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6-05-14周成军

科教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

周成军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大量涌入社会,给就业带来了沉重压力。基于此,高等院校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度与人力物力投入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应以就业为目的不断研究创新出新模式,以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就业,能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本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小班教学的教育理念,探索小班教学模式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促进作用,以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创新中有所建树,对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小班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44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influx of highly educated talent community, to bring a heavy employment pressure. Based on thi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should be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employm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new models to help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faster employment, to find a job more suited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in small classes, explore the promotion of the role of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in small classes teaching mode to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can help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small class; teaching mode

现阶段,我国高校一般在学生毕业之前开设就业指导课,其在适应性、有效性方面与当前社会发展水平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指导课的片面性只是注重眼前的求职需求,对于长期的职业规划涉及不多,这种落后性注定了就业指导课的存续期不会太长,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挑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推出及完善成为大学生在毕业前所必修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增加其在严峻的就业挑战中的资本与勇气,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增加其毕业生就业率数据,对高校的招生工作带来更大的竞争力。目前的状况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教学方式、方法尚存在许多问题。完善并解决这些问题,使高校与学生同时受益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作用能够彻底地发挥。

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及意义研究

1.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我国的现状

职业生涯教育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展,并将其写入教育法规,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目前仅停留在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方面。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要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体系,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规定的实施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其一,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片面,重视度不足;其二,多数高校仍然以选修课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覆盖不全面;其三,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方面,系统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其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教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或接受过相关方面的培训,才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对大学生做出有效指导。

1.2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划时间以年来计算,是很长周期内对自己职业目标的计划。职业生涯规划要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制订相应的学习、工作等的行动计划,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措施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未来事业成败的重要条件,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几点意义。其一为意识层面,大学生及高校教师都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列为学习或教学的重点,使大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其二为知识层面。通过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发现现在所掌握知识体系的优缺点,有意识地弥补不足之处。其三为技能层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深刻地了解社会现状,结合自身条件及知识结构,及时地学习或规划现在或将来要用到的职业技能,以增加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其四为眼光层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的眼光高度,能做到掌握现在需求,预测未来需求,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能够明确在大学期间应该学生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也要规划走入社会后的发展方向,综合提升自身能力,对于学习与求职的思路,要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 小班化教学模式概述

2.1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育模式而言,小班化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包括:其一,班级规模小。小班化教学的班级人数通常会控制在25人左右;其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班化教学中,强调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不同人格、兴趣、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的个体对待,强调以人为本,区别对待。其三,教学环境的改变。由于小班化的人数较少,传统的教室环境会显得空旷,因此小班化教学的教室环境会有其特色。小班化教学通常采用周边形、品字形等多种形式的教室布置,更加便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

2.2 小班化教学的优点

小班化教学的特色鲜明,其优点也同样突出。小班化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其一强化全体教育。小班化教学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更充分。也使教学的空间增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随之增大。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地利用资源,并发挥出资源优势;其二,关注个体教育。小班化教学使个体受到更多关注。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的的局限性,使教师能够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进度,并给予特殊个体特殊照顾。实践表明,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了优质的教育发展;其三,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小班化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其次,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小班化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十分有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学、自强、自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开发。

3 小班化教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小班化教学,要发扬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发现并改进小班化教学的不足之处,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上层楼。两者在探索结合的时候,会有一个磨合过程,对于完善小班化教学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1 高校制度创新

新方法、新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保障。由于小班化教育模式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小班化教学需要从制度方面得以规范。我国小班化教学模式源于小学教育,近年来逐步开始向中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渗透,其源头的教育对象为小学生,其理论依据也多来自小学的教学实践工作。想要让小班化教育模式融入大学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生搬硬套是绝对不可取的,应吸收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再结合大学教育实际情况,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点,创新出适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并在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保障其顺利实施。

由于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进行的时候通常采用公共课的形式,而且在许多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为选修课,使得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程度都不够高。这也与小班化教学模式中的人少、全员教育等特点背道而驰。这也使得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用小班化教学难度颇大。

3.2 教育方法创新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不适应性,要改变这种状态,彻底发挥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就要在方法上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小班化教学模式对人数的要求及对待个人为教育主题的教学理念应该得到认同并继承,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方面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追求的理念极为契合。其不足之处是对社会实践的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就业与职场发展服务,其要求的核心理念是理论结合实际,并以实践为重。在将小班化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中,应对其在实践方面的理论加以补充,并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使之完善。

小班化教学模式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彻底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教育方式,高校应普遍采用这种教育模式,并把它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资本和职业素养。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缺陷是会占用大量的教育资源,对高校的人力资源、教育场所等有很高的要求,这种缺陷也决定了其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无法普遍推行,但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毕业就业与未来发展,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入小班化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严峻的当前社会,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保证大学生在毕业后的职场规划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普遍难题。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放到足够的高度,并对其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中引入小班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使大学生尽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意识,以及就业主体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大众化的市场就业观有很大帮助。

基金项目:201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生涯适应力的视角》(课题编号GH2016609)

参考文献

[1] 王海红.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6).

[2] 曾雪璐,王宇.“唤醒—探索—行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3] 董莉莉,赵文斌,王华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4] 张晓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

[5] 魏俊玲,卢春艳,曹鸿飞.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猜你喜欢

小班化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班化的“化”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