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凤鸣腰鼓》校本教材编写的意义和思路
2016-05-14唐兴群
唐兴群
【摘 要】打造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腰鼓课,至关重要。从近处看,关乎到每一节腰鼓课的内容、模式和评价;从长远看,关系到学校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要上好腰鼓课,必须要有一套成体系的,既有腰鼓技法又有腰鼓文化的教材。在结合学校课题(以“鼓”励志为特色的腰鼓课堂实践研究)基础上,我校决定开设校本课程《凤鸣腰鼓》。
【关键词】《凤鸣腰鼓》;校本教材;意义;思路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教材是学校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
一、《凤鸣腰鼓》校本教材编写的背景及意义
我校由原北碚区农林小学迁建而来。农林小学位于三溪社区,社区居民茶余饭后喜欢扭扭秧歌、打打腰鼓,孩子们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对腰鼓有着特有的学习兴趣。因此,曾经的农林小学校园里,100多名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学腰鼓、打腰鼓,早已与当地社区生活融为了一体,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2011年9月,位于“两江新区”蔡家组团的新校——北碚区凤林小学落成。“鼓韵励志”被确立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支大气的腰鼓舞成了开学典礼上最欢快的音符。2012年学校成功申报北碚区“腰鼓”项目特色学校。学校成立了4年,学校的腰鼓在北碚区内也小有名气,在各种大型活动(2012年川渝两地牵手联谊活动、2013年重庆市元旦留守儿童慰问活动、重庆市关工委、重庆市西南大学和凤林小学共同主办的“牵手同行,励志共进,飞扬梦想”活动)上,铿锵大气的腰鼓都会带来精彩的演出。但目前,我校腰鼓品牌的发展遇到了如下的问题:
1.“老一套”:虽然在小范围内小有名气,但我校开校近四年了,会腰鼓的还是那几个老师,打的还是那一套动作,呈现出“青黄不接”、进步困难的疲软态势。
2.“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没有规范的课程标准,没有适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一套完善的教材,教师们“摸着石头过河”,随意性较大,教学有效性不强,难以全面提高师生的腰鼓水平。
3.鼓有声,“韵”不足:目前,我校的腰鼓训练大多停留在敲敲打打的动作层面,而对以“鼓”励志等的文化内涵,学生知之甚少,其原因就是没有一套成体系的、既有腰鼓技法又有腰鼓文化的教材,没有规范的腰鼓课堂。
综上所述,打造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腰鼓课,至关重要。从近处看,关乎到每一节腰鼓课的内容、模式和评价;从长远看,关系到学校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要上好腰鼓课,必须要有一套成体系的,既有腰鼓技法又有腰鼓文化的教材。在结合学校课题(以“鼓”励志为特色的腰鼓课堂实践研究)基础上,我校决定开设校本课程《凤鸣腰鼓》。
二、《凤鸣腰鼓》校本教材编写的思路
编写教材就必须有大纲。教材大纲要从整体设计上有所思考:我们在编写大纲时,首先注重教材编写的背景;其次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确定教材要编写的内容;四是老师教学时要采用的那些教学方式;五是确定课程评价。经过大家共同拟定,拟定本教材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为:
(一)本教材的三维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校本课程活动中了解鼓的起源、历史、表演形式、衣着服饰、风格特征、活动习俗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2.技能目标:学习、掌握打鼓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在腰鼓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奋进、自信、协作的良好品质。
4.应用目标:学生进行腰鼓表演,会欣赏和评价。
(二)课程内容(包括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的框架结构):
1.文化内涵。
(1)丰富多彩的腰鼓活动(着重提出安塞腰鼓)
(2)腰鼓的传说
(3)腰鼓的起源、历史、服饰
(4)打腰鼓的意义
(5)腰鼓精神
2.腰鼓知识。
(1)各种鼓的认识
(2)腰鼓各部分名称及配件
(3)腰鼓的挎法及棒的握法
(4)鼓手要求
(5)腰鼓的基本敲法
(6)鼓点:花点、碎点、单点、双点、起鼓点、路鼓点、边点、帮点
(7)花样
(8)套路练习
(9)大鼓、钹的认识及作用介绍
(10)成品展示
3.游戏活动。
(1)击鼓传花
(2)跟我学(请你跟我这样做,学习鼓点)
……
4.综合实践。
(1)画鼓
(2)唱鼓
(3)剪鼓、贴鼓
(4)塑鼓
(5)说鼓、写鼓
课程内容编写说明:在最先的课程内容中,我们只编写了两种:一种是文化内涵,一种是腰鼓知识。但在大家的反复讨论中,我们加入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教材的形式更多样有趣,内容更丰富和完善。
5.课程的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的选择:观摩法、欣赏法、讲授法、演示法、汇报法等
(2)教学的组织形式:全体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
(3)教学用品:腰鼓、大鼓、大镲等
6.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评价包括课堂评价(师示范、讲解、组织纪律、效果等)、学生学业评价(学习兴趣、知识技能、表演结果等)、社会评价(包括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社区人员评价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校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
三、《凤鸣腰鼓》编写说明
《凤鸣腰鼓》教材我们分为了六册,每册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把教材内容的四个方面编写在教材中。那么在编写教材时,就要作好细致的分类:教材的每一册要有哪些板块组成,每一板块内容为哪些,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把很多资料堆砌在一起,不能将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在教材之中。
腰鼓教材的编写我们势在必行,只要大家积极开动脑筋、互助合作、集思广益。我们一定能编写出一套能促进学生个性、教师专业、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