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艺术界新鲜的血液
2016-05-14MichelleYu
Michelle Yu
古巴并非突然间跳入世界艺术圈。早在2009年,美国人就可以根据相关法规对古巴进行“有目的性的访问”,虽然如此,这项开放举动并未吸引众多与艺术相关其他国家人士前往,但是“哈瓦那国际艺术博览会”却借机把自己的名声打入了海外。直到2013年威廉·史密斯购买古巴艺术家洛佩兹的作品,才使古巴艺术从艺术史范围进入到了商业艺术的世界中。
就在三年之后的今天,当回忆起这个好似梦境的交易,洛佩兹还是会在欣喜中夹杂着一丝的不可思议,说道:“这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是可以让威廉·史密斯直接出现在艺术家家门口的呢。”
2014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放宽对于古巴的经济禁令,藏家、艺术史学家和艺术机构人士争相组团前往古巴探访,他们并未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个独具一格的世界,艺术家与外界隔绝,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决心的小团体国际藏家在艺术家还没搞清楚情况的状态下购买着作品、拥护着他们。
如今,两个国家算是真正地完全打开了彼此的大门,古巴就像当年的中国一样,变成了又一个未被开垦的沃土。美国的古巴艺术空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在美国销售古巴作品的机构,其策展人同样也是古巴研究中心的首席总监桑德拉·利维森,在带各种艺术人士前往古巴参观了十多年后说道:“古巴应该是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高的艺术家人口比例。我认为古巴人民都是天生的梦想家和诗人,他们把他们的梦和诗都放在了艺术和音乐里。”
古巴是一个对艺术的重要性有着极高认知的国家。古巴人民从一出生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命组成上就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并非世界上最实际的人民(往往最实际的人是无法发动革命),但是他们极度聪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这使得他们有能力形成一个真正的社会共体,当人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得到归属感和责任感时,奇迹才可以被创造。
另一方面,古巴社会中的多重二元性产生了一个跨度很大的创新力,继而创造出古巴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现象在一些其他国家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显而易见,比如中国和非洲国家。古巴和邻居美国不相往来长达55年之久。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隔绝,又身处不发达国家区域,古巴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可以用“落后”二字去形容。恰恰相反,古巴艺术家不仅文化水平超高,智慧多变,而且还非常清楚地知道世界各地艺术圈都在发生着什么。
在这个艺术还未被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新鲜土壤上,古巴艺术的灵感还是单纯地来源于情感缪斯,而非市场喜好。艺术家经常会对消费主义和国家缺失的消费品之间的关系上做文章。显而易见,有些艺术家也会微妙地在作品中透露对于国家社会状况的不满。还有大部分的作品思想非常超前、非常当代,已经超出国家问题范围,对性别、种族和性的问题作出讨论。就像利维森所说,艺术,包括视觉艺术、音乐和诗歌,是古巴最重要的出口。
这种出口也在渐渐得到全世界的赏识。古巴艺术家,不管是最成名的,还是现在还在院校里学习的,都会不时地接到美国一些博物馆人员的访问,比如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看准了古巴艺术之后的发展大趋势,也是希望在市场进入前取得先决优势。古巴摄影师卡洛斯·格里托对于这种现象评价道,“这种现象并非常见,以前根本没有”。
从另外一种衡量角度来看,在世界艺术市场的标准下,古巴艺术的价格还处在低于标准线的层次上。霍华德·法伯拥有着北美最大的古巴当代艺术收藏,至今他还是觉得古巴艺术品的价格超乎寻常的低。“你看看美国当代艺术的价格,你可以用买美国作品要交的税钱来买一幅同等的古巴艺术作品。”但是这种价格定位也不会一直存在。随着古巴国家的开放,艺术市场被国际市场影响,艺术品的价格一定会迅猛上升。艺术家和藏家都会从中获利。懂行和专业的藏家也许可以趁着现在的机会发现和购买古巴的“毕加索”。
