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05-14闫建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马铃薯

闫建英

摘 要: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产量不高和虫害严重的问题。马铃薯又名洋芋,山药蛋。可以用来加工多种农副产品。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近年约300万hm2,居世界第一位。[1]所以做好马铃薯的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就非常关键。本文就马铃薯在栽培时和后期防虫害方面做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为种植马铃薯的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止

马铃薯在我国有着很长的种植历史,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技术推广的问题,还有很多的种植户不是很了解。要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必须做好两个方面:栽培和后期防虫害。只有把两者都做好,才能获得不错的收成。马铃薯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释。

一、栽培技术

1.选种方面。在种植前必须进行仔细的选种工作,在充分了解当地土质的前提下,选取适合本地生长的马铃薯品种。要选取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不但能保证发芽率,并且也可以大大的节省以后的工作。只有品种优良了,才有可能种出让人满意的马铃薯,否则即使后期做再多的工作,也不能获得好的收成。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搭配种植的方法,这样也可以防止发生由于单一品种造成的巨大损失。

2.选地方面。马铃薯不适宜在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所以我们在选地时要尽量避免在两年之内有过马铃薯或者其他茄科作物的种植经历。此外,马铃薯作为一种茎类科作物,需要土壤疏松,所以在耕地时需要十分注意要深耕,耕地深度大概在30厘米左右,不能存在比较大的土块,保证活土层有足够的深度。并且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也需要足够的水分,所以也要选取灌溉容易的地点。在耕完地之后,需要做畦,根据地势和土壤湿润程度的不同,畦的宽窄和高低要具体分析。总体说来,如果排水性好的就宽一些,相反则窄或高。

3.施肥方面。马铃薯作为茎类科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农家肥和化肥的搭配使用。马铃薯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是:N、P、K三种元素。在这三种营养元素当中,马铃薯需求量最大的是K,其次是N,在其次是P。根据科学研究得知,每生产 1000 kg 薯块的需肥量:氮肥 5~6 kg,磷肥 1~3 kg,钾肥 12~13 kg。”

4.种植方面。在做好栽培工作的同时,种植方面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则。首先我们在选地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地势较高气候较寒的地点种植,因为这些天然就有抗病虫害的先天优势。当然,也要充分考虑到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在选定品种后,我们需要进行挑选薯种,选取45g左右大小的种子进行种植。此外,也可以采用切块催芽的方法,促进块茎和外界的氮气的交换速率,从而可以尽快结束休眠,提前发芽和出苗。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定的危险。因为刀刃也有可能会造成疾病的感染。所以在进行切块时,要对刀片进行消毒处理,并且在切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消毒。

5.密度方面。单位面积上的植株和单株作物的马铃薯的产量直接决定了马铃薯的总产量。这两者相乘的结果就是总产量。单株产量是就是一颗植株上的马铃薯的数目和单个马铃薯的质量。但是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量和单株产量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所以要想获得满意的产量必须要合理的选择种植密度。不但要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同时更要保证每株的生长。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但是如果种植密度过大的化,就会出现单株作物吸光不足的问题,就会产生单株产量下降的问题。所以要选好密度,做好单株产量和总体产量的协调。根据科学数据现实,每亩柱是比较恰当的密度是株距0.35m,行距0.45m 较为适宜。

6.田间管理。在马铃薯种植之后,就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在出苗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查缺补漏。从而保证马铃薯的产量。此外,还要进行中耕,因为马铃薯的生长需要疏松的土质,所以一定要及时中耕。此外,还要进行追肥,因为马铃薯的生长一个月后就是幼苗发育的时候,必须进行追肥,主要还是以氮肥为主。此外还要进行除草措施。因为杂草不仅可以吸取土壤的营养成分,也会遮挡马铃薯的采光,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生长。而且要及时灌溉,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要按照计划及时浇水,总体说来,必须保证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

二、防虫害措施

1.晚疫病。这种病害对于叶片,地面上的茎块,地下的马铃薯块茎都能造成损害。在这种病的发病的初级阶段可以用6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混合60%百泰可分散粒剂使用,并且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发病的严重程度,将上面所提到的药和天大2116混配交替使用,每7-10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效果更加。

2.早疫病。这种病害对于马铃薯的生长损害很大。主要表现为在叶子上会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病斑,一般呈黑色。在发病比较严重时,会出现病斑扩散至整个叶片甚至会导致整个植株枯死,直接影响马铃薯的总产量。所以发现后要及时进行补救措施。在发病的初级阶段喷施25%的瑞毒霉加上70%甲基托布津,每七天到十天喷一次,需要连续进行两次,即可控制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3.病毒病。现在已经发现的马铃薯病毒种类有18种之多,其传播方式主要依靠蚜虫或者杂草叶片接触进行传染。往往会表现为马铃薯花、叶片出现卷曲的现象,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由于现在市场上还没有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病的药物,所以应该充分做好预防的工作。现在大多采用艾美乐等化学药剂灭杀蚜虫,并及时除草来限制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4.对于蚜虫的处理。在我国农作物的生长中,蚜虫一直都是虫害的主要引发者。由于其抗药性强,反复性强,蚜虫危害一直不能很好的解决,上文提到,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所以控制好蚜虫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就显得很重要。此外,蚜虫本身也会危害到幼芽和花蕾的生长,所以一定要对蚜虫提高充分的认识。现在蚜虫的防止方法也是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杀虫剂,可以收到很不错的效果。此外,在种植马铃薯时选取蚜虫不易生存或者落地的地点也能有效的躲过蚜虫危害的高峰期。

三、结语

马铃薯的高产虫害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困惑广大种植户。但是,这些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把工作做在前面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虫害的发生,并且获得不错的产量。总体说来,要在栽培选种方面,种植管理方面,虫害防止方面做够工作,只有在这三个环节都做到位,才会获得满意的收成。

参考文献:

[1]达哇卓玛. 浅谈马铃薯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9:127.

[2]王希坤. 马铃薯高产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科技向导, 2013.33:38.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