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心催化剂唤醒学生灵魂的真善美

2016-05-14冉小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唤醒真善美学生

冉小伶

【摘 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双差,在我们这里,这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无形中对学生的管理,特别是中学生的管理,产生了难度,如何管理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管理学生的方程式:双差学生+班级管理=爱心+好学生+优秀班级。

【关键词】用爱心;唤醒;学生;真善美

在教育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管理学生的方程式:双差学生+班级管理=爱心+好学生+优秀班级。我认为班级管理中应该多倾注爱心,爱心是学生积极转变的催化剂,现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证我们的结论。

一、案例

刚送一届毕业,转七年级又任班主任,分班刚结束,接到校领导电话通知因普九安排一个学生任峰到我班就读,这学生我早知道是被学校“赶”出去的学生,一个十足的“老鼠屎”,老师们恨之入骨。刚到班级不到两周学习上连犯“三罪”,行为上连犯“四罪”。一是“扰乱班级秩序罪”。一天早上,文娱委员起歌要求大家齐唱,小峰独自一个人在那里高声唱他的歌。二是“教唆罪”。一天中午,几个在做清洁,看到围墙外边黄澄澄的橘子又大又圆,于是,任峰发话了:“小川,你们几个去摘几个橘子来,这不会被老师发现的,万一被发现了我承担责任。”在他的教唆下几个同学都相继去把墙外的橘子摘来了。三是“盗窃罪”。一天晚上,校园内小卖部老板找到我,说“你班有一个叫任峰的同学吗?”原来在趁学生多的时候,任峰将一块口香糖悄悄塞到了自己的嘴里。被老板发现了。接下来是“打架斗殴罪”。一天就寝时,一个同学在水管上端水一边唱着歌到寝室洗脚,他走过去就给别人几拳脚,事后被打的同学给老师反映情况,晚上又被他叫上几位同学给别人及其旁边的同学暴打一顿。问他打人的原因很简单:“看不惯他。”

紧跟着是“上课睡觉罪”。老师在讲课,他趴在桌上睡觉,还打起了呼噜,旁边的同学叫苦连天。最后是“不完成作业罪”。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不但不完成反而还“勒令”别人不准完成,如果完成了就被他打。所有任课的老师每节课下来都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每节课讲完了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我恶狠狠的批评了他,但无济于事,看到这种情形我非常的着急,如果只是批评看来没有效果,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转变他呢?

第二天我的语文读书课,所有的同学都拿出了自己心爱的课外书在津津有味的看着,只有他坐在那里,两手托着下巴,眼看着天花板,一句话也没说。我向他走过去,他装着看书的样子看着桌子,我问他:“你怎么不看书?”他没有回答。看来他还有几分怕我,毕竟我是班主任嘛,我心里想。于是我轻声的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做作业或看教材,放学后就到我家来一下。”他抬头盯了一下我,显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放学后他确实去了,看得出他有几分极不情愿,很是反感。还没等我说让他拿凳子坐,他已经拿了凳子反向坐下了。我看在眼里,这时我妻子已将饭菜端出来了,好说了一会,最终他同意吃饭了。吃完饭后,他不经意的说了一句话:“这顿饭我吃饱了。”我心里一怔,原本准备吃饭后做思想工作的计划也改了。只是和他聊了聊家常。

原来:他家有八口人,母亲是个疯子,还有两个叔叔全是疯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还小,全家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个人劳动。奶奶在世时,父亲带上我出去打工挣钱,现在奶奶过世,父亲一边为了照料家,靠给别人背沙子或背水泥。挣钱买回家的粮食,一不小心被母亲一次性煮着,眼巴巴烂掉,或粮食被母亲白白倒掉。随父亲到广州读书时,班上的同学骂他“黑猪”,因为它本身皮肤较黑。并且还成群的欺负他,打他。听说了后,我将自己适宜的衣服送给他,他拒收了,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有衣服穿。

后来,学校组织“红歌大赛”,班上统一服装,他没有。班会课,在我的倡导下,班上组织了一次献爱心活动,所有的同学都为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他拒收了。事后他还说:“老子不稀罕钱。”此时我全明白了:他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孩子。以后,每周我将他叫到我家里吃饭,或者是班委轮流“招待”他,默默的帮助他。这以后我发现,老师反映小峰的事的时间少了许多。我心里又犯嘀咕了:是不是事多了,疲了呢?我暗地里找老师问,原来任峰听课比以前用心许多了。一次周六正好逢任峰生日,我带上班委成员去买了一支笔和一本本子,准备为他过生日。晚上,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蛋糕,班长让任峰走进教室,同学们都说了祝福的话,最后,我和同学们将买好的笔和本子送给他,愿他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用笔在本子上写上精彩的人生,此时任峰激动的流下了泪水,渐渐的任峰“犯罪”的次数少了。

那是一个晚上一次群架事件,参与的同学都被学校德育处捉拿归案一一处理了,个个都认了错。唯有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打架了。因不服从学校管教,学校准备劝其退学。眼看着任峰走到学校大门口了,他突然转身,大家以为他要报复,所有老师“严正以待”,看着看着走到我身边,大家的心揪得紧紧的,但他只悄悄的给我说了一句:“冉老师,我没有给您丢脸,我没有给八年级一班丢脸。”说完向校门口径直走去。怔了一会的我,赶忙叫住了他。从那以后,我又与他约法三章。自己聘请一位同学作为自己的监督员,每天主动找我聊聊当天的事,找出自己的正确与错误。并且做好记录;进步了允许同学们喝彩。经过一年多时间,任峰纪律好了,行为端正了,成绩上了,被大家推荐为纪律委员,班级也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了,不用老师操心了。

二、案例反思

中学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除了在学习环境、方法上有诸多不适应外,思想上的不适应更显突出。心理上,中学生从过去的依赖师长逐步过渡到崇拜同龄人中的“英雄”。在老师面前,他们不再“唯命是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学生顺利完成过渡。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真诚坦然而不是相互猜忌,对于恶意讹人的少数群体应该严惩不贷,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行动唤醒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这是人类灵魂的本源。当这样的正能量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的时候,那才能实现人间处处是真情的愿景。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渴望被关注和重视。教师要深入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情感。有时候教育是不需要太多言语的。教师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支持的微笑,都足以鼓舞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如何有效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呢?首先,理解并尊重学生。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个性张扬、思维跳跃、情绪起伏,有的甚至比较冲动。教师要理解初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关心他们面临的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教师要进入学生们的生活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及想法等,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耐心疏导、悉心指导。通过悉心的引导、真诚的鼓励,学生们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关心和理解的,他们也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关心和理解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猜你喜欢

唤醒真善美学生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学生写话
“唤醒”泉城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