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上海市对外贸易的影响

2016-05-14李男男

对外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区位熵产业集聚对外贸易

李男男

摘 要:上海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中心,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产业迅速集聚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给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相关数据,以区位熵指标反映产业集聚程度,以进出口贸易额反映对外贸易规模,采用单位根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产业集聚对上海市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鼓励集聚区自主创新。

关键词:产业集聚;对外贸易;区位熵;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5-0044-03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产业集聚进行了大量研究。马歇尔(1890)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并阐释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韦伯(1909)提出了产业区位理论,认为产业聚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并且从企业内部扩大和企业间分工角度阐述了聚集的影响因素;波特(1990)利用“钻石”模型对产业集聚及产业群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集聚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克鲁格曼(1991)认为,基于规模经济,产品制造只会在少数地区进行,从而实现了产业的集聚。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也进行了初步探索。曾忠禄(1997)认为产业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产业群集来实现,而产业群集的不断发展将会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姚凯(1998)认为高技术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聚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区位的选择影响比较显著;熊军(2001)回顾了西方的集群理论,分析了集群产生的原因;朱华晟(2003)从浙江省块状经济角度研究了浙江省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即社会网络、地方政府和企业家;邵昱烨(2012)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内产业的集聚;袁丹和雷宏振(2015)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的分布特征都呈东部向中西部递减,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选取进出口总额表示贸易规模,作为衡量对外贸易的指标。选取区位熵作为衡量产业集聚的指标,同时将科研费用纳入解释变量,以更好地解释产业集聚对贸易规模的影响程度。

1.区位熵(LQ)

区位熵又称地区专业化指数,能够衡量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相对于全国的专业化水平。因此,采用区位熵指标衡量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由表1可知,1995—2011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熵都大于1,说明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且集中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贸易规模(TS)

以上海市进出口额表示贸易规模,选择1995—2011年上海市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见表2)。

由表2可知,1995—2011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3.科研费用(RD)

科研费用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支持,影响着高新技术进出口贸易活动。1995—2011年上海市科研费用支出统计结果见表3。

由表4可知,1995—2011年上海市科研费用逐年增加,说明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对该地区自主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三、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建立区位熵(LQ)、科研费用(RD)与贸易规模(TS)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消除自相关和异方差,引入TS(-i)为滞后解释变量,并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分别取对数形式,得到:

1.单位根检验

由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伪回归现象,有必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区位熵和贸易规模的对数的t统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大于临界值,即接受零假设,序列不平稳。而进行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水平下,两个变量的t值都小于临界值,故拒绝原假设,序列是平稳的,且都为一阶单整。

2.协整检验

根据ADF检验结果,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接下来对区位熵、科研费用和贸易规模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以检验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在5%显著水平下,迹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此时拒绝原假设,即3个变量是协整的且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两者长期处于稳定均衡关系状态。

根据表1和表2数据,利用OLS方法估计回归模型,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LNTS=0.910334 + 0.607682LNRD + 0.300590LNLQ + 0.417599LNTS(-1)

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上海市的产业集聚规模对外贸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集聚指数每增长1%,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则增长0.3%;其科研费用每增长1%,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则增长0.6%。上一年上海市集聚指数也对贸易规模产生影响,上年集聚指数每增长1%,贸易规模则增长0.4%。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研究,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对其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针对上海市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地方产业存在于我国整体工业体系中,因此其发展并不是独立的。因此,上海市政府应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产业区域内资源和要素得到充分流动和使用,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同时,使区域内主导产业带动次优产业,加强聚集区内不同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内产业联动发展。

2.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资金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另外,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吸引外商投资,鼓励民间投资。

3.积极鼓励集聚区自主创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积极鼓励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实现产业国际化。不断加大科研费用投入,实现科技稳步提高,使产业从单纯的制造加工升级到价值创造,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集聚区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佩佩.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基于宁波服装产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8(6):36-39.

[2]王甜甜.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江苏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邵昱烨.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袁欣,李深远.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广东电子产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60-63.

[5]王耀德.基于区位熵视角的湘赣鄂服务业资源集聚与整合[J].当代财经,2015(11):98-106.

[6]陈大雄.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与发展研究——兼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中南大学,2004.

[7]蒋媛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经验借鉴[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109-120.

[8]刘巍,陈昭.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操作简明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乔 虹)

猜你喜欢

区位熵产业集聚对外贸易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