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思考
2016-05-14丁楠
丁楠
摘 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实践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使异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中国当代劳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给予中国当代劳动的启示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劳动产品的异化;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生产过程的异化;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建构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关键词:异化劳动;中国当代劳动;自由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68-02
“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纵观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该理论仍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这篇文章将“异化劳动”的相关规定性与当代中国劳动问题中的类似现象相结合进行论述,从而归纳该理论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一、异化及“异化劳动”理论
所谓“异化”,指的是主体在自己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反抗主体自身。异化理论最早是由霍布斯提出的,卢梭则进一步完善异化理论,他在《社会契约论》中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神圣不可转让,便已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成为异己的事实。黑格尔将异化理论发展到高峰,他把异化看成一个过程,特别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并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奴役的形成,做了一定合理的分析。而后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的异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又结合经济学、政治学等提出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它的四重规定性。
首先,从劳动的结果来看,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互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52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直接表现为劳动的产品与劳动主体脱离,劳动者的付出和收获并不成正比。在这种条件背景下,劳动者很难彻底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异化程度也随之加深。
其次,就劳动过程而言,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互异化。“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2]94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而且这种劳动是人的自主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大背景下的异化劳动中,对于劳动主体而言,其劳动是不自由的,是被强制的,劳动主体是在自我折磨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智力与体力,也就是说,这样的活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这一类的劳动者在劳动中便失去了自我,导致其幸福感降低。
再次,就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互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类,只有在其自由劳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人的劳动片面地和强制地改造世界,在这里,人的自由自主的活动被称作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人的日常生活的手段,从而失去了作为人本应有的类本质。
最后,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看,异化劳动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9前面的三个异化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然而,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能借助个人对他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当人与其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也就必然同其他人相对立,从而导致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二、中国当代劳动问题
纵然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当今世界中的大部分社会成员衣食无忧,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拥有完备的社保体系,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资本的统治依然存在,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依然能在当今社会找到类似现象,以下是以中国的当代劳动为例。
(一)劳动结果——劳动产品的归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劳动者本身的经济条件也大幅改善。虽然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劳动产品依然归私营企业主所有,作为创作最终劳动结果的劳动者很少拥有对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的支配权,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依旧扮演着被雇佣的角色。
(二)劳动过程——劳动者与劳动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全均衡。例如,很多工人和农民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不得不牺牲自身的健康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事各行各业的白领们,依然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越来越高的失业率。这些也表明,对于以上劳动者来说,他们的劳动仍然有着商品的属性。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劳动主体越来越成为被动的劳动工具,在其谋生的劳动过程中,他们作为人,却被赋予了机器的职能,为了满足工作需求,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操作机械的方法,从表面上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似乎相较以前是减少了,但是从实践中看,劳动者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上班,在下班时间也要为上班准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实际是被延长了。对他们而言,劳动的主要作用还在于谋生。既然劳动于劳动者而言还有着谋生的意义,所以当今社会中的劳动也就不可避免带有了异化的色彩。
(三)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脱离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演变为物之间的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货币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异己”的中介。当货币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中介时,货币便远离了它原来的职能,却成了人与人交往的最普遍有效的媒介,成了主宰人与人关系的“上帝”。这样的货币便会发挥一种颠倒作用的力量,它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变成恨,把德行变成恶行,把奴隶变成主人,把明智变成愚蠢,尤其可悲的是,货币对人的依赖也会演变成了人对货币的绝对依赖。
三、“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启示
(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劳动产品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为资产阶级创造了财富,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马克思概念中的异化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其最终目的则是通过消除异化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要克服劳动产品的异化,就是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共享。这就必须要让社会各阶层意识到,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要全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力争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生产过程的异化
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也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劳动本来是属于劳动者的自愿行为,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体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得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资本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们并不是为了生存而劳动。因此,要克服劳动过程的异化,就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极大提高人们的劳动自觉能力,使人从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
(三)坚持民主化管理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人的本质异化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96这就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劳动才是人类作为类本质的基本机能。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就要把人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类存在物。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拉动了经济大发展,但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有限、人的活动的盲目性、利益驱动等原因,容易造成社会环境的异化,甚至导致人自己本质的异化。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强调围绕人的需求发展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只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才能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原则落到实处。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则需要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尊重个人的意志,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挖掘人的潜能,逐渐提高劳动主体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劳动者广泛地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对于劳动者而言,只有当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时,劳动对于他们而言,才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
(四)建构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60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对立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这也是人与人关系相互异化的集中表现,对于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而言,尊严与其自身发展都是空谈,他们只不过是资产阶级赚取高额利润的劳动工具而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必须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就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异化劳动违背了个人发展的意志,是不自由的、不自愿的。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克服异化劳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强各项管理的民主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