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因地制宜促进农机化发展

2016-05-14石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农民

石山

近几年,在中央和地方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在拥有农业械的品种、数量及动力总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如何因地制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以“农机富民工程”为主纲,明确农机化发展目标

农机化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农机富民工程”为总抓手,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富民工程的总体要求是: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五大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完成六大任务。农机化发展的目标就是农机拥有量不断增长,装备结构不断改善,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机经营收入不断增长。

二、加强和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提升农机服务质量和水平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以农机协会为龙头,以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户为基础,逐步建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培训、供修、作业服务为一体的农机行业服务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销售、维修、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构造为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业机械化自身服务的运行网络,积极推进跨区作业、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规模承包等新型农机服务方式,走有自己特色的农机化服务发展之路。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项目带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有效地整合农机全系统技术资源,建立创新型推广型队伍,服务“三农”,促进“三增”,通过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试验、推广,引导农机化发展的方向,通过整合项目、集中资金、选择重点、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示范效应,通过一项新技术、一款新机具、一个新项目的实施,拉动一个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收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效果,推动农机化的良性发展。

2.做好农机化技术培训、普及工作。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培训思路,多渠道、多层次办培训,立足农机,跳出农机,既要干农机的事,更要创新思路、广开办学,只要农民需要、农业需要的技术培训,就去开展,一切围绕农民需求、农村发展去拓展农机培训的生存发展空间。围绕农机富民工程,突出特色技术普及,只有让农民农机手掌握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学会使用新机具,进而用农机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使农机手靠农机达到富裕,才能更大地激发办农机化的热情,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要积极参与“阳光工程”计划,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这就要求农机培训要发挥其自身优势,只能这样才能做到有为有位。

3.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把农机服务推向市场,由市场决定农机服务的形式、内容,对全社会开放,只要农民需要,只要市场需要,改变过去找政府不找市场的状况,安全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模式,以寻求对农机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投入,政府只进行规划、引导、鼓励、支持,以促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三、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

在主攻主要粮食作物的同时,对服务等整个农机行业来说,可以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大力开展农机化各项工作。开展市场化作业服务和跨区机收,可以解决部分农民买不起、用得起的问题。如果善于培育和开拓市场,有良好的组织机制和优质高效服务,成本可以降低,费用可以接受。例如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年作业面积能达到1000亩以上,对机收服务户、对农民都是有利可图的,双方满意加上政府满意,则会出现三满意局面。辅之以政策导向鼓励、组织、宣传工作,农机化的局面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四、发挥后发优势,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

发挥后发优势,就是要研究国情、省情、县情,结合本县实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减少失误,要把加大政府对农机化投入、支持力度与引导、激励农户和对农机化投入结合起来,只要对农机化发展有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组织管理经验,有利于通过引进、应用、消化、吸收后推进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推进农机化发展,都可以在成本效益比较原则下有选择地大胆引进、应用。这就可以缩小差距,节省时间和成本,加快发展,取得“后发性效益”。把善于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就可能后来居上。

五、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和农产品机械化

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形势以及整个大农业发展的环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必须扩大开放,要“引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引进来”就是把自己的特色牌打出去,例如跨区作业。只要出与进双向流动,整个农机化这盘棋就活了,双向就能双赢,要研究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着力点、主攻方向,闯出自己的发展路子来。农机化发展必须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扩大农机化的服务对象,拓宽农机化的领域和市场。农机化的发展也要与自己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发展效益农业,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作用,促进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机农民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