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2016-05-14李晓静张沛朋
李晓静 张沛朋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和课程设置,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态度和意向,找到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将促进高职学生以“创业”实现“就业”作为研究目标,从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5-0082-05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现阶段高职教育关心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地引导高职毕业生将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创造性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当前,我国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创业教育多停留在文字层面,还未深入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亟需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从教材、课程类型和内容、课程的设置与组织方式等多方面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在校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教务人员、创业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访谈。对来自6个不同系部的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45份,有效问卷233份,有效回收率为83%。调查问卷共包括22个问题,内容涉及高职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态度、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等多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态度分析
从下页表1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高达80%的高职学生对创业感兴趣,并有74%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实施创业教育,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示对创业知识感兴趣,对创业教育持肯定态度,有利于学校创业教育的良好实施;但是仅有17.2%的学生认为学习创业课程是为了创业做准备。大部分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存在被动学习和消极学习的态度,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逐步引导,激发其创业的热情和动力,使其逐渐形成较为明确的创业目标;90.7%的学生几乎没有主动参与到创业活动或实践中,更有86.4%的学生从来没有尝试过自己创业,由此可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实践技能极其缺乏。
(二) 高职院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及结构分析
从下页表2所示的统计数据可见,当前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内容存在诸多问题:78.4%的学生认为当前所开设的创业课程内容不实用,这些学生表示学校讲授的创业课程内容停留在基础知识、创业政策的解读以及创业成功事例启示等方面,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没有系统的创业知识,更没有针对创业开展的实践活动;46.3%的学生希望不仅仅学习理论知识,而是能够直接参与到创业模拟和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也有38.5%的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67.2%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脱节,没有融合到一起,创业课程针对全校开展,没有针对性。
(三)对创业课程实施的调查结果分析
表3统计数据表明,多数学生对当前创业课程的实施情况表示不满意:65.5%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的授课方法不适合自己,主要是因为当前创业课程的学习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一半以上的学生主要倾向于成功创业者担任创业课程教师,学生表示更想了解有关创业的细节和可能面临的过程性问题,吸取成功经验,为自己以后创业做准备。学生希望创业课程能够由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担任,特别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做出如设置创业启动资金、成立创业咨询机构、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善,以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
二、 现阶段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动机不明确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创业教育认识不清,没有清晰的创业方向,缺乏自信,面临创业活动总是犹豫不决、举步不前。调查表明,当前的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不强,一方面是因为高职学生缺乏上进心和吃苦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发展滞后,学生了解的创业知识少,接触创业实践机会少。一年级新生多将精力放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上,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认识;部分大二学生开始考虑就业和职业发展,但对未来的目标看不清,缺乏务实精神和实践经验;大三毕业生在面临困境时才有人考虑创业,但大多数也仅停留于想法阶段。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足
与创业相比,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就业,即便开设有相关的创业课程,也是将创业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片面的创业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应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到一起,用创新创业的思想来指导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升能力。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调查表明,当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局限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谈不上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实施非常缺乏;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实用,创业氛围不浓厚,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等课程,属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范畴,不分年级、不分专业,缺乏内容的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学生个体化的差异。高职院校在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时,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性,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方案,对高职院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就业指导”、“形式与政策”之类的课程之外,基本没有创业教育课程。很多学校并未把研究拓展类课程和创业类课程进行课程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讲座或者指导性的培训。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忽视了创业教育开展的目标,这是相当不利的。
(五)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缺乏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大多为思政课的教师或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既没有相关的创业实践经历,也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仅仅经过课前短期培训或知识补充,难免会导致学生创业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的结果。
(六)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
实施创业教育,必须有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造成高职院校缺乏创业氛围,间接地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业激情。在资金投入方面。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专业教学中,而用于创业课程开发、扶持学生创业的资金少之又少,完善的创业环境没有形成。在氛围建设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只针对少数学生,辐射度和受益面较小,没有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在树立创业典型方面。高职院校对创业成功的典型没有及时地推广和宣传,认为创业的学生是极少数,对学生的创业行为并不看好。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的形成。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综合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度,以及不同的专业特性和学生个性特点。
