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农村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2016-05-14刘林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刘林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仍然徘徊在低水平。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才能有一个高效的课堂。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民主的课堂、从农村寻找物理、分层教学等方式,让广大师生从呆板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面对新课改的大潮,许多物理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够让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局面,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有效手段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

一、初中物理低效率课堂的原因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仍然徘徊在低水平。

原因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的“填鸭式”及 “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靠练习搞基础、颠倒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发展“主从”关系的师生的关系,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本谈不上自主,这对学生的学习、思考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分析的敏锐性、控制的精确性。但这种“画地为牢”的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原因二: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不完善的教学设施、不理想的生源质量、不扎实的教师综合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致使多媒体课堂、因材施教、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手段无法展开。

二、创设情境,训练思维

在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中分别的参照是谁的问题上,学生因为对诗句的理解和意境的构想有很大的难度。究其原因其一是语文功底差对物理概念理解不准确,其二是农村学生因生活环境的限制、视野窄,思维缺乏训练,造成思维能力偏低。物理作为一门理性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多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尝试模仿,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因为初中生正是从儿童过渡到青春期的时期,他们此时模仿能力强,对生动形象的教育容易接受。当然还可以在开展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现象、讨论、试讲等一系列的“小老师”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合作探讨,逐步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还开通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头脑中对物理现象和过程没有感性的认识,不能建立起正确的物理表象,很难把书面的文字、表达式与现实过程相联系,从而出现思维断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我已经讲了很多很多次了,学生还是不会”。在教学中我常常会采用以下方法:①创设学生熟知的物理情境,如在讲小孔成像时,我就列举热天在树林里面玩耍的情境。②要重视演示实验。在讲声音的传播中,分别设计三个实验,然学生亲自体会。③物理教学要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授课时,多联系它在生活中或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增加感性知识。不仅让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的事物来解释,而且让学生很容易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要是喜欢我这门学科像音、体、美一样就好了”,传统的课堂中,师生关系一直是“主从”式的师生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严重阻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道路,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悖于当前提出的《物理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致使课堂气氛不融洽,不能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效果。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八原则中提出,要提供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第一,构建民主、平等、正确的师生关系。第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第三,鼓励学生怀疑精神,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第四,增强物理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在农村,发现农村,应用农村

农村中学现在面临着教学资源贫乏,教学设施落后,学生见识面窄,动手能力不强的困难。但物理知识与农村、农业、农民密不可分。针对这一实际,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上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爱农、重农的思想。让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觉得物理就是跟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008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特大干旱,广大农民更是受害者,学生深有感受,记忆深刻。在教学如何“减少蒸发”时,如此引导学生:“我们将水浇在干涸的土地上, 一会儿就不见了,为什么?”学生齐声回答:“蒸发啦!”因势利导:“怎样可以减少蒸发?减少蒸发要采取哪些措施?”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他们的想法,最后做归纳梳理。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物理知识,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农思想教育。

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在因材施教的大前提下,实际教学中分层教学成了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模式。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形式下,基于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基础上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他强调和关照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其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作为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由于农村传统社会环境氛围差、家长文化素质低或外出打工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生大部分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比较差,尤其是对学习难度较大的物理课程,在课外如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他们更不会主动看教科书、课外辅导资料、补充读物和解题,以致造成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不良后果。课堂教学时对于优等生:给予足够的发挥空间,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主动研究物理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对于中等生:在拓展物理教学内容上给予一定的点拨与启发,以带动其学习更多更精的物理知识;对于后进生:明确要求其掌握基本的物理课程知识,并重点指导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从学生的智能、学习方法与习惯、实践操作技能、语言和数学基础知识、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在校内外的行为表现情况进行逐个调查,全面了解学生。

总之,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合作、自主、探究” 的三维一体教学方式,要求物理教师充分认识物理学科的课程标准与特点。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努力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真正实现农村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小红.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01-102

[2]赵旭.优化物理课堂提高物理有效性教学[J].中学生理数化(学研版),2013(01):24

[3]巩玲.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4]王仁军.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