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园林工程中假山造景与应用

2016-05-14张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造山砌石假山

张健

我国古代园林砌石造山的发展演变,按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是接近自然主义、接近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三个阶段的演变,是从过于追求真,到过于追求假,一直到最后的“有真有假,作假成真”的境界。山石造景在我国造园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史料早有记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语,便知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人工砌石造山了。

我国的造山技艺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即以北京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的砌石造山,简称北派;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砌石造山,简称苏派;以扬州园林为代表的砌石造山,简称扬派。北派的砌石造山,是以北京的皇家园林为代表,在造型的风格上与皇家的园林建筑相统一,它体现出皇家的集权统治思想,封建秩序及政权的稳固性,因此,砌石造山规模巨大,造型雄伟、庄重,讲究对称,具有磅礴的气势。苏派的砌石造山技艺,是以江南一带的私家山水庭院中的苏州园林为代表,在造型布局的风格上,讲究典雅、秀丽、含蓄和意蕴,苏派的砌石造山,用石精到,手法细腻,力求表现出山石的玲珑剔透与婀娜多姿的造型。扬州造园砌石造山业的兴起,吸引着大批的南北堆山匠人聚会扬州,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在此,南方堆山匠人受北方雄浑风格的影响,北方的堆山匠人受南方秀气风格的熏陶,因而形成了扬派砌石造山独特的技法特色,兼备南秀北雄。

山石的石性与选型。山石的石性包含“知石之形”和“识石之态”二层意思。“知石之形”就是了解和掌握山石材料外在的形象及其所表现出的物理属性,如山石材料的品种、质地、纹理、色泽等自然属性的具体形状和变化规律。“识石之态”即通过山石外在的具体形态和色泽所表现出的内在美学效应,如灵秀、雄劲、古拙、飘逸等等。“知石之形”和“识石之态”是砌石造山选石的基本功。湖石素有瘦、皱、漏、透、奇之美称。湖石的瘦是指山石树立起来能孤持、无倚,成独立状;皱,是指山石的表面纹理高低不平,脉络显著;透,是指山石多洞眼;漏,指石上的洞眼能贯通上下;奇,是山石的外形变化大,奇形怪状。石形是石的外在形象,石态是石的内在精神。审美相石,传统上是以“丑”为标准的。湖石山以奇而求平,而黄石山则以平求变。

砌石与造山是两大不同类的形态特征。砌石所表现的石类造型有抽象与具象之分;造山所表现的山类造型则有假山型与真山型之分。造山中以真山型造型为本,真山型中又有假山型。石类造型的抽象与具象,亦假亦真。山有石性,石在山中,既有山的形态气势,又有石的形态属性。石助山势,山藏石趣,雅俗共赏,有景、有境、有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假山置石造型的技艺。假山体量可大可小,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达数丈.广义的假山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是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置石则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总之,将石类与山类的造型进行组合的造山,是一种既具有石的形态变化,又有山的气势造型的造山。

相地设计。计成在《园冶》中说:“相地合宜,构图得体。”如何利用园址中的地形地貌将造园所需的建筑、山石、树木等的因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巧妙地组成优美的山水园林空间环境,首先在与“相地合宜”的规划设计与布局。相地设计的形式有两种,即原始地貌的地相设计和建筑地貌的地相设计。原始地貌是指尚未建有园林建筑设施的空间环境。原始地貌的相地设计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无拘无束,不仅风格易于统一,而且布局更易合理。建筑地貌的相地设计,是在建筑早已完成的情况下,重新布置山水。相地设计的目的是要使原本没有山水的空间环境和地形地貌变得更美。因此,建筑地貌的相地设计就特别强调山水设计的造型布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地设计的常用技法。(1)避。选择圆址应尽量避开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避开噪音、污染等。可将园中主山主景的大面朝向高层建筑物,这样,就保证了游人在园中见到主山主景大面的观赏效果。还可利用游览线路的安排引导游人近距离观山,再利用茂密的树木或围墙、楼阁、山体等来遮挡园外的高层建筑。四周都是高层建筑的空间环境,则适宜运用假山型或石型的造形。(2)留。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地貌中的高低、凸凹之势。高处易堆成山,低处可挖成水,并在其山顺势布置山石,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水源和树木。保留当地的建筑造型特色,还要力求造山的风格和周围建筑的风格的协调统一。(3)适。指园中的山石布局适合自然之理。建造山水园林,应由见石到见山,再见主山主景。既要注意在建筑布局上让游人有一个从喧闹的城市向幽静的山林过渡的空间,又要让游人由石到山逐渐到主山主景中。在绿化安排上,也要适合树木的自然生长之理,如松柏类因其耐旱,所以多植于高处或山石之中,柳树因其耐涝,则多植于低洼水池旁等。(4)定。根据园址地形地貌和建筑空间环境的风格特征,选择相应的石种,确定主体山或主景所要表示的形态的大体造型以体现出某种境界,既要定位置、定面向、定主景主形,还要定层次、定观赏点观赏线和配景山水。(5)估。估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主体山、配景山的占地范围与造型等,对用材料、造价、工期进行估测和预算。

