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慢”和“快”

2016-05-14叶艳

中学理科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快节奏初中数学农村

叶艳

摘 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将慢教育和快节奏结合起来,合理对快、慢讲解的内容进行划分,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本文主要论述在农村初中课堂中合理把握数学教学中快与慢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快节奏;慢效率

引言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时长在压缩,而教师为了满足教学要求,就在课堂上开展“短、平、快”的教学方式,更注重自己的讲解过程,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内容,这种形式上的高效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基础知识不扎实,这就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快节奏和慢教育进行协调,探究、分析以及总结评价的过程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个过程要放“慢”教学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能够夯实其数学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1 课堂引入要快,探究过程要慢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三阶段数学课标中提出,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引入的时候,需要利用实践化的例子来作为课堂导入,通过案例来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但是教师在进行案例引入的过程中,要注重情境导入快,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带着案例对新知识进行慢探究,更好地吸收理解,这样教学效率就能够较快得到提升 [1 ].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上经典的鸡兔同笼的问题来进行课堂导入.“现在一群鸡和兔子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面,从笼子上面数鸡和兔子的头总数是35个,从笼子下面看鸡和兔子的腿总数是94个,那么请问兔子和鸡分别有多少只?”,学生以前学习的内容都是一元一次方程,只需要解一个未知数,而这道题目中需要学生求解两个未知数,在进行快速的引入之后,学生就迫切需要知道如何来求解两个未知数.然后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通过建立等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列式,将兔子数量设成x,将鸡的数量设为y,然后让学生按照等式的原则进行列式,这样就得到x+y=35,2x+4y=94这两个式子.在接下来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会如何联立解决这两个方程.教师带领学生对这道题目解决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对学生讲解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本质上来把握一元二次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一些学生的解答让全班同学进行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从定义上入手,在不断的探究、分析过程中,学生就从具体到抽象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内涵,也能够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进行问题的解决.

在以上的课堂讲解过程,教师在进行“鸡兔同笼”的问题引入的时候,需要快速引入,学生进行短暂的思考以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对这道题目进行解决.在解决结束之后,还需要将理论知识进行提取,这样就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升华,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就不仅是某个例子,而是从理论概念上进行理解,这种将快速课堂引入和缓慢课堂分析、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 课堂练习要快,实践分析要慢

初中数学学习是夯实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阶段,在对一些概念、定理的理解上需要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来进行课堂巩固,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留出适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题目的思考,以及教师引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习题练习过程才是最有效的 [2 ].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上习题课之前,教师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题目的训练,在题目中需要将二次函数的各种形式的表达式、特殊点的意义、图像等多方面的知识点融入进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二次函数.然后在课上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挑出自己觉得比较难的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在课堂上慢慢进行分析.例如有的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问题理解不透彻,针对问题:“将抛物线y=x2+bx+c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y=x2+3x+5,请问原抛物线表达式中的b和c的值分别是什么?”在解决这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图像平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解,也就是“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这八个字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左加右减”是针对x来说的,而“上加下减”是针对“y”来说的,学生理解了这一平移的规则以后,就可以顺利写出原函数经过平移以后就变成了y+2=(x-3)2+b(x-3)+c,然后将这个方程化简之后和函数y=x2+3x+5的系数进行对照,这样就能够求得b、c的值.再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时候,学会判断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抛物线和直线在坐标系中的大致位置,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比较困难的题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对这类题目进行分析推导,让学生从特殊点的位置进行判断,把握直线和抛物线的特征,这样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例如教师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ax2+(a+c)x+c与一次函数y=ax+c的大致图象,教师带领学生分情况进行讨论,从x=0、y=c以及抛物线的开口、直线的斜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能够很快解决这道题目,在详细的讲解、分析过程,学生就会巩固二次函数相关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到题目的解决过程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课堂上主要是以重点、难点的习题讲解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一步一步分析,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逐步分析、条理清晰的数学思维习惯,知识的应用也会更加灵活.

3 媒体应用要快,总结评价要慢

现代媒体技术和初中数学的结合已经成为了目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在进行媒体技术应用的时候要把握好度,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欣赏花里胡哨的多媒体效果,多媒体的呈现过程要快,对一些重点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是课堂总结的过程,总结的内容最好是通过传统板书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又会重新对知识点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更加牢固、准确、条理。[3 ]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相似三角形,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相似图形,例如大房子和小房子、地球和地球模型、大树叶和小树叶、地图以及实际地形等,通过这些相似图形的展示学生就能理解相似三角形就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后,教师就需要重点给学生讲解如何判断相似三角形,除了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外,教师需要自己动手画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更加直观,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及时对学生进行提示。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总结,还需要与前面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起来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两种类型的三角形在进行判定的时候存在着什么区别,如何理解这些区别,学生理解了这些区别以后自己再进行判定的时候就能够准确应用,避免混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主要是起到直观、形象、易理解的作用,教师还主要是以知识的讲解为主,注重课堂的讲解过程,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堂知识。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数学在改革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而此时需要教师准确了解究竟什么才是学生真正所需,然后对课堂的节奏进行合理调节,把握好快和慢的教学节奏,在张弛有度的教学中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阴朝群.海南省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2]卢海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快三”与“慢四”[J].中学教学参考,2012(31):87.

[3]郁洪兴.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快节奏初中数学农村
跟我一起……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