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

2016-05-14罗红春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现状作文对策

罗红春

【摘 要】农村作文教与学的现状:作文课教师抓头挠脑,学生咬笔杆;学生作文大多采用“拼、凑、压、挤、抄”等“合作”方式;学生作文水平低,教师作文教学难。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编写对作文训练次数不够;二是教学时读写分家。作文教学的策略:一是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发展;二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三是分类指导、方法引领。教师一定要用童心去唤醒孩子的童真、童趣,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困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更是如此。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更是觉得作文难写。所以,乡村老师应该重视作文教学,让乡村小学生从起步开始就不害怕写作文,那么,怎样才能教好作文,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根据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经验,浅显地谈谈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一、注重引导,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充满快乐和自信。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

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在初学写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确,就是选材不典型,描写不生动,更不用说错别字、病句等毛病了。如果教师都按标准来打分、写评语,学生就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没写作文几次热情就会减弱。所以,对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老师应以肯定为主,尽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激励他们取得成功。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空间,为他们的写作热情再添一把火。每次作文后,我总是让学生们在班上读一读、评一评。写得好、有进步的,进行表扬。

二、读写结合,适时迁移运用

语文教师都知道“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写结合的训练既不是机械性的,更不是随意性的,应该是有序和有机进行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有的课文更是典范。教师应慧眼识材,抓住读写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于新的语境中,作到仿中有创。

三、分类指导,方法引领

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用生活之水行作文之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关注焦点问题。让学生写生活札记,可三言两句,可长篇大论,关键是养成积累的习惯。

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思想认识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分不开的,对所看的事,对所读的书,要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样才能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从而思我所思,写我所看、所思、所感、所悟。不漠视生活,不跪着读书,这是提高思想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则。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积累。积累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各人的积累也不同。对于同一题目,各人因积累的材料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心中积累的广度、深度不同,作文的内容和水平也会不同。教师指导作文,不仅要了解全班学生现有的积累,还应了解每个学生积累的水平,有时出不同的几个文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更能有的放矢。

命题作文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积累出发。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胸中已有的积累,作文题要切合学生已有的积累,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以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诱导他们尽量把积累吐出来。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讲,所写文章就言之有物。有时学生发表的欲望虽还未达到不吐不快的水平,只要文题恰当,按题去作,把已有的不太充实的积累写出来,也是一种训练。经过几年这样的训练,养成习惯,日久天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时也能写出文章,这便是写作教学的成功。

农村小学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生活比较单调、刻板。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其次,敦促学生从自己的积累出发,写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写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不是停留在单纯的认识事物上,而应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深刻的情绪体验,才能写出具体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了解的、有情绪体验的事情,写他们的心里话,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感。

四、写生活中的作文,写出农村独有的特色

农村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农村孩子从小就经常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农村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素材基础。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就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掏鸟蛋、下塘摸鱼、爬树捉知了……这些童年趣事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喂猪、放牛、锄草、插秧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切身去体验,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又可以积累素材。

五、开辟园地,让学生施展才能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创新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动机。我在每月的教学中,坚持把每位学生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习作1—2篇通过修改誊抄后,装订在班级的《浪花集》。每学期编印一本《成长果园》班刊,让每个学生互相交流,并记录下自己成长足迹。还可以将这一成果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习作的信心。教师要经常留心各种报刊杂志,如有征文消息,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去试一试,即使石沉大海,也为成功打下基础。对一些作文立意较新、选材独特的作品,教师可以推荐向《小学生周报》、《学语文》等小学生读物投稿,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总之,乡村小学教师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注意积累、乐于交流、勤于动笔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素材与作文实践联系起来,使他们由怕作文发展到爱作文,会作文,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中国学术论文网

[2]周小平.《从基础提高小学作文》,《新作文》杂志社,2009年第2版

[3]王军.《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山西教育报刊社,2008年第7版

猜你喜欢

现状作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