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受活》英译策略

2016-05-14贾元元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英译本目的论翻译策略

贾元元

【摘要】《受活》是阎连科代表作之一,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其英译本Lenins Kisses 在西方颇受欢迎,在推动《受活》以及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了Carlos Rojas英译本Lenins Kisses中的翻译策略——在“忠实性法则”的指导下,为了让使译本保持中国本土特色,译者采取直译策略;在“目的性法则”的指导下,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审美以及阅读观念,而使译本广泛传播,译者采取了意译策略;在“连贯性法则”的指导下,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译者还有一系列创新翻译以及增删了一些词语以及晦涩的比喻。在翻译期间,“目的论”就像是译者的灯塔,始终明亮着,指引着译者,翻译出完美的作品。

【关键词】《受活》 英译本 翻译策略 目的论

一、引言

阎连科,河南嵩县人,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作品在国内外均广为流传。其代表作《日光流年》、《丁庄梦》、《为人民服务》、《受活》等已被翻译成二十几中语言,让其成为国际文坛备受瞩目的中国作家之一。1998年,《日光流年》的发表是作者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高峰;2003年,《受活》轰动文坛,在国内折桂老舍文学奖、“鼎钧文学奖”、《南方周末》30年10部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更享誉国外,获法国小说“翻译奖”以及日本国际Twitter奖首奖;2006年,《丁庄梦》入围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以及英国独立文学奖。在这期间,译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像Cindy carter 英译的《丁庄梦》、Carlos Rojas版本的《受活》,正是译者高超的翻译水平,使其作品在海外广为流传。

《受活》 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河南豫西鲜为人知的村庄——受活庄的事情。“受活”是豫西方言,类似于“享受”的意思。受活庄所有的村民天生残疾,聋哑盲瘸,正常人去那儿则会显得另类,被称为“圆全人”。整个故事围绕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柳鹰雀和茅枝,柳鹰雀是县长,却为人圆滑世故,喜听奉承话的人。他一心想干“大事”,异想天开地想着购买列宁的遗体来发展县里旅游业,可是钱不够,于是他就从残疾人身上看到了“商机”。于是他组建了残疾人“绝术团”巡回演出,来赚取资金,这期间“绝术团”里的个个受伤,场面不忍直视。也许,在作者眼里,不忍直视的是那个时期的人性。茅枝也是一个圆全人,他是受活庄公认的却没有头衔的领导。茅枝小的时候,她的母亲曾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后被诬陷而死,阴差阳错就逃到了受活庄,嫁给了一个工匠。茅枝和柳鹰雀的仇恨要从茅枝的女儿秋菊说起,秋菊有四个女儿,全是“儒妮子”,而她们的父亲正是柳鹰雀。柳鹰雀却为了前途而抛弃母女五人。茅枝事事为受活庄考虑,先是“入社”,后一心要“退社”。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受活庄与世隔绝,她付出巨大牺牲终于把自己融入现代人类进程,后来发现时世荒唐,便坚决“退社”。她坚决不让受活庄残疾人加入“绝术团”,因为这是屈辱。一系列令人绝望的事情发生之后,受活庄最终“退社”,茅枝便去世了。

二、“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译策略

除了原著本身的光芒之外,Carlos Rojas翻译的Lenins Kisses 更是让《受活》名震海外。Carlos Rojas 是美国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教授。他曾英译了余华的《兄弟》(Brothers),是著名的汉学家。他曾坦言,翻译《受活》是有挑战性的。首先,方言的使用让有些国内读者都有些吃力,更何况对于不太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整个故事采取二元对立的叙事法,比如茅枝和柳鹰雀、残疾人和圆全人,都是相互对应的人物;其次,天干地支的时间描写以及豫西方言的大量运用;再者,作者采用西方的魔幻主义和中国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等等。这些都是作品的独特之处,为作品的增添了光彩,但与此同时,却给译者带来不小的挑战。

Carlos Rojas 采用了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没有一味“直译”也没有一味“意译”,而是将两者巧妙融合。而这恰好是和“目的论”相契合的翻译策略。“目的论”是功能派理论的核心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其指导思想是——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起初,赖斯提出“文本类型学”理论,他认为译文和原文的功能有时会不同,而且,译者本身的角色和目的以及外界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影响译者的翻译过程。他的学生费米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的论”,即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来决定。除了“目的性法则”,“目的论”中还包括另外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这就是“目的论”三原则。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让接受者理解,并且目的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更有意义。忠实性法则要求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这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后来,在功能派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诺德发现了“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的缺陷,特此为“目的论”提出了忠诚的原则,以此完善了“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特别是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Carlos Rojas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忠实原文”以及“尽量保持中国味”,目的是让外国读者通过《受活》这部小说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在“目的论”中“忠实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大部分采取了直译策略。在短语词汇方面,比如“惊吓了祖坟”被译为“Make your ancestors turn over in their graves”;在句法方面,比如:

例一、瞎子说:“花不完埋到床下边,还有孙子哩。”

He replied, “If they cant spend it all, they can always stuff it under their mattresses for their grandchildren.”