(一)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
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可以分为共性目标的构建和个性目标的构建两部分。共性目标主要是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给学生传授创业基本知识、基本实践能力等创业能力,并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检验和发挥自身的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创业基本素质是大学生自身主观努力下取得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一般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几个方面。个性目标主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内容,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特点和爱好,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成才成功的目标。个性目标一般情况下主要体现在敏锐性、独立性、自主性、竞争性、沟通性、合作性、创新性等方面。
(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第一,普及型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普及型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体现创业教育共性目标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见表4。
上述课程在大学低年级时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和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传授创业基本常识,也可以通过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形式,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公共类教育课程,在高年级则可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和实践场所,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第二,专业型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创业教育要融入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一是增加短期实习实训,如在一年级时可开设企业认识实习,二年级开设专业实习,三年级开设顶岗实习等。二是开设专业相关技术领域创业案例讲座或选修课程。三是增加交叉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等综合性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发现自己专业领域与其他领域结合而带来的商机。创业教育的内容还可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方法
1.将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首先,足够的课时是基本条件,创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是前提条件,是对创业活动的积累和准备。
其次,有针对性的制定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情境或案例进行教学,把空洞的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模块,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设置为不同的内容模块,每一个大模块下又分为若干的小模块,每个模块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最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法组织教学,如分组讨论、案例驱动等多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2.开展创业计划竞赛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计划竞赛活动,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提高。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的作用是树立创业典型人物,对其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激发其更深层次的创业热情,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以此带动更多学生进行创业。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创业计划竞赛过程可以分为组建团队、选择项目、参加培训、市场调研、制定方案、答辩环节、项目签约、实践检验几个阶段。
第一,参与竞赛的选手挑选合适自己的团队。
第二,团队成员选择富有创意、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项目.此阶段,学校向学生讲授相关的法律法规、创业基本常识等内容。
第三,参加培训阶段,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与项目有关的培训,如市场营销、创意开发、组织管理等内容.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重要过程。
第四,市场调研阶段,团队成员根据现有市场现状,进行调研,锻炼观察分析应变能力。
第五,制定方案阶段,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出完整深入的方案策划书,学校应重点提供财务、风险、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第六,答辩环节,团队成员向答辩人员介绍项目的可行性,回答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应变能力。
第七,项目签约阶段,要求团队成员说服投资人采纳自己的项目方案,是学生自我推销和与人谈判能力的最好锻炼机会。
第八,实践检验阶段,部分比较成功的项目可以付诸于实践,变成现实,部分学生经由这一阶段真正走上创业之路,孵化出自己的公司实体,同时,增强自己创业的信心。
3.建立校园创业园地
校园创业园地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各项工作,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运行模式与现实的公司企业保持一致,使其具有竞争氛围。校园创业园地可以给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是大学生积极成立参与公司的孵化器。
4.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应该坚持校企合作,深度的校企合作可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插上翱翔的翅膀。学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争取企业参与到创业教育过程中来。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管理者、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定期将专家等引入到学校中,将企业的简单项目引入到创业教育课堂中,将优秀大学生推荐到相关企业中,将学生的优秀创意推荐到企业中,促进学生方案的成果转化,树立创业典型人物,激发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的评价考核
第一,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可以从基本素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主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第二,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可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平衡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比例关系,具体执行中可以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第三,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可采用真实性学生评价的方法。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评价机构,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评价标准,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对创业课程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书面考核的基础上,督促教师、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根据学生实践的结果、课程学习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性评价考核。
参考文献:
[1]张瑶祥,蒋丽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46-47.
[2]易伟义,余博.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思路和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8-100.
[3]商应美,方琳,马成龙.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发展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1):43-47.
[4]徐玉成.创业教育就是培养“老板”吗?[J].教育与职业,2012(1):90.
[5]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为例[J].职教通讯,2011(23):73-76.
[6]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业教育双纬度目标及其启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17.
[7]周威.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4(35):118-119.
(责任编辑:付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