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展览中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探析
2016-05-14娜仁高娃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当代艺术脱开了物质具体化的形象塑造,而通过艺术语言来塑造一个超脱的观念,这是利用物质来表现超越物质,不管用何种艺术语言来阐述观念,艺术家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现当代的社会问题中发问,触及到每个人真实生活的东西也许才会被更多人感动。
关键词:观念传达;艺术语言;感动;物质;思想
作为一个仍在摸索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大量地观看展览和欣赏优秀作品对我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但也正是因为处在研究生的阶段,应该已经有了对艺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我这里所说的鉴赏能力不再是客观上大趋势的形式认同,比如不会再盲目地认为高价拍卖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是最好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去正确地看待艺术作品。千里之行作品展所感动我的是在美术馆中能感受到在美术教育机制下诞生的一个个充满着丰富的思想观念的优秀作品,没有体制下的束缚,而呈现出一种思想的开放和丰富,因此我感受到的可以是从视觉和思想两方面的冲击。
艺术是有教育和感化人的功能,它不同于法律
具有强制性,而是从人们感性的角度出发得到人们的共鸣和道德反思。因此当代的艺术作品的观念是尤其重要的,作品呈现的是作者观念的物化结果,就是利用艺术语言来创作,艺术语言是具有多样性的,这也更多地展现了艺术语言和观念传达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运用的语言是为作品服务为作者的观念服务,但它同时在某种层面上制约着观念的传达。艺术作品的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发展,从佛教和哲学角度出发对人类的生命进行思考,也与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形成一种观照,包括一些社会问题的反思。
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运用各种艺术语言来阐述观念的作品,作品的重要性也在于观念传达的准确性。有些作品中运用的语言是来自哲学和佛教思想,但最终阐述的观念却也是模糊的、晦涩而难以理解的,也许一部分是需要更深的文化功底和哲学知识去感悟,可这一切的归宿和起点不都是离不开人吗对人的思考,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的思考。如果一味地追求高远境界而脱离背后的“道”,那么这个观念也是虚无缥缈的。不是晦涩难懂的就一定是高深的艺术,艺术作品应该是将宇宙与人相联系的媒介,其中不可言传的道理正是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和领会的,有形而上的“道”,也有形而下的“器”,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让人理解的却也无法用言语来说明的。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不是对真实世界的模仿,而是艺术家通过自己对世界认知的再创造,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观念经过艺术语言的处理运用而展现的,因此艺术语言的运用和处理是艺术家的基本能力。一些艺术作品中表现一个超脱的世界,超越物质,表现一种不可言说的思想。如果单看艺术作品无法让人理解,作品右下角的阐释将会是一个与作者思想沟通的重要线索,当读完阐释后再回头欣赏作品应该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而如果阐释也无法提供任何线索,全贫乏空洞的文字,那么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远了吗?有些观念不从现实角度出发,或者与我们生活太远,那么它就无法打动人心,无法激发人的共鸣。有的艺术作品也许不需要作品阐述,作品阐述对于它来说反而是一种思想的束缚,观者欣赏这样的作品中已经从画面中的暗喻和隐喻的符号中似乎理解和感悟到一些若隐若现的观念,这种共鸣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运用艺术语言的技巧和成熟表现。观看展览的对象不光是学生和艺术爱好者,还有很多是普通市民,艺术想要走进生活,想要起到除了审美功能之外的感化功能就要从平凡中找到美。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当代艺术脱开了物质具体化的形象塑造,而通过艺术语言来塑造一个超脱的观念,这是利用物质来表现超越物质,不管用何种艺术语言来阐述观念,艺术家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现当代的社会问题中发问,触及到每个人真实生活的东西也许才会被更多人感动。
我就展览中的两个作品为例,第一个名为《盼我回来》(图1),作品使用纸浆塑造、还原和再现了记忆里家人等待孩子回家的场景。纸是轻飘易碎的,就如梦境和记忆一般。纸张的形态与生命的形态在某种程度是相似的,纸是脆弱的,让人联想起生命也是如此,作者选了纸作为作品的主要艺术语汇。作品阐述中写道:“家的概念,是建立在家人团聚基础上的,期间包含着不可割舍的温情和亲情。黄昏的光线穿射厚薄不均的纸面,营造出虚幻不实的观感,家具及其他陈设亦是如此,加强了这种由思念所固化的情感,弹吹即破的纸质造型,又是使得这种记忆无比遥远且感伤。很多东西会随时光消逝或破碎,然而有些东西却随时光而永恒。”作品让人感动且温暖,这个场景是人人可知、人人可见的,但它却触及人的内心,这个平凡且熟悉的场景中映射出时光、生命、亲情的思考。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材料的把握和了解。世界上任何材质都有自己的性格气质,如何把握和恰到好处地将材料运用于作品中也是体现着一个艺术家对于世界的感性认识。作品中作者选用脆弱和褶皱的纸张来表现一种触不可及的记忆伤痛,将温暖的柔光与纸浆薄厚不均的特质相结合反映出一种虚幻不真实但又温暖的情景。作者整体的艺术语言运用似乎就是为作品而生的材质一样,将情感和物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甚至是情感观念从物质中得到升华,让人们以从作品中走到更高的精神层面的感知,我也被作品感动,我会想起我的家人,这时艺术真的在我内心发酵了。
第二个作品为《日暮相关》(图2),作品是中国传统家具和传统的北方泥土结构的墙面结合的雕塑作品,在空间上两个物体结构的相似性让两个本不是一体的物反而和谐地结合,让人可以感受到旧家具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北方老房子的建筑存在。作品阐述中说:“建筑与家具都是人类为了满足空间需求与使用需求的人造之物,具有相似的构建方式,通过老家具和建筑材料的混合体现了两者的同构关系,甚至是同根同源的。利用旧家具的负空间,添上相应的土屋局部造型,这是一条现实中提炼而来的观念性创作思路。似乎家具保护了土屋,更保存了家乡人们的生存痕迹。随着社会的变迁,类似家乡独特的生活环境正在慢慢消失,如今的生活环境都趋同化,我们常提的乡愁所能寄托的现实存在是否还在?是否仍具有生命力?”作品中陈旧的家具上面仍然留存着使用过的痕迹,似乎记忆转化为一道道划痕在时代发展的搅拌机里印刻在旧家具上,土墙的质感与天然的裂缝好像都形成一种语言来诉说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传统木家具与老土屋的结合透射着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作品中运用现实中可见和人们熟悉的家具,家具成为一种象征农村生活和家庭记忆的符号,土屋本是该包容着家具,而现在城市化的发展,拆迁和盲目的发展导致传统房屋越来越少,土屋在这里也可以作为传统物质文化的符号,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为了追求未来而忽视了“旧”的价值,这种发展一定是好的吗?这种危机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作者呈现的作品让我们充满熟悉又陌生,亲切又无奈的矛盾。这也是艺术作品的伟大之处,通过一件艺术家手中的作品,我们陷入了无限的思考之中。
也许一件最感动人心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只有极少数人看懂的艺术品,而是从身边的平凡中映射出人生哲理,但不是身边任意一件物品都可以作为艺术,它可能是某种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它们是需要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和利用的,由此可见艺术语言的熟练运用对于观念传达的重要性。因此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2]钱穆.《中国文化精神[],九州出版社 2012.
[3]张省. 略谈艺术语言的运用[J]. 艺术百家, 1997(2):127-128.
作者简介:
娜仁高娃,四川美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品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