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叶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推广应用浅析

2016-05-14郭庆峰孙小香郗晶张妍刘炳友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叶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郭庆峰 孙小香 郗晶 张妍 刘炳友

摘 要: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基层林业工作实际,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小叶杨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并对其推广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对创优本地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叶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推广现状

小叶杨别名:白达木、冬瓜杨、白大树(陕西)、水桐(陕北和晋西)、山白杨(甘肃)、南京白杨(南京)、白杨柳(江苏)、明杨(河南),学名:populus simonii garr,科名:杨柳科(salicaceae)。小叶杨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材质较好的杨树,广泛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四旁”绿化,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一、小叶杨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50厘米以上,树干往往不直;树冠开展,树皮灰褐色,老变粗糙,具沟裂。小枝光滑,红褐色,后变为黄褐色,长枝棱线明显。叶菱状倒卵形,菱形 状卵圆形,或 状椭圆形,长3-12厘米,宽2-8厘米,上面淡绿色,下面苍白色,边缘细钝锯齿;叶柄不扁。萌生枝上叶长为倒卵形,先端短尖。雌雄异株,果序长达15厘米,蒴果小,无毛,熟后2-3瓣裂。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二、小叶杨主要分布

小叶杨在我国分布很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江苏、安徽、四川、新疆、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山西、河北、辽宁等省最多,为实生分布地区。

垂直分布,最高可达海拔3,000米在1,500米以下的山谷、河旁、“四旁”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较快。

三、小叶杨生物学特性

小叶杨为喜光树种,不耐蔽荫,不易维持较好的郁闭,一般林龄在20年左右即郁闭破裂。

对气候的适应力较强,耐旱、耐寒,能忍受40℃的高温和-36℃的低温。在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年平均温度10-15℃,相对湿度50-7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虽较耐寒,在早春温度变化剧烈时,会产生冻裂。在土壤较湿的条件下,冻裂率较高,宜提高林分的郁闭度,可以减轻冻害。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沙壤土、轻壤土、黄土、冲积土、灰钙土,山沟、河边、阶地、梁峁上都有分布。在短期积水地方,能够生长;长期积水的低洼地上不能生长。在干旱瘠薄、沙皇茅草地上,常常形成“小老树”。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幅度较大,在oh8左右的土壤上能生长,并能适应弱度至中度盐渍化土壤。据有关部门测定,土壤中氯化钠含量在0.2%以下时,对小叶杨发芽无影响,超过0.3%以上,则发芽率开始下降。同时,雄株的耐盐力大于雌株。

小叶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是湿润、肥沃土壤,河滩地以及河流冲积土等。一般说,小叶杨对水分要求高于肥力要求。

根系发达,沙地上小叶杨实生幼林的主根达70厘米以上,支根水平展开,须根密集。有插条长成的大树,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向下伸展达1.7米以上,因而能够耐旱瘠薄,抗风和耐风蚀。有的地方,风蚀严重土层被吹失60厘米,根系裸露,尚可生长。所以,小叶杨是我国北方营造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

生长比较迅速,在杨树中,属生长迅速中等的树种。具有旺盛的萌芽力,易插条繁殖,也可插条或干造林。

据调查,在滩地和阶地生长的小叶杨(有插条长成)高生长最盛期为5-13年,胸径生长最盛期为5-19年。实生小叶杨树高最盛期5-22年,胸径生长最盛期为5-30年。

小叶杨生长因立地条件不同差别很大。在山地及黄土沟壑区,坡脚上的比沟沿上的生长好。冲积和淤积的细沙土,肥力较高,小叶杨的生长较黄土上为佳。细沙上、滩地和阶地上生长的小叶杨较梁峁斜坡底部、侵蚀沟上的生长快。同样立地条件下,小叶杨的生长随密度而异。

四、小叶杨推广现状

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使三北地区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40%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57%的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建起了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屏障”。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在东北、华北地区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但在西北地区由于受气候、立地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其栽植面积和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效益还有限。如何有效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面临第一、二代防护林急需更新改造的问题,国家“三北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加快三北工程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从增加林业生态建设在农民收入比重的角度出发,曾对建设“小叶杨基因库”及小叶杨树种推广的有关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通过采取实地踏查,与林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座谈并查阅文献资料等形式,基本摸清小叶杨天然林、人工林的分布、保护利用及生长情况。小叶杨在“三北”地区的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调研中还了解到,有些地区小叶杨的栽植也受到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一是新培育出的一些杨树品种具有较强的速生性,使人们热衷于栽植速生的品种;二是受舆论导向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苗木培育机构夸大新品种的生长特性,预测的产出有较大的诱惑力,使乡土树种小叶杨被不断淡化。上述问题需在今后的推广应用中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作者简介:郭庆峰(1982-11), 男,黑龙江龙江籍 ,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及林业技术推广和工程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小叶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祁连小叶杨育苗及造林管理技术的应用探讨
小叶杨的繁殖及栽培技术
中国北部小叶杨光合生理与叶片表型变异分析
河南伏牛山区小叶杨资源与生长规律研究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