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2016-05-14任惠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

摘 要: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现代化转型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推广工作落实上,由于财力、人力、机制等方面的缺乏与约束,导致实际工作开展成效低,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较为滞后,从而无法实际的扩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发展。要充分的依据现实情况,促进政府加大政策与财政投入,加大人员培养,积极创新,解放思想,从而达到实质性的改善。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作用;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与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村不断进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其中就包含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实施操作中,各国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情况,从而采用了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但是所具有的相同问题集中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因此可以说农业机械化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当下农业机械推广作用存在的常见问题

1.缺乏足够经费。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为了保证这一需要,需要确保充足的经费投入。然而由于各地都存在财政困难的局面,因此推广经费时常无法有效保证。在各基层县财政方面仅仅拨款了少量推广人员工资经费,没有其他推广经费投入,因此具体的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当下,农业生产逐步的达到高产低耗以及多样化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上,缺乏有力支持,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在机具的引入到示范推广工作上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进而导致落实到实处的具体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农业机械化推广内容与形式落后。在推广的具体机具多样化性与针对性上较为缺乏,尤其是我国当下农业机械化发展更新较快,已经不满足于农业发展中的粗放模式,除了产前、产中与产后的粗加工相关机械化操作需求外,更需要产后深加工相关机械化内容,但是在相关方面由于其机械多样性与高成本性,导致在具体宣传推广工作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在机械化推广上更多的重视田间作业相关内容,缺乏整个农业工程的机械化关注,所推广的农业机械化内容与实际农民所需存在一定距离。在推广模式上,仍旧处于过去的传统会议模式等,缺乏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在推广成本与推广便捷性上都有待提高,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符。

3.推广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弱。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上,相关人员的综合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推广的具体成效。而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专业理论知识与沟通表达能力的缺乏,更多情况属于管理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推广操作上不具备专业素养。同时在个人思想与观念中缺乏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适应,同时工作上缺乏硬性指标压力,从而导致工作开展缺乏足够动力,加之工资收入并不能达到真正的鼓动作用,没有专业的绩效考核激励,由此导致工作状态的消沉。

4.推广工作体制滞后。所有的推广工作开展依附于背后的体制。在推广工作上,主要以农业推广部门为操作主体,进行对应的机械引进、实验与示范推广等,其本身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相关推广是在农业机械部门独立操作下进行,因此导致该项工作过分的依赖于农业机械部分,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局限,缺乏应有的扩展活力,无法有效的满足实际情况需求。在推广工作上缺乏与时俱进的满足农业产业情况来提供对应服务,旧有的滞后观念尚未有效打破。

二、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改良优化

1.健全完善相关体制。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上,首先要做好体制的完善健全,这样才能有效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促使各项工作的完成有序的落实在相关规范中,提供工作开展的导向性与规范性。具体落实到相关政策上,例如农业补贴、农村信贷等方面都有助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制度的逐步完善,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背景条件。因此,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通过制度积极引导推广工作的进行,让推广工作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导向的需求。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对相关农产品生产所需机械化条件的调研,以及投入更多科研力量,促使相关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达到均衡化状态。

2.加大财政与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推广主要需要依靠政府为主导做有效的发挥,政府对国家农业发展布局有更大层面的掌握与规划,同时政府有更雄厚的财力、人力支持,如果政府提升对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视程度,其执行力将高于其他任何力量,所达到的影响力也是难以超越的。因此,在相关工作上,政府大力做好支持工作,无论是财力还是政策倾斜,都需要得到有效配合。首先可以通过优惠政策以及财政拨款给与推广工作实质性的资源优势;其次,要通过宏观调控,有效的运用市场机制做有效融合作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做好相关工作的引导与协调,有效的搭建与扩展对应平台,调动各方利益关系,此外要做好基础建设工作,在地方落实各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以及机械维修服务站等,有效的为推广工作提供基础建设保证,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同时相关机构单位设置上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或者政策倾斜,通过优惠政策来提升相关基层单位工作积极性,为农民提供更为实际的服务。

3.注重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推广工作队伍要做好对应培养,日常做好管理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机械产品相关特点、作用、性能做有效指导,尤其是在新产品新技术中,需要提升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新信息的效果,有效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先人员,从而能够为推广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储备。其次,要做好专业素养引导,强调职业精神,积极鼓励创新与高效工作。其三,要培养多方面素质,包括沟通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售后服务能力等,有效的为推广工作提供较好的实施条件,增进与推广对象之间的感情与粘度。

4.鼓励推广工作创新。要在推广工作机制上设置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创新与高效工作人员,促使推广人员创新推广技术,扩宽推广渠道。通过一定积极意义的绩效考核方式来督促推广工作开展,提升工作积极性。在机械推广上,可以进行试点形式开展,让农民首先看到利益,而后达到带头示范与引导激励作用。同时也可以运用集合多乡镇的会展方式,让农民有机会获取到更多农业机械,同时得到集中性的了解。尤其在网络迅速发展当下,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推广,打破时空局限性,提升推广工作效益。

三、结语

农业机械化推广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但是如何运用好推广方式,提升推广工作效率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需要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分析,从而达到推广改革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魏秀芝,甄怀林.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3,(11):44-44.

[2] 耿玉章.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黑龙江),2014,(20):149-149.

[3] 胡声琼,黄培宽.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3):401-401.

作者简介:任惠敏(1974-6-18),女,汉族,永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