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技术
2016-05-14戴枚花
戴枚花
摘 要: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增加森林碳汇势在必行,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造林质量是尤其值得重视的,因此,文章结合某成功的碳汇林项目造林实例,从划分立地类型、造林方式、树种选择、整地、造林方法、抚育措施、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其造林技术,旨在为其他相类似的项目提高参考借鉴,从而提高造林质量,最大程度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与效益。
关键词:森林;碳汇林;造林技术
当前,经济的加速成长导致各种工业的污染物排量逐年增加,空气质量已经远不如从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十分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碳汇林造林是个十分正确的选择,碳汇林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有研究数据表明,每lm3的森林可以吸收1.83t的CO2,释放1.62t氧气,是一个高效节能无污染的天然净化器。基于此,我们就更应该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净化污染的空气。但是碳汇造林工程质量受造林规划、作业设计、立地条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大。由此可见,掌握科学的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一环。
一、基线状况
1.气候、土壤、地质情况。粤北地处南岭中段南坡,北江上游。粤北土地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我省最大的林业基地和重要农产区。该碳汇林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项目地点的成土母质岩主要是砂页岩,发育在坡积物和残积物的土壤中多含有石砾、呈酸性到微酸性反应。
2.水土流失情况。碳汇林地水土流失面积139.7hm2,占总面积的34.9%;中度流失面积247.3hm2占总面积的61.8%;强度流失13.0hm2占总面积的3.3%。按照《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和《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粤北山区具体情况进行碳汇林建设,对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和其他土地等采用人工造林,对疏残林、低效纯松林、低效桉树林采取低效林改造套种方法。
二、造林措施
1.划分立地类型。碳汇林地的地貌全部属于丘陵,气候、降雨量等环境影响因子在项目活动地点差别不大,土壤属红壤土类,棕红壤亚类,成土母质为砂页岩,这些因子对活动地点的立地类型划分不产生明显影响,不作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造林地以土壤厚度作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按照全国立地区划系统和该地森林立地类型划分标准,碳汇林地处在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低高丘、岗地立地类型小区,丘顶组立地类型组和丘坡组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分为丘坡薄A1中土层,丘顶薄A1中土层和丘顶薄A1薄土层。
2.造林方式。根据立地类型和造林树种相匹配的原则,拟在立地类型代码1设计造林模型为柏木纯林;拟在立地类型代码2设计造林模型为刺槐与香椿混交,拟在立地类型代码3设计造林模型为枫香和马褂木混交。
3.树种选择。树种选择需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并针对碳汇林的功能要求,结合当地乡土树种,筛选适生性好、碳汇能力强的树种。一要选择稳定性好、抗逆性强、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优先选择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二要优先选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以满足碳汇造林功能要求。三要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对树种进行合理配置。为此,可以选择以下树种,包括樟树、黄樟、阴香、火力楠、红锥、米椎、锥栗、荷木、枫树、黎蒴等 。
4.造林密度。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树种科学确定造林密度,碳汇造林项目的密度要求89株/亩,即株行距为3.0×2.5m,密度为1335株/公倾。要求造林地内的林中空地按林地内乔木稀疏,密度低的地块见疏加密,保证小班造林株数达到密度要求。
5.整地。整地是造林前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应在造林前一年的秋末冬初进行,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养分,采用穴状整地,整地时穴土要全部清出穴坑,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经风化一段时间铲肥沃表土与基肥搅拌均匀后回填半穴,再将心土覆满全穴,植穴按垂直行布设,规格为长50 cm 、宽 50 cm 、深 30 cm 或 40 cm ,两行植穴呈“品”字形分布,有时为了避开原有树木和石头等,部分地段需要进行局部位移,采取不规则式随机布设,但造林密度要与规划时保持一致。
6.抚育措施。造林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度杂草,及时割除,松土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为5~lOcm。
7.技术管理。建立技术档案,对碳汇林的各项管理、生长情况、碳汇情况进行详细记载,登记归档。建立护林防火哨,病虫测报点。具体做法是在碳汇林内设置固定的标准地,定期进行物候观察,蓄积量调查、碳汇监测。
三、技术要求
1.项目地点选择可行,为增加碳汇提供了可靠保证。碳汇林造林地点无权属争议,全部属于集体所有,不存在因权属争议导致毁林的因素,无放牧现象,不存在林牧矛盾,碳汇林造林地点位于农业用地,严格限制进行城市建设,不存在被占用成建筑用地的风险;活动地点造林成本高,投资效益不明显,多年没有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造成了局部地方水土流失较为为严重,造林地符合对地块选择的要求。
2.树种选择适当,造林方式合适。碳汇林造林树种为樟树、黄樟、阴香、火力楠、红锥、米椎等,这些树种的生物特性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大多数树种为当地的乡土树种。区域造林再造林,最好以近自然林业(回归自然林业)思想理论为指导,改造低产低效林,促进森林资源管理科学化和森林整体质量提高,挖掘碳汇潜能,增强森林碳汇能力。也就是打造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且具有多树种混交,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异龄林结构的森林。一般来说,混交度越高越好,这样的森林质量较高,碳汇功能也就会愈强。
3.种苗数量、质量有保障。第一,苗木壮实,提高造林立地质量。人工造林苗木选用一年生以上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营养袋苗,要求树高 50 cm 以上、地径 0.5 cm 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根系发达且木质化充分的 Ⅰ 级容器苗。套种补植和更新改造因造林地中已有林木,要求选用两年生以上、苗高 120 cm 以上的一级营养袋苗;注意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失水和损伤,确保苗木成活率。苗木应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种源地标签等,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的苗木。此外,尽可能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以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的碳泄漏,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和新鲜度。第二,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做好改地适树、改树适地和树种选择等工作,第四,掌握和运用好密度作用规律,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碳汇林对CO2的吸收能力强大,发展碳汇林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但进行碳汇林造林是一项收益缓慢的产业,不会立即产生巨大的效益,相关人员应因地制宜做好造林设计,遵循最大限度获得碳汇量的原则,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活动地点立地条件,选择树种,在实施碳汇造林工程建设中提高林间管理技术,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护,做好项目管理,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与检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远城.粤北山区碳汇林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06).
[2]陈菊梅.新形势下碳汇林造林技术与效益探析[J].现代园艺.2014(22).
[3]魏志坚.碳汇造林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对策初论[J].农家科技旬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