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像办工厂那样办职业学校
2016-05-14刘景忠
刘景忠
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格拉瑟认为,“雇用更多的人、建造更好的校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雇用更多的专家,或者做任何大大增加学校预算的事情”,把上述做法作为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毫无意义的。
在不少人的头脑中,发展职业教育不就是“雇用更多的人、建造更好的校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雇用更多的专家”吗?不就是设立一些项目来“大大增加学校预算”,促进学校发展吗?除此之外,有多少人关注职业学校的课堂生态、职校教师的生命状态、职校学生的成长状态呢?按照格拉瑟的观点,如果这些都不在关注之列,那么,前面的那些做法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以为,格拉瑟的观点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教育界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教育是农业,是林业,而不是工业”。具体而言,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我们不能像加工工业产品那样批量地制造学生,这恐怕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的普及,职业教育却越来越像工厂那样开始批量地生产“产品”——学生。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不易为人察觉的荒谬逻辑: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设备,当然也就需要职业教育提供能够操作这些设备的工人——技能型人才;设备是可以批量加工出来的,操作机器的人自然也可以批量“加工”出来。这个逻辑错误性之所以“不易为人察觉”,是因为乍看上去,它是天经地义、无懈可击的。于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像供应设备那样为企业供应技能型人才,既有了理论层面的支撑,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肯定。
既然技能型人才可以批量“加工”出来,那么,这个“产品”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加工”,这个标准就是当下职业教育领域非常流行的一些说法,如“学校围着行业转,专业围着职业转,课程围着岗位转”等。按照上述标准“加工”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就是合格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
令职教工作者尴尬的是,我们提出的上述标准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首肯和赞赏。不少企业的领导者反复强调,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优良的职校毕业生,无论学生在学校里掌握了哪些技能、掌握到何种程度,企业都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即使他们的技能水平暂时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也可以很快得到弥补。但如果学生缺乏责任心,不能认同企业文化,不肯吃苦,不能与他人合作,那么,企业对他们的培训就很难收到效果。这样的学生即使技能水平很高,企业也是不欢迎的。
企业领导者对职业学校的忠告与格拉瑟的观点不谋而合。格拉瑟在书中说:“个人责任心与基本技能比中学里学到特殊技能更加重要。一个认真负责的受训者会准时来工作、听从指示和帮助他人,这比具有广泛的职业准备但个人素质差的受训者更为人们所渴求。”
行文至此,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观点也是不合时宜的,会遭到有关人士无情的批判。批判者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反问让我的言论不攻自破,比如,职业教育不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吗?不应该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吗?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应该紧贴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吗?是的,这些反问是有道理的。职业教育当然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当然要为学生就业做准备。我所强调的是:第一,不能将职业教育的功能窄化为技能培养(培训);第二,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职业教育也不应例外;第三,从教育意义上谈人的发展,知识、技术、技能都是第二位的,立德树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第四,即使只谈技术技能培养,由于学生是由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也不能(事实上也做不到)用统一的标准来“加工”他们;第五,抛开理想性、崇高性、精神性、生长性谈职业教育,就从根本上背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2014年12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基宏在接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我经常给老师们讲,‘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要时刻铭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围绕这个主题来讨论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如何培养和如何保证质量。”张基宏院长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个职业院校领导者应有的教育理念和强烈的育人意识。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理念和意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才能够底气十足地向学生及社会承诺:“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说:“教育不能失真,不能让人生命中那份自然而然的真切感丧失,真切感一旦丧失,教育本应有的精神性状就会丢失,那教育也就完全变味了。当前的教育危机就在于教育正在失去人生的这份真切感。”(《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黄克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我在这里,要接着黄克剑教授的话说:“如果把职业学校当作工厂来办,那么,职校师生‘人生的真切感还能守得住吗?”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