备料。石料选购是根据山石造型规划设计的大体需要而决定的,并依据石料的各种形态于想象中先行拼凑。哪些石料可用于起脚、用于山体,哪些石料应用于大面、用于封顶等。选择石料的原则大体是:大小搭配,形态多边,但石质、石色、石纹应力求基本统一。也可人工材料配合使用,人工材料材质较轻,必要时能减轻荷重。

拼砌技法。拼和砌是砌石造山的操作基本功,假山造型讲究大开小合、大呼小应、顾盼生情、石断意连,它使其中的气势在山体拼砌的各种造型形态中或上或下,或阴或阳,若即若离,贯穿一气。常用的拼砌技法有:拼,将石料立起来组合为拼,拼时应注意高低错落;接,将石料横向成条状组合为接,运用时应注意弯曲变化自然;垒,堆叠时应注意石纹和石缝之间的交叉,并防止如砌墙一般的刻板生硬和规律状;叠,层层山铺为叠,须注意在错落有致中掌握好重心;盖,下竖上横、下窄上宽为盖,运用时注意横纹和竖纹过渡变化的自然,切忌生硬拼凑;竖,直式站立为竖,多强调其成为独立状的形态,用于表现峰石造型,由于其石味较重,所以在造山时要谨慎使用,过多了则易破坏山势;埋,下段在土中,上部露出土外为埋,此法多用于山脚或点石,用于山脚的埋石必须下重上轻,有下沉之势,犹如从土中生长出来的一般,这样的埋石,山意极浓,用于点石造型的埋石,可以上重下轻,点缀平衡,增加趣味;挑,堆叠时,将横长形石伸出山体之外为挑;挑头,在挑石上再用山石,如呈横长纹理形状变化的为飘;压,为保持挑石的平衡,须在挑石的尾部压上一块山石,此为压;卡,两块石之间夹一较小的石为卡,多用于两石拼叠搭头相接之间;斗,二石并立而内成空洞或弯势,其势相对,称之为斗;挂,卡石时下悬者为挂,多用于表现如垂挂钟乳石的造型;收,叠石逐渐向内形成凹势为收;出,叠石逐渐向外形成凸势为出;环,斗势相接为环,多用于表现山体的石洞形态,以显示空透;如做拱桥那样,将山石拼成拱形,此手法多用于山洞的封顶,也可用于桥的造型;架,两石之间用一长石相搭头为架;帖,用较薄的石料作贴补之用者为帖,如用于墙面表层,能创造出山石如同从墙内伸出墙外,却又未能隔断墙外山体,此法大多用于高处悬空处;撑,起支撑作用的较小石料,多为配合创造险势而用;刹,主要起稳定山石作用;连勾,主要起连接山体作用;留头,山石拼叠至一定高度后抽出一头,以备以后须连接山体进行造型之用,可避免后接山体之间形成明显相接的人工痕迹;做缝,将山石拼叠时的缝隙用水泥沙浆进行焊接,使之与所拼叠的山石成为一体即为做缝,它要求山石吃重处沙浆一饱满,刹石内口处尤需填充,且缝口水泥暴露越少越好,如果缝口水泥缝太宽则需用石皮补贴,水泥之中常添加色素以求与石的色彩一致。

假山与其他园林景观的组合。(1)山石与水的组合,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无园不山,无山不水,可见处理好山石与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假石瀑布和护岸景石就是石与水组合最为常见的手法。假石瀑布是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石掇山,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护岸景石是常用黄石、湖石、花岗岩,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低错落,前后变化,起驳岸及挡土墙的作用。(2)山石与绿化的组合,山石必须以绿化为伴,否则贫山秃岭就会没有生气。处理山石绿化关系时,须注意两个方面:协调,与山石相配合造景的绿化树木应亲近自然,重树木之自然姿态;另外还要充分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

猜你喜欢

造山砌石假山
假山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柴达木盆地北缘造山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区别
非洲东南部造山型金矿成矿环境与资源潜力分析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大石牛水电站浆砌石拱坝施工控制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简析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