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2016-05-14黄满诗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脑子课外作业小题

黄满诗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概念和内涵也作了新的诠释,对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前一段时间,我校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为时较长的调研,我们团队发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新现象,在新旧课堂理念更替的过程中,有一些老师正陷于课堂教学的各种困惑中,现将教师所面临的一些主要困惑概列,并相应提出一些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的一堂课,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听

时常看到一些教师拖着疲惫地步伐从讲台上走下来,心情极坏地把教案扔在办公桌上,叹一口气说:认认真真的准备的一堂课,却没有几个学生认真听,唉!可怜天下教师心啊……教师的话语中,不乏那种无奈与困惑。

这种困惑的症结来源于一个“听”。往往是最被动、最乏味的活动。如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仅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那么无论你如何精心设计,都可能要失败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全方位启动学生看、听、说、读、练、演等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才不至于教师唱独角戏,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

产生这种困惑的另一个因素是教师“一厢情愿”。有些教师备课时,眼里只有教材,心里只有自己。他们用自己的感受去想象一节好课,去设计一节好课,没有去了解学生的认识基础和心理特点。这样设计出来的课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听,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教师却满腹委屈地埋怨学生不配合,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的建议是:没有不愿听讲的学生,只有不善讲课的教师。如果你正为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听讲而困惑时,你是否该问一问自己:你的教学方法是否对路,你的课堂设计是否合理,你是否给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机会。你是否了解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课。还有,你的脸上是否带有笑容,你的语气是否轻松愉快,你的语言是否幽默风趣,你的课是否上得有艺术性,有趣味性?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有魅力的课堂……

二、讲慢了,学优生不愿听,讲快了,学困生听不懂

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随便走进哪一个班,我们会发现学生水平差异很大:学优生每次测评可得90分以上,学困生只有20多分甚至更差。差距如此悬殊的学生在同一个班上课,的确令教师课堂教学相当为难:讲慢了,学优生不愿听,讲快了,学困生听不懂,因此,有些教师无所适从了。

走出这个困惑的关键,还是要走出“讲”的误区。“讲”的最大弊端,是要求学生“齐步走”。学优生想“走”快,不行,得听教师“慢慢道来”。学困生想“走”慢,也不行,走不快就拖着走。显然,这样的教学使扼杀人性、违背规律的。其实,课何必要讲那么多呢?有一个教学教师上课方法很简单,他上课基本步骤是先让学生看例题一做练习一,学生完成后对答案,提出疑问,大家讨论回答问题。然后再看例题二做练习二,再对答案,在提出问题,讨论解答……他似乎很懒,上课很少讲,但是他的学生个个都学得很努力、很认真、成绩也很好。他班里的学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但他从来没有为之困惑过。有一个英语教师评讲试卷,从不从第1小题依次讲到第50小题,而是让学生提出哪个小题不懂。当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时,他又不直接回答,而是问谁知道问题的答案并说明理由。于是他的课堂往往是学困生不断举手提问题,学优生不断举手解答问题。无论学优生、学困生都有事做了,只有教师没事做,“悠闲”得很。一份原本要三节课讲完的试卷,往往两节课下来学生就没有问题了。50小题虽然没有全部讲,但余下的题目学生都懂,不用讲。他同样从来没有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困惑过。

三、讲了许多遍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做

每次考试后,总会听到教师这样训斥学生:这道题我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还是有很多同学做错了,你们到底有没有用脑子读书啊?

学生的确没有用脑子读书,因为教师没有给他们用脑子的机会。教师在黑板上演讲题目,学生只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一切都是被动的。一方面他们不需要用脑子想,因为无论他们想或不想,教师都会顺脑子去想,如果用脑子想的话,就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就听不到教师讲了。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能力只有靠学生自己提高。有一句话说:孩子必须是自己长大的。我们有些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这个可能不懂,那个可能不懂,于是反反复复地讲,不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助长了学生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相信学生的能力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自己去学,学生一定能够学得更好。

四、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少有学生认真做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相信大家都听懂了。但是请记住了,听懂了是不够的,你们还需要大量的训练,回家以后,请把练习一、二、三做完……”这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教师在课堂结束说的话。但是,第二天检查家作时,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未做,或者是抄袭的。于是教师又困惑了。

其实,是教师太霸道了。教师的困惑是毫无道理的。学生每天花8个多小时的时间用来专门学习,结果教师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课堂时间)用来个人“表演”(讲解),然后布置一大堆作业让学生课后训练。这种行为,不但侵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侵害了学生的学习权利,而且侵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长期这样布置作业,学生有理由也有权利“罢做”。长期这样布置作业的教师,应该以违反“减负”规定予以重责。为学生不做课外作业而困惑的教师们,你是否想过:你原本就不该留太多的课外作业,你原本就不该挤占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

这些课堂现象你可曾有过,你是否思考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一起努力直面挑战,让课堂永远成为孩子的乐园,让课堂永远有生命力。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下溪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脑子课外作业小题
脑子只有一个
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用脑子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