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更好的城市公共艺术,谁来买单?
2016-05-14雷焕昂
什么是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简而言之,公共艺术指一般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如代表整座城市面貌或历史文化的城市雕塑、城市地铁中的艺术景观、面向市民开放的艺术公园以及近年在大型商场举行、摆放的各类艺术展或装置艺术品等,均可视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美化城市面貌的同时,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也可以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近年来不少艺术馆、艺术展览进入了大型商场,是未来大型商场的一个发展方向。现在很多新建的大型商场,除了电影院、餐饮、服装店以外,剩下的就定是预留给顾客休憩、互动的空间。因此,如何把这些公共空间充分地利用好,成为了许多大型商场需要思考的课题。因为电影院、餐饮、服装店等配套已成为大型商场的“标配”,在商场与商场之间已经日趋同质化,差异化发展成为迫切需求。而商场的公共空间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引入艺术节、艺术展览无疑让它们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带旺商场人气。
把艺术品引入大型商场,有怎样的好处?
近年来,不少国内购物中心商家在中庭或场内重点区域引入微型人文景观、艺术展览。如北京的侨福芳草地,上海的“K11”等城市级的shoppingmall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攻势,让“商场公共艺术”在业内迅疾成为热门题材。
购物中心在场内打造艺术空间是商业和文化联姻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商场的公共空间摆放雕塑、装置作品或者举行画展,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商场的文化氛围,而且对于改善商场客流有很大的帮助,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商场的顾客们在繁忙时段可以得到更好的客流疏散,如等待就餐的空隙,可以打发时间;其次,良好的公共艺术可以为商场带来更高的客流量,以2014年上海“K11”为例,他们在举行莫奈艺术展的时候,同时期的客流量增长了30%;再者艺术对于客流层次的改善也有所帮助,如果一家商场有很好的艺术活动和展览,可以吸引更多高端的顾客前往;最后,良好的艺术氛围还可以延长商场顾客的驻留时间,我们可以从过去逛商场、吃美食的基础上,看画展、欣赏艺术品,享受艺术的熏陶。从购物、餐饮、娱乐到看展,可以在一家商场全部满足,十分便利。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商场引入公共艺术,还可以把艺术更好地普及给大众,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无疑也有推动作用。
把艺术引入到大型商场的做法很好,不过,造价不菲的投入应由谁来买单?
目前,国内大型商场建设或引进公共艺术的资金由开放商来支付,但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改造升级后的商场能吸引更多更优质客流,租户的租金也自然合理上调,优质的租客也愿意支付合理上涨的租金,而大量优质的商店的聚集又反过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客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商场的公共艺术可以由开发商买单,但大型的广场和公共空间又应由谁来负责呢?国外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应该分几个方面来看,在国外,很多大型的市民公园、广场,其公共艺术建设如城市雕塑、纪念碑等,其买单者,首先是政府。但具体到一条街道的每一座楼和单位,门前的公共艺术则由开发商来自己承担了,像近年复星国际收购了美国的摩根大楼,但这座楼门前的一件艺术品,由于存在时间已经很长,这件门前的艺术品已被纽约市政府视为公共艺术品,所以大厦在被收购后,门前的艺术品照旧,新业主也不能随意更改。从这个层面上说,摩根大楼门前的艺术品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公共记忆、公共财富,一旦被认定是公共财富,就受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被视为人类的精神文化财产永久保留下去。
所以国内开发商的思维也应该改变,目前很多中国新建建筑热衷于把欧洲的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但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当代艺术、装置作品来装饰我们的建筑,令设计独具特色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自然资源。
这么说,所有的公共空间要都引入艺术家来改造吗?
营造良好的公共艺术,不一定非要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来完成,在巴黎,有一处非常著名的人文景观,叫巴黎爱墙,坐落在巴黎市北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街头小公园里。墙面有40平方米,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上面用311种语言和笔迹写满了同一句话“我爱你”。而写上这些字迹的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们,渐渐,这原先普通的爱墙已经成为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独特人文景观,并被保护起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在情人节前来这里参观、游玩。所以城市的公共艺术不定都要由艺术家来完成,关键是我们应该树立公共艺术的意识。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变得更美好。(编辑/雷焕昂)
(艺客堂由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央广经济之声联合打造,本文根据节目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