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无用与有用
2016-05-14菡阁
菡阁
美国人很喜欢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课题,尤其喜欢做一些广泛的有历史跨度的切片式观察。曾经看有机构研究美国顶尖高等学府的学生们走向社会后的谁最有幸福感时,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在30岁和40岁之间,如哈佛、麻省一类专业性学府的学生幸福感最强,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成为别人眼里羡慕的社会精英,成名早,容易积累名声与财富;而40岁以后,竟然是普林斯顿胜出,结论是这座强调艺术、科学(本科主要提供这两大类课程)的综合类研究型学府,教给学生最大的财富是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
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学校一直给学生们构建的却是关于心灵上的富足。
艺术与科学,在国人眼里看起来多么不搭调的事情,竟然会成为一座世界学术排名前三的高等学府里双子星般的存在?
刻意查了一下普林斯顿资料。比较打动人的还是以下一些数字,“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内有5个大小不同的戏院及许多戏剧团体,有管弦乐队、合唱队、爵士歌舞团、歌剧院、礼拜团乐队、唱诗班、福音演奏组;学校有38个体育代表队,几乎一半以上的本科生参加校际体育比赛;学校有200多个学生组织,一份学生报纸《普林斯顿日报》;个WPRB学生无线电台……普林斯顿将不少钱花到了为校艺术博物馆购买藏品上,包括莫奈、Andy Warhol以及其他名画家的作品”。
关于艺术的“无用”与“有用”,对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是360度纠结。
中国有流传多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普世观念,排在文学之后的艺术教育多被家长落在为个人增值的“无用”角度,而几乎不认可艺术自身能够创造价值,长期被视为“无用”。他们甚至不知道只有艺术才能够在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与理智、直觉与理智之间去达到一个平衡,这不仅仅是人的快乐之源,更是可以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可以直观地看到如何带来质的飞跃。或者,换句话说,艺术有用。
人们之所以肯为那支Iphone迷到可以彻夜排队,除了那些炫目快捷的科技外,也为隐藏于产品背后那一套严苛美学带来的艺术价值。你不得不承认超级理工男乔布斯有很高的艺术天分,就像我们现在重新认识达芬奇一样,绘画大师依然让人震撼的在工学、医学方面的不凡造诣。
好在向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连奢侈品走到后端也要必须和艺术搭界。发达国家也是在中产阶级以上更倾向于让后代学习艺术。近年来的中国也终于完成了原始的经济积累,大家开始正视起“无用”的艺术起来。蔡国强、刘益谦这代家长都倾向于把子女送到国外学艺术,而自己身边的朋友不管和艺术沾不沾边,也多是作了这样的选择看来已经是成功人士的家长们,还是希望能够在物质富足之后让孩子们最终能够精神富足。但是据说孩子们并不领情,而且相当抵触。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被母亲逼着终日写字画画,常常痛不欲生,但自己在成年以后,还是充满对母亲的感谢,至少让我对美有一定的眼光和感受力。
后来想想,艺术的好处真的不是显性的,往往埋在灵魂深处,又化于日常看事待物,融于举手投足,最实际的也就“主要看气质”,但是在安静下来会知道,就是一朵花开,在心灵里,也是如此不同。那一刻,就是幸福。(编辑/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