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2016-05-14董海
董海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组内公开课——《新型玻璃》。教师在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后,下发一张表格,让学生默读课文,填写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在校对答案时,体会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种你最想发明的新型玻璃。
整堂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读写结合,听课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提建议环节,教师只提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这堂课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笔者认为,由于教师忽视了文本特有的言语形式,导致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最明显的例子是,学生写的练笔,都是以“我想发明某某玻璃”为开头的统一模式。
有的教师说,他不是有说明方法的教学吗?没错,但这些练习是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吗?《新型玻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说明性文章。单元导读中这样要求:“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也就是说,这项要求是本单元的共性要求,是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必须要做的。再说,《新型玻璃》已经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了,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这项学习要求并不陌生,用不着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梳理与讲解内容。
因此,我们在关注共性内容的同时,不能忽视文本的个性内容,可以是传神的语句、特色的语段、独到的谋篇、精妙的构思等等。就《新型玻璃》一文来讲,个性的内容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文章介绍五种玻璃的时候,名称有的出现在段落开头,有的出现在段落中间,有的出现在段尾;第二,在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用了故事情境的描述。
所以,教师在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应该聚焦在这两个点上。笔者在教学本文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请学生用笔圈出新型玻璃的名称,看一看这些名称在段落的什么位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故事情境来描述?为什么要把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开头?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白,这样写文章结构灵活多变、语言生动,对读者有吸引力。随后,在练笔时,笔者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形式,介绍想发明的玻璃。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千篇一律的结构形式。
在阅读课上轻视文本言语形式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蝙蝠和雷达》时,让学生读四、五自然段,在了解科学家三次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后,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此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上,教师如果再往前走一步,问学生:“第一次实验,作者单独一段来描述,为什么第二、第三次实验合并一段来写呢?如果也单独一段来写好不好?”这样就上升到言语形式的层面了,可惜教师没这么做。
很明显,教师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花大量时间在教学课文内容,但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在写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是怎么写的。不然的话,正如王尚文教授说的:“离开了怎么说,不但不可能真正理解说什么,而且更不可能从中去领悟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