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竹林低产林改造

2016-05-14杨家松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施肥改造

杨家松

摘 要:金佛山方竹是正安县重要的经济品种,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备生态价值,被广泛地用于造纸、制造竹胶板之中,竹笋美味可口,销量较高,为当地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但是,当地某些地区的方竹林产量较低,需要通过科学施肥等方式提升产量。

关键词:方竹林;施肥;改造

正安县位于贵州省,近些年的方竹资源达到24.5万亩,涵盖6个乡镇,县内的方竹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方竹低林实施改造,为让加工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一、正安县方竹产业发展现状

县内有金佛山方竹林21.7万亩,原生天然竹林达到6.5万亩,每年的鲜竹笋产量超过9500吨。在2013年,全县的方竹创造的产值达1.5亿元,主要分布在庙塘、新洲、小雅、乐俭等乡镇,也有部分竹林分布在海拔超过1200m的偏僻山区,其中低产低效林的面积较大,在竹林总面积中占的比例是50%。当前,县内共有方竹竹笋加工企业2家。方竹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家。

二、正安县方竹产业面临的市场条件

金佛山方竹产出的竹笋质量较高,高度在3m到10m间,径粗2cm到6cm,竹壁厚度较大,含有数量纤维,口味鲜美,被称为“笋中之王”,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受到国内外消费群体的欢迎,市场销售潜力巨大,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被销售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受到的好评较多。

三、正安县方竹林低产林改造措施

1.以科学的方式整理竹林

利用刀、锄头等工具将林中的杂草、灌木等实施处理。金佛山方竹有喜阴、耐潮湿的特点,支撑力较差,需要上层乔木防护。因此,要将上层的乔木进行适当保留,起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具体按照每667m2保留乔木20株到30株即可。

2.处理好整地问题

进行种子直播造林时,通常选择在4月下旬,在方竹种子处于成熟状态后,边采边播即可。在进行生苗母竹移植时,要先进行整地,然后实施造林,在整地的同时实施造林。整地造林的时间通常在10月下旬到次年的3月下旬,在冰雪尚未解冻时,不能开展整地、造林。由于温度比较低、凝冻较大、操作复杂,会对竹子的成活率形成负面影响。

3.整地挖穴

造林地所处海拔较高,植被通常较多,在整地过程中为防止水土流失,选择高地较为合适。将定植带设定在1m左右, 带间距处于2m到3m即可。对定植带内部实施检查,分析其中十分存在杂草,要采取措施予以清除,也要将灌木、藤刺等杂物清除干净。随后参照造林的密度,开展定植挖穴,种子直播造林挖穴的深度、宽度等要严格遵守要求。在挖穴过程中,要将表土和心土分开保存,防止在栽种时填土的次序出现差错。

4.保持合理的生长密度和年龄次序

竹林的密度会对竹子的养分和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如果密度过大,立竹长势纤弱,笋径比较纤细,能用于使用的部分较少;如果密度过小就会造成立竹过粗,笋径较大,能食用的部分较多。此竹属于混生型,竹株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处于均匀状态,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竹笋的产量。在调整竹林密度时,要根据时间的推移采取措施。如果立竹的生长时间超过3年,将小竹砍掉,保留大竹,清理密度过大的部分,保留稀疏部分即可。在管理过程中,每年均有新竹出现,也需要按照以上的方式进行疏伐,让密度处于合理状态。方竹在8月上中旬开始出笋,幼竹在第一年的生长中,主要是体积上的生长,次年则主要是竹叶的生长。

5.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尤其是在发笋期,要严禁人畜进入竹林中,否则就会对竹林造成破坏。此竹的幼竹和出笋期保持同步,在出笋末期后的30d到40d生长过程结束,根据出笋的实践,采笋活动完毕后,就要进行封山育竹。还要以科学的方式提升竹林的产量,合理施肥,让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在施肥时,可与垦复同步开展。

6.对竹笋实施保护

金佛山方竹主笋期从8月份的下旬开始,直到10月上旬结束,随后仍有春笋、下笋等。在开展蓄留母竹的同时,使用秋季笋比较适合。在出笋的早期,能让方竹的成竹处于较为规则的状态,停止接收商品竹,将竹径较大的保留, 让方竹的分布处于较为均匀的状态。在开展实际操作中,对小径的竹笋实施采集,保留大径级的竹笋,将较密集的竹笋采集走,留下较为稀疏的竹笋,采集前期的竹笋,留下中后期的竹笋。不采集的竹笋类型包括:走边笋、见根笋、摇头笋、草根笋、鸳鸯笋。对竹笋进行保护十分必要,会对今后的生长状况产生直接影响。

7.合理使用覆盖技术

如果坚持2a将10cm厚的糠壳覆盖在竹林上,就会让竹林的产量提升。覆盖度达到20 cm后,毛笋增产率会接近36%;当覆盖度达到10cm后,毛笋增产率为39.87%。经过试验检验后,使用此种覆盖技术,能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得到增强,让竹子内部的循环状况较佳,提升笋芽的生长能力,让出笋期限提前。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正式覆盖之前,要将水分灌满。覆盖厚度控制在10cm较为合适,使用糠壳、秸秆等无作为覆盖物均可,能起到较佳的效果。使用间伐物进行还林能起到保湿保墒的目的,让竹林的养分得到及时补充。竹园覆盖过程要对轮换的情况保持注意,不适合使用连续覆盖的方式对竹林进行处理,否则就会造成竹园的养分消退,不利于竹林的生长。土壤温度在持续升高,让竹鞭发芽的时间提前,让竹子内部的内源激素平衡受到破坏,让竹子原本的生长规律遭到破坏,对竹子的生长形成负面作用,造成竹林的生长受到遏制,产量被削弱。不可在竹林中使用剧毒性质的农药,否则就会让竹林的产品具备较强的毒性,对产品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四、结语

在进行方竹林低产林改造时,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施肥、管理,对竹林的密度实施调整,让竹林的改造更加合理。在实际操作中,要对竹笋实施保护,使用糠壳、秸秆等覆盖物对竹林实施覆盖,让方竹喜阴等需求得到满足,提升竹林的产量,为当地农民的增收做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喜,龙志永,许才万,等.密度调控对金佛山方竹低产人工林结构的影响[J].竹子研究汇刊,2014,33(3):54-59.

[2]王进,戴晓勇,殷建强,等.金佛山方竹原产地与异地种植地竹笋营养成分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5,25(3):19-21.

[3]涂华芬.桐梓县金佛山方竹生物学特性及母竹栽培管理方法[J].生物技术世界,2014,18(4):34-34.

猜你喜欢

施肥改造
闽南沿海森林公园不同栽培措施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影响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