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之我见
2016-05-14冯晓颖
冯晓颖
摘 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林业项目顺应这一国策要求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教学,促进林业发展,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态林业是建设工作,扩大天然林,进行森林逐步扩大,让大片的森林取代农田,林业工程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革,对地方生态建设的转变会造成保护林业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建设
其内涵是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主要是干扰和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或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人工设计生态系统的丰富的文化特点,创造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法则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混合,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克服困难,让人类社会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到达最佳结合点。
二、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
1.树种的质量过低,林业体系得不到保证。目前种植树木种类太少,没有山林树种的合理搭配;这不正确;太多关注点集中在治理和管理上,忽视有一些地区在选择类型或选择技术时,这些因素可能很严重。这导致植被的成活率不高,没有发挥建设生态的意义。
2.没有合理的投资。尤其不愿意投资维护工作,保护林业,却因为较少的维护资金,而不积极,最终导致植被再次被破坏,这是费力不讨好的政策原因造成的,但在实际上,这种行为不能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如果没有整个体系做保证,显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3.经济投资不足。生态区的生态环境一般是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地区。支出通常在经济项目的投资少的环境。包括政府投资、我们不能降低标准。这两个明显矛盾的直接影响项目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管理机构的不合理。林业是广泛的,长期的投资,要慢慢的等,对林业的社会参与不够,造成林业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投资不足的问题,我们国家要有高要求,解决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薄弱的问题。但实施上存在管理定位不对、设施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三、针对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1.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人与环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积极的宣传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社会意识的重要性上充分认识,提高林业工程建设;在漫长而曲折的建设道路中,实现在规划重点和步骤实施上做到林业可持续管理,优化结构,发展优质新品种,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
2.合理进行总体规划。生态建设是通过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工程建设的区域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一致,要向整体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生态项目合作要在长期之间的分工上分明。在设计上,需要首先研宄不同地区的综合环境因素,结合区域经济方面的评价,包括制定合理的条件,项目的大小,面积,类型,如树木和森林的空间是否有更好的科学的生态模式和生态影响。
3.建立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确保工作是基于森林资源与经济的特点进行,在建立森林的公益性质上规划。加强生态效益,性能优化,只有这个活动顺利开展,才能保证行业优势;融资方法,现行的补偿基金,由政府投资,作为受益者的个人和一些单位,也要有所付出,这是受益地区补偿的关键。我们应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这是重要的目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资源利用是否规范。林业开发事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在制定标准时,不仅是对自然元素,也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需要有要求。具体如下:林业生态环境本身的能力和质量与存在的地区密切相关,在林业区域的经济关联,财务状况等是审查和监督检查的关键。基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在个别地区,许多人没有把钱用在林业和创造就业机会上,没有发挥资金的效益。这一现象需要建立专业人员监督。
4.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上的科技含量。林业技术的内容决定成败。明确森林的知识,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对积极采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提高林业研究的起点;要布局避免重复;提高科学研究与评价基础,加强研究成果和科学研究林业的实践;开放科学资源,林业科技资源共享。不断的重视林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提高林业科学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养殖业,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森林和生态监测和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是农林品牌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要求提高林业建设者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生态林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林业方面,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的项目。本文只是从一般的观点上给出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经济条件采取实际措施,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希望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能更上一层楼,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9):9.
[2]徐国祯.论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J].林业经济,2009(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