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
2016-05-14李爽
摘 要:中国画讲究创造美的意境,从画中表现情与景,创造一个能够使人发挥想象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正是虚与实相结合的统一体。“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画更是将虚实之美表现到极致。无论是中国画中虚实的哲学渊源,还是中国画的意境、构图、气韵,“虚实相生”都是一个研究中国画很好的课题。
关键词:中国画;意境美;虚实相生;对立统一
一、“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中国画的历史久远,其“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在美学和艺术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虚实相生”使作品的画面布局和谐统一,以虚衬实,以实衬虚,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实相生”体现在古代的文学中,用以虚衬实,以实衬虚的手法来抒发情感。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六月西湖的美景,密密的荷叶层层铺开与蓝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亭亭玉立的荷花盛开在碧绿的荷叶上,显得格外鲜艳美丽。诗人描绘的景色是实,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是虚,诗中没有一处写到送别时的依依惜别,却让读者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这就是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物思人。
“虚实相生”在书法中也有体现,书写时墨线和其留出的空间就是虚实的体现。笔迹留下的黑是实,空白的地方就是虚,虚实结合就成了字。书写时,用笔的力度,含墨多少,墨色枯的地方就是虚,墨色润的地方就是实。一幅书法作品,无论从创作,还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都从“虚实相生”的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领悟书法的妙处。
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戏曲中演员通过打、唱、做、念,使观者联想画面,从而达到身临其境。在戏曲中舞台的布景很少,基本凭借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情景。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送别的一场戏中,舞台的布景就很少,全靠演员的说唱,来表现梁山伯对祝英台的依依惜别之情,其中环境地点是虚的,而表现的送别之情是实的。戏曲中的“虚实相生”,是从实际出发,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现实生活,而是对生活进行选择、夸张和美化,借助虚拟的环境,以及演员的唱功打坐,把观者带入情景。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依靠虚与实的配合,生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虚与实的效果,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在中国画中没有一处是无虚实关系的,画面中任何的对立统一都归结为虚实,比如疏密、轻重、黑白、粗细等。要使整个作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又不失小情趣的感觉,就要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不论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虚实的统一,以及虚实的相互转换。可以这么说,“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法。
二、“虚实相生”在中国画意境中的具体表现
(一)“虚实相生”使画面的布局和谐
“虚实相生”在中国山水画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构图上,山水画主要描写自然景色,使各种对立的矛盾因素统一在画面中,形成和谐的画面,北宋郭熙提出“三远”,而后韩拙又补充“阔远,幽远,迷远”,合称六远法。画面中虚景的空白处理不当,实景会受到影响,乃至整个画面都不会统一,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说的就是构图的重要性,只有把画面中的虚与实处理好,画面才能和谐统一。
宋人山水画中巧用烟雾,将虚衬实景,使画面整体和谐统一。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描绘的是江南烟岚松涛,深谷清泉潺潺,沿着曲折山脊的是片片松林,沟壑里升起团团云雾,山濛下有一个水磨坊,溪上泛一木桥,采用全景的构图,通过松林的环绕来表现正、中、远的层次,山腰上的云将山层次划分,使画面疏密得当,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体现了元代画家的布置技巧,宋画讲究山大于木,木大于人,而后主峰凸显远峰,使空间感增强。元人讲究近景,表现出山石树木,超越画的三分之一,然后以水相隔,把中景推到对岸,就是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以中景水的虚来衬近景的实,并把整个画面拉开,近景和远景更加和谐,使山水画的画面更加有气势。
宋代崔白《双喜图》中近处山坡上枯枝树叶在寒风中披拂,两只山鸟向山兔叫,山兔踞蹲回首的惊奇状态画面背景为虚,主要突出表现山兔与两只山鸟,从画面中不难感受到深秋的萧瑟,画中背景的虚更加显示出深秋的凄凉,以及山的空灵,使抽象的景象表现在画面中,更能衬托出三只动物的动态,使整个画面很统一,没有冲击视觉。宋代马远《梅石溪鸟图》画中右侧留有大片的空白,更加突出了水鸟自由嬉戏的动态,使整个画面严谨统一和谐。中国画中只有正确地处理了虚的位置,才能表现整个画面的意境美,从而不失中国画的精髓。
