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研究

2016-05-14罗文杰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5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初中化学研究

罗文杰

摘 要: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教学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学好化学用语对于促进学生对化学问题的理解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师要研究初中化学用语的特点、分类、功能,分析目前教学中的困难,应用有效的化学用语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用语 研究

化学是研究物质分子、原子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有着独特的用语,这是化学学习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化学,首先就要学习化学用语,这有助于他们正确书写,并能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思考和解答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化学成绩和今后的化学学习。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较多的精力来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但效果并不明显。研究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化学用语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从总体上看,化学用语具有通用性、抽象性、形象性、直观性、工具性、简洁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化学用语不同于我们平时使用的语言,它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是化学工作者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它所包含的信息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例如,自然界中水是无色无味、可以直接饮用的,在汉语中我们用“水”来表示,而在英语中就要用“water”来表示,在化学领域里则用“H2O”来表示。同样一种物质——水,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但其化学用语却都用“H2O”来表示。化学语言相对于复杂抽象的化学事实而言可以用具体的符号来表达。如Na和Cl的离子化合物就可以用化学电子式的形式来描绘。

另外,化学用语可以压缩大量复杂的化学描述,用简短的化学方程式完整地表述。例如,将铁放在硫酸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铁丝表面形成了一层红色的物质,原来的硫酸铜溶液也由蓝色变成了浅绿色,同时,铁的质量变重了,溶液的质量变轻了。从微观角度上看,由于铁原子失去了两个电子变成了铁离子融入液体中,而铜原子得到的两个电子附着在了铁上。这样复杂的文字描述可以用简短的化学方程式来描述:Fe+CuSO4—Cu+FeSO4。化学语言的专一性体现在:一个元素只代表一个含义,如“P”在化学领域,它仅代表磷;而在物理领域,P既可以代表压强,又可以代表动量,还可以代表功率。

二、初中化学用语的分类

初中阶段化学用语种类主要包括:表示元素的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和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其中表示元素的符号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O、C、CO、O2-;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有Fe、MgO、NaCl等;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有Fe+CuSO4Cu+FeSO4。

三、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的功能

1.促进学生学科学习

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化学信息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前提。只有学好化学用语,学生才能在化学学习中快速地理解知识,更好地应用知识。例如,在“碳元素”一节内容教学中,由于知识点较多且较零碎,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利用化学用语作为引导,就可以清晰地展现出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化学用语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要想掌握化学用语,就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化学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学生更要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3.为抽象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支持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和认识很多看不见的物质。这些物质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用语表示出来,如电子云的概念。还有很多化学物质是学生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但可以借助化学用语符号来辅助学生认识,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等。

4.化学用语可以辅助学生解决化学问题

在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些化学问题如单纯地从文字角度来描述则较为烦琐,学生也很难理解,而利用化学用语则可以简洁、明了地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便于学生高效地理解化学问题。例如,NaCl中掺进了Na2CO3,想要将Na2CO3除去,我们可以用什么试剂来实现呢?如果仅从文字角度去分析这一问题,很难找到突破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确定这是一道除杂的问题,分析出反应前后的物质,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具体思考如下(见图1):

四、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困难的原因

1.不当的教学和评价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学评价主要是以试卷测试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教学结果,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关注。对于知识的传授也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导致学生在学习这种抽象性较强的化学用语时有一定的难度,从而造成了学习化学的困难。

2.化学用语本身的问题

化学用语是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它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示实际的物质,如果不能将化学用语与所表示物质的意义联系起来,那么符号自身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由于符号自身的抽象性,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3.教师关注不够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追求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而对于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化学用语,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习惯上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过多地关注于知识层面上的教学,而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却关注很少。

4.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他们能将具体事物和抽象问题分开来看待,但这种思维发展并不成熟,很容易受表面问题的困扰,难以深入知识的内部。另外,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也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研究,在学习化学用语之前,学生就接触了很多化学用语,如日常生活中的O2、H2O、CO2等标识,以及生物课中学过的光合作用等,这些都是学生早期接触过的化学符号,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尤其在学习物质的分子构成、原子构成、离子构成等内容时,会出现较大障碍,如很多学生会将金属单质写成Fe2或Al2,这是不对的。

五、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将抽象的化学符号与现实中可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用语,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化学用语。例如,在学习CaCO3+2HCl—CaCl2+H2O+CO2↑这个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如可将化学用语与微观结构和宏观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先了解宏观物质的反应变化、碳酸钙和盐酸的性质以及各种生成物的性质,再通过观察到的现象了解生成物的特性。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可以生成H2CO3,但却不稳定,会生成易溶于水的CaCl2和CO2气体。当然,教师还可以从量的关系和微观方面来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2.灵活运用练习—反馈策略

化学用语知识学习的关键就在于能够灵活应用,因此,仅仅理解其内涵是远远不够的。就化学方程式而言,仅仅会书写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练习达到熟知的水平。在平时练习中还要注意对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尤其对于练习中的一些错误问题,更要及时地做好改正和反思。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反馈而仅依靠大量练习的学习是无效的。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分段教学的形式。例如,在学习CaCO3+2HCl—CaCl2+H2O+CO2↑这个化学方程式时,首先,教师应教授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多种练习实现熟练书写;其次,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联系;最后,根据两侧的元素符号配平方程式。

3.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

在向学生讲解物质的分子和构成原则时,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模型构成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构架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助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丽.“化学用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2(2).

[2]吴国庆.浅谈化学用语的教学[J].教学研究,2011(9).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初中化学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探究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技巧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