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2016-05-14高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礼仪教师应美的

高磊

礼仪,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建立教学常规,重视上课礼仪

体育课的教学常规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

课前,教师应认真布置场地、器材,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应注意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提前到集合地点等待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席人数后,师生相互致敬问好,迟到的学生必须喊“报告”并应向教师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能入列。

课中,在教师讲解时,学生应认真听讲,不做无关的事,不随意说笑,不乱走动。学生向教师提问应先举手,经许可后方可发言。学生提问或回答时,仪态大方,声音要洪亮、清晰,要勇于展现自我;教师面对学生要表情和蔼、举止得体,要尊重学生,要乐于听取学生的意见,要展示出良好的气质风度。

下课前,师生应相互致敬、道别,待教师宣布“解散”后,学生方可解散。

建立和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中的礼仪,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讲文明、讲礼貌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学生仪态,塑造美的心灵

体育教学包含美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形体美、运动美、精神美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应科学的指导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均衡发展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强壮体格、改善体型。在教学教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姿势,要求学生做到站立挺直、坐姿端正、行走轻盈而沉稳,要展示出美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勇于拼搏的优良品德和作风,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完美的体型、正确的身体姿势和美的心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教师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指导思想,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三、渗透礼仪教育,和谐人际关系

课堂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既要互助合作,又要对抗和竟争。在互助与对抗、合作与竟争等交往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姿态、仪容、举止都充分的表现出来,教师应充分挖掘礼仪教育的因素,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1.在整队和调动队伍时,教育学生互相尊重、礼貌互让;在练习中,教育学生互相团结协作。

2.在场地器材不足、分组依次作业时,教育学生自觉排队,按规定顺序依次练习,并主动照顾体弱的学生,让他们获得较多的练习机会。

3.在发放体育器材和学生使用器械时,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及时归还。

4.在组织游戏或比赛时,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和体谅竟争对手,胜不骄败不馁,对生理有缺陷的、运动能力弱、练习中有失误的学生不要歧视,更不能起侮辱性的绰号。

5.在观看教学比赛时,应要求学生保持安静,鼓掌要适时、适度,要鼓励那些遵守规则勇于拼搏的学生,要向善于合作、勇于竟争的学生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促进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竟争、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礼仪交往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河北省盐山中学)

猜你喜欢

礼仪教师应美的
好美的雾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