(二)“虚实相生”使画面有空间感
在我国绘画史上,热门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根据张华所作的《女史箴》所画的插图,顾恺之在画卷中塑造了一系列动人形象,背景是一片空虚,为了突出画中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以及她们的神韵。《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乘步辇召见吐蕃丞相禄东赞的场面,画中为了突出唐太宗作为主要人物,背景是一片空虚,画面中舍弃了很多繁琐的道具,重点刻画人物的肖像和服饰,在画中的右侧,唐太宗被宫女簇拥,显示了帝王的尊严。画中宫女手执长扇,密集的人群以及人物繁琐的服饰衣纹组成了画中的实,而画面简单与左边的复杂形成了对立统一,使画面有了空间感。
宋代郭熙的《早春图》描绘的是初春时分,万物苏醒时候的勃勃生机,冬去春来,画家的喜悦之情洋溢于整个画面中。画面中主峰高耸入云,次峰左右呼应,山峦之间云雾缭绕,而作品中的树、山石做了细致的刻画,远景的虚与近景的实,使画面的空间感增强,更加表现了早春万物苏醒的生机。
元代的倪瓒《六君子图》中画面构图分为两部分,近景是六株不同品种的树,构成画面的主体,中景是空旷的江面,远景是远山,是倪瓒“阔远”的表现手法,从中可以看出远山、江面、树木,虚实相映,互相衬托,使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增强,从而表现了倪瓒的画风。
一幅作品中虚与实相互融解,既对立又统一,以虚来衬托实的节奏感,以实来衬托虚的空灵感,“虚实相生”,使整幅作品的层次感加强,更加有空间感,让观者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之美一目了然。
(三)“虚实相生”扩大画面的意境美
在一幅作品中,虚境与实境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实境是我们能看到的,虚境是在实境的对比之下,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山水画中虚境的重要性要高于实境。
宋代夏圭被称为“夏半边”。他的《松溪泛舟图》画面中近景是一棵松树,远处是游人在泛舟,其余就是空白,以实景来衬托远处的虚景。这幅画中的空白既有水面,又有天空。使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下,有人泛舟在波光嶙峋宽广的水面上。宋代画家马远有“马一角”之称。他的《寒江独钓》画面中大片的空白中有一艘小船和垂钓的老翁,寥寥几笔水波,画面中的空白留给人无限的想象,使人联想到宽广无边的湖面和空蒙的远山,只有老者在寂静的湖面上垂钓。
中国画中虚的运用,要与整幅作品的画面需求来选择,从而使观者达到心景交融、如临其境的感觉。
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远景的悬崖峭壁里占了三分之二,中景是大量的空白,给人一种山被云雾萦绕的感觉,近景是山石和树木,山底是一条小路,一队商人缓缓进入视野,山涧还有潺潺溪流,给人诗情画意,留下无限的遐想,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宋代夏圭的《溪山清远图》中在近景中描画了登舟的行人,而画面右侧的空白与左侧细致刻画的山峰,行人相衬,更能突出山的高大以及陡峭,空灵的画面使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山下游览的寺院,或是准备登山的游客,又或是登舟的游人。
元代画家倪瓒《渔庄秋霁图》画中近景是小片乱石,有几株古树,上方是远山,中间是空阔的江面,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寂静荒凉、烟波飘渺的感觉,其中中景的空白,会令人想到江南湖光景色的秋景,给人无限的遐想,从而感受江南秋景的魅力。
从这些古代和现代的画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增添画面的意境美,用虚来衬实,使观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整幅作品的意境。
三、结语
“虚实相生”不但在美学和艺术形式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而且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世界文化的洗礼,仍然保持着中国绘画的本色以及民族性,具有不可估计的实际意义。在中国画中,虚实不仅是形式的对比,更是通过这种形式美在画面中注入画家真实的情感,使观者感受到画面意境美。通过对中国画“虚实相生”的研究,不仅要认识到中国画中表现出来的虚实文化精神,更要领略到画家表现出的情感的虚实。
从远古时代绘画中的虚实无目的性的传流,到画家对虚实的不断研究,再到现代画家对中国画“虚实相生”的继承和发展,虚实营造的意境之美不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表现,还是形与神,情与景,诗与画的和谐统一,由此造就了中国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金智学,道家大智慧[M].北京: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73.
[2]金智学,佛家大智慧[M].北京: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189.
[3]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0.
[4]何家福,无形中造“形”——小议中国画的虚实[J].才智,2005.
[5]杨大年,中国历代画论采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4.
作者简介:
李爽,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