拥有这种头脑的藏家数量现在也不在少数。阿尔贝托·玛格南在纽约切尔西画廊区拥有自己专注于古巴艺术的画廊,他说道,“去年年底,在奥巴马总统宣布两国有可能建交时,我就在一天内接到了25个藏家的电话,直到现在,我的行程都还是满的,每个月都会带藏家去古巴探访”。
那么,这种市场的热度和膨胀会使古巴艺术失去它本有的真我和内涵吗?利维森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持有积极的态度,“古巴人对于自我有着很强的认知,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知名和已成熟的艺术家可以保持住他们的自我完整性,那么就不会有太大偏差。其他的艺术家,我相信一定会多少被市场所影响,这是个可以预知的现象”。但是不论怎么说,艺术还是充斥着整个古巴国家,尤其是首都哈瓦那,随处可见公共雕塑装置和街头艺术家。
从90年代起,古巴就对艺术家给予极大的宽限和自由,允许他们旅游并且提供收入。就像之前所提到的,古巴对于艺术重要性的认知难能可贵,认为艺术是支撑国家文化的柱子。这次开放,也有质疑声指向是否古巴艺术作品的数量会增长过快,像洪水般席卷其他艺术市场。哈瓦那美术馆的策展人回答道,“看平常人做艺术,变成艺术家是一件很好很平常的事情”。即便古巴人均艺术家数量超高,但是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艺术家的名声仅仅存在于哈瓦那。在美国,迈阿密拥有最多的古巴艺术画廊,其他地方也就只有在西海岸有一两家而已。
另外一个因为开放而会改变的事实就是,藏家数量的增加会让古巴艺术家变得难以被接触到。艺术家一般都不喜欢自己去卖自己的作品,也不会想做很多交易和商业方面上的事情。虽然古巴艺术家在这方面接触的算是很多,但是如果有画廊愿意代理,他们还是会认为这是更好的选择。如今,就算是世界级顶尖的古巴艺术家,你也还是可以非常容易地联系到他们。想象你在中国拿起电话跟张晓刚说希望可以去他的画室看看,能不能买一幅他最新的作品,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这却是威廉·史密斯购买卡迪尔·洛佩兹作品时的交易过程。史密斯夫妇在2013年1 2月去古巴访问时,给艺术家洛佩兹打了一个电话,三十分钟后,在洛佩兹家给其夫人直接支付4.5万美元,带走了作品。如此简单的艺术交易在成熟或是半成熟的艺术市场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当国家更开放、藏家数量更多时,艺术家不可能花所有的时间在接待客户上,他们需要时间作画,需要有画廊来为他们进行这些交易。这对于一些习惯于亲自去古巴艺术家工作室直接购买作品的藏家来说是一个弊端,但是从大环境上来讲,这是一个国家艺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此同时,另—个成熟艺术市场的标志就是艺博会。哈瓦那国际艺术博览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和工作人士都会申请特殊拜访签证去一探这个很有可能成为下个迈阿密艺博会的潜力股。古巴艺术家们也在慢慢地适应着这种当代前沿的艺术经营模式,使自己的作品走出哈瓦那。
去年上届艺博会上,一件让人震惊的装置作品来自艺术家梅布尔·罗布莱。罗布莱的作品着重于强调自我反省,这其中就包括对于性别和性的一些探讨和反思。这件看似玻璃的地板装置作品代表着大海,当观看者走在上面时可以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地板裂缝,从而达到对于“自我”的认知。作品的介绍中写道:“大海是美丽的也是悲剧性的,它可以创造出很多来来去去。大海既是阻碍又是桥梁,既是空间又是生命的时间,是自由又是死亡。”
古巴艺术家对于摄影的理解也非常深刻,从纪录片式摄影,到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当代摄影,作品堪称世界级大师水平。著名纪录摄影师罗伯特萨拉斯的父亲曾在纽约是一位商业婚礼摄影师。1957年,年轻律师菲德尔·卡斯特鲁来到纽约,宣传推翻古巴右翼对军队的专政,当时年仅16岁的萨拉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古巴国旗在自由女神像上的照片并被刊登在了《生活》杂志上。在古巴革命后,萨拉斯归回故乡,成为了一位对于古巴政治、革命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摄影师。在之后的时光里,萨拉斯向古巴社会介绍了第一本裸体书籍、电脑生成相片和纪录片式相片。
好的艺术家的想法和眼界通常是会赶在政客的行动之前。50多年,在美国和古巴的政治领导人决定恢复两国的正常关系前,这种趋势就可以从艺术作品中看出。如今古巴进入了世界大视野中,艺术形式当然也会有所改变和受到极大的关注。就像所有发展中国家艺术的兴起样,高潮过后的何去何从是应该在高潮前就有所思考的问题。(编辑/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