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之我见

2016-05-14张琼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

张琼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信心、交往力、创新意识、意志品质和公平竞争的训练,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广泛引起社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承受许多心理压力。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呢?

一、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自信心的训练

课堂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体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主要是在户外活动,主要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它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更能充分表现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表扬的话语,赞美的目光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利用体育课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体育课中锻炼自我,磨练自我。在课堂中不要怕小学生犯错误,允许他们犯错误,只有犯过错误才能发现错误、避免错误。让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从而使小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体育课上,积极要求每个小学生来当体育委员。老师教会全班学生做体育委员的口令、占位和集合队伍的要领。

谁来做体育委?首先让学生自己要毛遂自荐,要大胆,要像个指挥官一样站在队伍的前面,整队口令准确、响亮。其次,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把全班的队伍集合起来,整齐划一地站好。通过老师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全班学生人人都来争做体育委员的局面,一学年下来,班级里的学生每人都能轮到当一周的体育委员,这样就大大地训练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些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讲话的学生也能来尝试了,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声音响亮了,在众人面前不害羞了。有些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能上课积极表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来争当体育委员。这样,每位学生都得到战胜自己的惧怕心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的锻炼,体育课变成了学生们展示自信心的乐园。

二、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交往力的训练

交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的心理素质。老师在课堂中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素养,积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被人信任和受人欢迎的气氛,吸引他们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增加他们与同学友好来往的机会。

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容忍同伴微不足道的缺点,容纳同伴的不同见解,有选择地进行交往,在相互的宽容与体谅中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比如在体育课中,多选择一些两人或多人游戏让学生自己去找伙伴,找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做的游戏。谁找不到伙伴,老师就同他一起来游戏,其他小学生看到他同老师一起游戏就会认为老师喜欢他,他就有一种优越感,有些学生就会主动来同他做游戏了。这样,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与同学交往。教师还要注意那些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积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加表扬,以此提高他在集体中的地位,从而让他感受到被老师重视、被同学赞赏的滋味,提高其在同学中的交往信心和交往能力。这样,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变。每当老师让学生们自己找伙伴游戏时,他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开开心心地去游戏。

三、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训练

体育课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善于动脑,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敢于质疑,相互比较,富于联想等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如,在障碍跑这一教学单元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地去创新、去探究、去发现。在具体组织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给四块小海绵垫。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设计跨过障碍物、跳过障碍物、钻过障碍物、爬过障碍物的方法。学生们分四个小组,有的小组把小海绵垫立起来,设计成一座小山,让同学们可以跨过小山;有的小组把小海绵垫平放,设计成一条小河,同学们可以跳过小河;有的小组把小海绵垫搭成一个三角型,设计成山洞,同学们可以钻过山洞;有的小组把小海绵垫平放,设计成被敌人封锁的一片草地,同学们必须匍匐爬过,学生们的设计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老师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组通过障碍的方法,同学们在展示过程中吸取其他组的长处,改进自己组的不足。学生们在教师一次次的启发下不知不觉地进行创新的心理训练和刺激,使他们的创新、求知的欲望不断地增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自身潜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

体育课是训练学生意志品质的最佳课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项目,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尤其在长跑教学时,学生要克服内心的紧张,身体的极限,信心的不足等因素,还要克服气候环境、外界因素的干扰的影响等,在教师的严格训练和积极鼓励下,学生通过反复实践,体会克服困难的乐趣,逐步形成了在困难面前奋发向上、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等心理品质。同时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互助交流、积极锻炼、勇敢竞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相应提高。学生是否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是以同年龄的同学作为一种社会准则的。当体育活动中出现需要表现勇敢顽强的情境时,学生就会根据这种社会准则,调整和决定自己的行为。他们往往采取极大的意志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以取得同伴的赞扬或避免受以同伴的指责和讥笑。在团体情景中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锻炼。为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在克服各种困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注重学生同学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战胜他人和自己的意志力的心理素质。

五、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公平竞争的训练

竞争是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学校体育课中通过练习评比、游戏比赛、技能考核、达标测验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竞赛活动形式,为参赛者和观看者提供了很多的情感体验,为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从事竞争的心理状态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同学们进行体力、智力和心理的较量,你追我赶,以期待在竞争中创造优异的成绩,取得胜利。这种敢于拼搏,努力超过别人,正体现着一种竞争精神。体育竞争虽然激烈,但处处体现公正、准确、平等的原则。在统一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家是站在公正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境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的公正精神和心理情感,以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土壤和摇篮。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好坏越发显得重要,促进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让我们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