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九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刍议

2016-05-14黄立全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探究式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黄立全

摘要: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原则出发,详细分析了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突出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倡导教师的教不仅应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发展。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或是“题海战术”与现代教学规律的矛盾日益凸显。探究式学习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一矛盾。

一、探究式教模式的组织原则

1、具体和抽象结合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常常喜欢借助具体对象。鉴于此,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认真制定相关的实施步骤,通过生活实例的比较、演示直观教具以及操作相应的模型等各种方式揭示数学概念,实现具体和抽象的结合,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主动参与原则。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活动,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主动探究中增长知识,提升技能。

3、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结合原则。探究式学习针对的对象并不单是学生个体,更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攻克难关。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正确定位师生关系,合理分工分组。改善数学教学效果、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应该正确定位师生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传授者、主宰者向引导者、促进者转变,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学习局面。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往往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教师的积极性也很难提高,在这种状况下师生都无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被推崇的只有知识,而知识作为师生间交流的载体很难实现高效的传授。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找对了方法实际上是容易实施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对未知的问题具有探索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点。角色正确定位便是改变学生为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为知识的创造者、利用者,尤其对于数学而言,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一定的,但通往答案的途径却是不唯一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思路,并鼓励学生善于表达、善于利用。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如果是单纯的教学的话很简单,甚至是只交给学生最后的求解公式就可以了,但是数学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是思考的结果,不是只让学生记住结果就可以的。而如果让学生先自行预习,在课程展开的时候由学生来讲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容易受教师的束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再向教师讨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时,若真正发挥作用,师生都是比较辛苦的,并不是教师就等着解答就行了,但这一过程对提高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改善学习效果具有长久的作用。

2、创设学习情境,加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知识中的问题展开的,因此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对于课程的展开以及学生的接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数学以其自然属性来说是为生活服务的,但长久以来的书本教学使得数学与现实的距离逐渐拉远,情境教学就是要还原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改善数学教学的效果。通常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场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文字、符号转化为实际中常见的一些情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求解商场打折的问题,将应用题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实际的问题解决,让学生理解所列方程和关系式在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真实含义,怎样购买才能更合算,怎样厂家能够赚最多的钱等。情境教学不仅仅是转化而已,还要将数学的元素正确添加到实际情境(如商场打折、银行存钱、室内装修求解面积等)中,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符号、方程式的理解,没有数学元素和内涵的情景假设对于数学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3、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思考。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在探究式学习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动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对于一类的问题,改变问题中的某一条件或用同样的条件求解不同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对于上述过程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某一类问题的解法即可,而是要在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对比各个求解方法,找出最优者,学会对该类问题归纳总结,理解问题的实质。学习方法也是如此,促使学生真正消化了学习方法,问题的解决也就不成问题了,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探究规律、探究方法。同样,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公式、图线、配方、特殊求法等都可以实现问题的解决,但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问题的结果,而是在这一类方程的求解中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本质,在图形上其为一条圆滑的抛物线,随着变量的变化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关系式上其是由变量的平方项及低次项和常数组成的一个式子,将其代入实际数学问题中其可以实现各种问题的求解。再如对面积求解一类的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就是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求解方法,不仅是面积如何分割、面积的补充,还包含一些特殊的解法等,对于这类问题,教师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结语

总之,“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真正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俊钦.数学建模活动是数学探究实践课的全息元[J].考试周刊. 2013(94) .

[2] 李贞.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3(12).

[3] 杨剑峰.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尝试[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12).

[4] 刘陆军.浅论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J]. 考试周刊.2013(88) .

猜你喜欢

探究式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