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2016-05-14王连双王立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王连双 王立伟

摘要:泛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传统的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乃至于英语水平。笔者在多年的泛读课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使用传统的《英语泛读教程》到结合课外阅读再到完全使用英文简易读物。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研究分析泛读课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效果对泛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改革;简易读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090-03

泛读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时作为语言输入的最主要形式,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等都对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乃至于决定性的作用。因而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也变得至关重要。

一、改革前的教学状况

从泛读课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于泛读课的重视和感兴趣的程度不高,课堂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以往没有阅读习惯,教材内容偏难,趣味性不强等原因造成。另外泛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不能够通过泛读课看到自己英语上的明显进步,从而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致使学生学习泛读课的后劲不足。

二、初步的改革措施

阅读量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依据这一理念,笔者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补充要求。2009级学生要求过篇章和简易读物的补充阅读,2010级要求了简易读物和原版读物,并通过写读书笔记,做读书报告等形式来进行跟踪。很多学生表示读完一本或几本读物以后比较有成就感。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泛读课时少,阅读量达不到标准的缺欠,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做法的局限性:1)没有时机对阅读内容进行探讨,而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消化阅读内容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2)与课堂教学没有契合点,考试环节不好体现。3)跟踪检查比较受限制,不容易看到学生阅读的真实情况。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与做法

综合上述情况,后续的泛读课改革重新规划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以期更有效地发挥泛读课的实际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教学目标

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包括细读、略读、查阅);

培养学生的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

帮助扩大词汇量,培养人文素养;

合作学习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泛读课由于课时(周2学时)限制,将主要通过向课堂外延伸来完成教学目标。阅读任务基本在课后完成。要求学生每1—2周完成一本简易读物,全学期完成10本简易读物的阅读,每本读物的字数在2~4万字。全学年完成至少60万字的阅读量。读物的难易程度为2300~3000词汇。阅读速度约为每分钟80~150词。具体阅读书目如下:

大一上学期:

《化身博士奇案》、《蝴蝶梦》、《简爱》、《双城记》、《世界之战》、《傲慢与偏见》、《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古堡藏龙》、《八十天环游世界》、《剧院魅影》。

大一下学期:

《雾都孤儿》、《牙买加旅店》、《远大前程》、《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隐身人》、《呼啸山庄》、《白衣女人》、《卡斯特桥市长》、《红与黑》。

(三)教学模式:

课堂时间主要用于探讨阅读材料的相关信息(如作家、作品背景)、作品的人物和情节分析、阅读感受、评论等。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环节包括教师讲解导入、学生做presentation、教师考查阅读情况、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检查阅读情况为主要目的。课程的考核主要看学生平时阅读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占总分的80%。期末考试可采取阅读总结汇报(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强调以下方面。

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

每本读物尽量不要分太多次读完,鼓励一气呵成。

遇到新单词尽量先不要查字典,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也可以忽略。

从整体上而不是从细节上把握阅读内容。

鼓励重复阅读,鼓励读两到三遍。

四、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对于认真完成阅读任务并能够长期坚持的同学,本次改革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与此同时,新的教学内容也对一部分同学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经过几轮的教学实施,积极与消极的教学效果都呈现得比较清晰。

(一)积极效果

读物的内容简易,难度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不用大量查阅字典,可以全力集中在阅读内容上。

有故事情节,容易理解,容易对读物产生兴趣,从而开始真正的英语阅读历程。

能够在阅读中反复接触到常用基础词汇和语法,并通过大量的重复来真正熟悉和掌握语言现象,培养英语语感。

对于能够完成一个学年大部分教学任务的学生,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学生增加了对世界名著的了解和兴趣,为后续的文化、文学课奠定基础。

拓宽了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和跨文化意识。

(二)消极效果

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过用英语进行较长篇幅阅读的习惯,不能够长久坚持或放弃了完成阅读任务。

需要课下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产生抗拒或畏惧心理。

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

教学效果的体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

只有半数左右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教学内容。

五、改革后期的几点思考

本次以简易读物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年。学生对于简易读物的热情也有所下降。从大学生阅读习惯包括母语阅读习惯的缺失到智能手机上各种内容的强力吸引,更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而本次改革的重点将是:

1.传统的、经典的阅读内容应该以怎样的面目回归。

2.除了传统与经典,是否需要和如何来融入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

3.如何让学生参与和投入。(学生可能会因为载体是英语而放弃即使是很有意思的内容)

4.如何充分利用更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

六、新思路

1.结合经典的影视作品完成经典作品的阅读。

2.增强教学互动,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在教学中增加影视配音、戏剧表演、作品人物模仿、人物与情节的再现和再创造等多种环节或竞赛,让学生融入阅读内容。

3.结合kindle、手机阅读等多种阅读工具和手段。

4.组建微信或qq群,随时随地探讨阅读内容。对于阅读的精彩部分或阅读感想可以发到微博或朋友圈中。

5.利用权威的慕课资源进行阅读教学。

七、结语

教学改革的探讨没有止境。在现阶段,正如东北师范大学郑燕林教授所说,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在经受着来自于影视、广告、名人、手机电脑游戏等各种吸引力的冲击。如何挖掘课堂的吸引力以及教育的吸引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命题。

[责任编辑:盛暑寒]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三全育人”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使命培养探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理论与实践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