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齐峰
齐峰
有一天,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得意地给我看她的一幅绘画作品,这不是一幅普通的画作,画面的中间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从小猴子的四周发散出去几条粗细不一、颜色不同的“树枝”,每条“树枝”还延伸出“小枝”,一些说明文字附着在每条“树枝”上。女儿告诉我这是英语老师让自己总结章节知识并画出的“思维导图”。看着生动有趣、脉络分明的思维导图,我眼前一亮:为何不把思维导图引入我的计算机教学中呢!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能够娴熟应用一些软件是最基本的要求。以Photoshop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知识点多,需要学生记住多个命令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且这些知识点的相关性不大,学生要具有独特新颖的创意才能把该软件应用到极致。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记住多个知识点,并熟练地运用到软件中,发挥创造力,做出满意的作品呢?这是我在Photoshop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受女儿的启发,我尝试着把思维导图引入我的教学中。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支撑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建。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图文并重,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软件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使用案例进行演示,讲解知识点,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最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但单纯的案例教学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学生很难做到“举一反三”,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我尝试着把思维导图和目前所教授的Photoshop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案例的思维导图,这样在画图的过程中他们就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等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Photoshop课程中的“图层”为例,讲述思维导图在课程中的应用。
三、思维导图在“图层”中的应用
图层是Photoshop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它承载了几乎所有的编辑操作。如果没有图层,所有的图像都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这将极大地影响图像的编辑效果和编辑效率。在教学中我把“图层”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结构形式绘制出来(如图1),通过使用颜色、线条、文字来把“图层”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学生们能够容易地把握住重点、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因为图形简单明了,色彩鲜艳,同学们更容易提高学习兴趣。
实例是强化理论知识记忆的最好方法,案例教学法是计算机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思维导图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案例教学,使教学目标变为:教会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利用思维导图绘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掌握案例制作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中我会先绘制好一个案例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以“制作霓虹灯字”为例,教师巧设案例,在思维导图(如图2)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内容,学生了解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知识要点穿插在案例中,同时又给了学生探讨和思考的空间,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本案例,也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学生作品
笔者会在每次课堂练习结束时,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出最佳作品,然后在课堂上一一展示,并请学生共同讨论作品的优缺点,如作品的构图、颜色、明暗的处理等,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将该作品的评价意见进行汇总,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形成该堂课的评价思维导图,这样教师就能全局性地把握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在用Photoshop创作作品时,理论和软件本身是基础,作品的新颖、独特才是设计的关键。思维导图是引导思维和表达思维的有效工具,利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同时,思维导图可以对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用简洁的线条和不同的颜色画出层次分支图,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总之,思维导图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帮助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