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控

2016-05-14沈建革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乳猪疱疹病毒狂犬病

沈建革

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nm。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

一、病原学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属疱疹病毒,有囊膜。该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37℃下的半衰期为7h,8℃可存活46天,而在25℃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10~30天,但短期保存病毒时,4℃较-15℃和-20℃冻结保存更好。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畜舍内或干草上能存活1个月以上,在肉中存活期超过5周。在腐败11 d、腌渍20 d的条件下才能将其杀死。低温能长期保存活力,在-7℃~4℃的范围内,可保存多年不失活。常用浓度的消毒药如0.5%石灰乳、0.5%碳酸溶液1分钟即可将其杀死;1%~2%苛性钠溶液可立即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1.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以冬春季节与产仔旺季多发,其他季节也有发生

2.易感动物

伪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水貂、雪貂因饲喂含伪狂犬病毒的猪下脚料也可引起伪狂犬病的暴发。实验动物中家兔最为敏感,小鼠、大鼠、豚鼠等也能感染。

在猪群中,往往是分娩高峰的母猪首先发生本病,若猪舍每日均有产仔,几乎每窝发病,发病率可达100%,最初几乎整窝发病,以后则减少,死亡率可以逐渐下降,仔猪发病一般在15日龄以内,最早发病为3日龄,发病率为98%,死亡率为85%,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可以逐渐下降,成年猪多为隐性经过,或症状较轻,极少死亡。

3.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汁及尿中排出,带毒动物可持续排毒1年。

4.传播途径

(1)通过口,鼻分泌物和乳汁等接触传播。

(2)含有PRV气溶胶粒子的吸入,在空气中传播可超过80 km。

(3)犬、猫、鼠等带毒动物尸体及其污染的猪舍均可传播,饲料也可引起异地传播。

(4)人工授精,自然交配,及子宫内感染。

三、症状

1.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感染后其病情甚为严重,新生仔猪健状,膘情好,出生后第3 d,病乳猪眼眶发红,闭目昏睡,体温升高41°~41.5°,口角流出大量泡沫性唾液,有的呕吐或腹泻,初期听到刺激性声音可发出兴奋性鸣叫,后期则无反应。随后眼睑、口角水肿,常在腹部出现粟粒大小的紫色斑点,患猪步态不稳,呈“鹅步”,有的只能后退,易跌倒,进而麻痹,不能站立,四肢划船状,同时有间歇性抽搐,病程最短为4~6 h,最长为5 d,大多数为2~3 d,多数死亡,未死的猪常成为僵猪。

2.仔猪(20日龄—断奶前后)

症状与乳猪相似,但较轻,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比乳猪低,但当出现拉黄色稀便时,则100%死亡。

3.中猪(4月龄左右)

症状较轻,轻热,呼吸困难,咳嗽、鼻涕、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势,有的呕吐与腹泻,4~8日内可康复,重症可延长半月以上,表现出四肢僵直,行走困难,惊厥等,也有部分猪出现出神经症状,常愈后不良。

4.母猪

在乳猪发病同时,常见母猪发病。母猪表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眼结膜炎,很少死亡,如为怀孕母猪感染本病,则分娩延迟或提前,产木乃伊胎儿或流产,产下的乳猪出生体重小,流产率可达50%,产下的弱胎一般在2~3 d内死亡。

四、病理变化

病猪的上呼吸道和扁桃体有出血、水肿及坏死,肺水肿。猪肠胃粘膜有卡他性炎或出血性炎症。胃底部大片出血。脑膜充血、出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多。

五、诊断

1.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神经症状可作初步诊断,但对非典型病例应鉴别诊断,如诊断困难应采样送兽医检验单位,进行动物接种试验等实验室检验。

2.血清学诊断

将脑组织的压片或冰冻切片作荧光抗体染色后镜检。

六、治疗与预防

1.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治疗方法。对感染发病猪,可经腹腔注射抗猪伪狂犬病病毒高免血清,对断奶仔猪疗效好,一般用30ml以上。在发病早期应用血清疗法,效果较好。如果病猪已出现神经症状则建议不治疗。

2.预防

(1)采用兽医卫生学措施防控。消灭老鼠,猪场与其他家畜场要有一定的距离,防止相互传染。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后保持干燥,消毒药可采用5%石碳酸,2%氢氧化钠溶液等。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制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乳猪第1次注射0.5ml,断奶后再注射1ml。3月龄以上仔猪和架子猪注射1ml。成年公猪和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ml。

七、讨论

1.由于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因此,一定要消灭猪场中的鼠类。

2.加强饲养管理,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执行猪群的“全进全出”制度。

3.引进种猪时,须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4.定期接种伪狂犬疫苗,是防制本病的关键。

5.在发生本病的情况下,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且辅以抗菌药物的治疗,可以降低猪只的死亡率。

猜你喜欢

乳猪疱疹病毒狂犬病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打败狂犬病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浅淡乳猪的饲养管理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