批“课改先锋队”也已申报过关,教师课改积极性高涨,学生信心满满,高考成绩稳中有进。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原因在于全体领导及教师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要求、社会要求、人才发展的要求,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构建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就是教育创新。广大高中教师应密切关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关注和研究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领会和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