例二、又骂道,你们真的死掉啦?死掉你们也不得好死哩,死尸也得让饿狗野狼扯去呢。

Are you really dead? If so, you didnt deserve to die a good death, and may your corpse be dug up by hungry dogs and wolfs.

在例一中,这句话的翻译是完全采用的直译策略,忠实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象,保留了中国文化。在中国乡村,村民比较重视传承,包括财产的传承,这也是亲情连接的纽带之一。虽然是直译,但是国外读者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影响小说阅读。例二中,“不得好死”被翻译为“you didnt deserve to die a good death”,是典型的直译处理,使西方读者慢慢了解中国文化。

译者一方面尽量保持作品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读者的感受。在“目的性法则”的指导下,Carlos Rojas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在处理一些难懂词汇及句子时,采取意译策略,将其简单化,使国外读者在阅读时更加畅通方便,被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在翻译词汇时,比如“中阴”被译为Shadows,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如果直译的话则会导致语义不明。“中阴是佛教用语,指人死后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 49 天。这段时期亡者的灵体叫做中阴”(陈逢玥,2014)

例一、哗一下,菊梅的脸上先是挂了白,紧步儿,白里透了嫩色的红。

Jumei briefly felt faint, but immediately recovered her composure.

例二、是该敬着那个哑婆哩。

All of this was thanks to that deaf-mute woman.

在“目的性法则”的指导下,Rojas为了让读者畅通阅读,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采取异化策略。例二中,“敬”被意译为“Thanks”,也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而采取的翻译策略。

除此之外,为了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乐趣,Rojas还采用了“增删”手法,比如增删连词、拟声词、粗俗词、以及一些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比喻,使译文作品上下文衔接更紧凑,更自然连贯。这些都是为了让译著更加被西方读者接受而采取的策略,和“目的论”中的“连贯性”法则不谋而合。例如:

例一、把单子搭在身上了,却又觉得寒气从单子缝中往人的身骨里边扎,往心肝脾胃里边拧,就又起床去箱里、柜里翻那收拾好的被子了。

Even wrapped in their sheets, the villagers felt as though the bitterly cold air was cutting straight to their bones, and immediately rummaging for their winter quilts.

在例一中,译者删减了比喻“往心肝脾胃里边拧”,是从“连贯性法则”所采取的策略,是为了更好地让西方读者接受,使小说情节阅读起来更加连贯,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创新以及误译漏译

除了直译和意译之外,Rojas还注重创新,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保留了作品的“中国味”,又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酣畅淋漓。比如小说中多处出现“农历纪念”,“这不仅是考虑到小说描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耙耧山脉里农耕文化下的故事,也是因为其中隐含了中国传统的循环与轮回的时间观念”(陈逢玥,2014)因此,Rojas在处理时,没有简单地用归化策略——直译“农历纪年”,因为会导致晦涩难懂;也没有仅仅用异化——用“西历纪年”直接替换,因为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小说本来的味道。他创新地将两者结合,比如 “庚寅年”译为the gengwu year, 1960.

既没有让小说失去本土味道,又没有降低可读性。这种创新也是和“目的论”相契合的。

尽管Rojas翻译技能高超,但是译本中还是出现了一些误译、漏译等错误。比如,

擎不动雪的树叶让雪从叶上滑下来,嘭一下,如一团面粉落下来,在地上炸出许多白亮亮的点。

When the leaves are no longer able to support the white of snow, it cascades to the ground.

这个是属于漏译,没有将原文的神韵表达出来,是译者的失误之处。再者,“一群狗卧在她身边,默默地像一群儿女孩娃样,安详呢,也有些凄凉呢”“如了土坯石块叠砌的一根柱子样,似乎谁一推,她就会倒在地脸上。”也没有被译出,这种漏译有很多。另外,还有一些误译,是源于译者对中国文化以及豫西方言的不理解。比如,

那该死的爹,该死的娘——你们把孩娃留在我家门前死到了哪?

Damned father! Damned mother! Did you leave your child on our doorstep to die?

“你们把孩娃留在我家门前死到了哪儿”意思是“你们把孩娃留在我家门前,你们又死(跑)哪儿去了?”而不是“你们把孩娃留在我家门口等死”,所以不能翻译为“to die”。

四、结语

Carlos Rojas翻译的Lenins Kisses是成功的译著,尽管出现了误译、漏译等错误,但这些非原则性错误并不能掩盖他高超的翻译技能以及译著的光芒。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在“目的论”中“忠实原则”的指导下,译者为了保持“中国本土特色”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在“目的性原则”的指导下,译者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审美以及阅读习惯,采取了意译策略;在“连贯性法则”法则的指导下,译者增删一些词语以及晦涩的比喻。其译本也堪称接近完美,为《受活》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翻译期间,“目的论”就像是译者的灯塔,始终明亮着,指引着译者,翻译出完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阎连科.受活[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2]Carlos Rojas:Lenins Kisses[M].Grove Press,1998.

[3]陈逢玥.论《受活》的英译策略[J].海外汉学,2014.

[4]张爱平.浅谈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5]马会娟.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2013,(1):64-71

猜你喜欢

英译本目的论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